AnswerRock wrote:請教 是否會研發出MAZDA2...(恕刪) 因為產品才剛上市,是否作自創設計的款型得依照市場走勢再作評估,要看車型上市後幾個月間的銷售表現,或國外訂單才能確定!!現階段仍得再進行評估!!^^
淹死的鯨魚 wrote:我很懷疑台灣商人的...(恕刪) 就是因為太多廠商都缺少有心,所以當有一家佛心,很快就鶴立雞群了!Mazda 3不也是這樣一鳴驚人!!75.9萬款,說真的,幾乎該有的通通都有了......以其他車廠角度來說,真的很夭壽的配備/價格。其他廠牌產品真的會處處受制。其他車廠如果沒有意識到這隻黑馬強勢處分析好,仍然本位主義或大公司體制下不思變通的完事工作心態在辦產品,恐怕怎麼推,市場反應都會被抓來比,都會比冷!XD舉例來說,本田Civic 10代根據車廠所說,明年要辦進口。就會面臨怎麼選配備 / 日製還是泰製 /售價 產品價格帶打擊面的問題。Mazda 3殺招勢道極強,以目前現階段國產Civic 9代的國產價和配備就會被壓殺,台灣本田10代辦理進口,如何作,才不會變成現行9代每階+10萬-配備的惹議戲碼上演,恐怕足以令營銷人員抓破頭了。傻傻地搞,就會變成百萬Civic 10代非難事,以目前9代訂價推估10代頂規站上百萬幾乎是定調,那Civic 10可能就會接續Accord 8、9代單月銷售量個位數來臨的事實演變。如果壓在現行9代價格域,又剛好是Mazda 3以日製進口身分的價格打擊帶,就又被逼非得端出相對的牛肉配備,或不能短少於3萬調配的配備價值,一但拔太多了,就又成了雞肋,不上不下。並不見得效仿國產車偏陽春的幹法,進口陽春車型從台北港導入,在台北港裝配台製鋁圈 / 台製音響主機 / 一些台製、陸製電裝品,以降低成本增加獲利率,用多數車廠普遍這樣的搞法,能再收效!現在的車型,尤其偏歐系的複雜車規,在台灣再搞電裝品來增加新車利潤,相對電裝品相容性偏低,客訴件層出不窮,不見得能賺到錢,甚至會賠更多錢,大概只剩下TOYOTA走傳統結構,電裝相容性較不會出包。許多車用電子公司搞福特、馬自達、本田電裝件,風險其實相當高,尤其是福特的系統,別碰會比較明智。本田FIT 3 頂規版主機死機被客訴的比例也是偏高,Mazda 6 MK3小改款前早期的台裝主機也是被客訴到爆,Mazda台灣得放棄原本在福特六和走的裝配路線。Fiesta MK7馬丁頭現在推的多功能電裝件,廠商為了閃避原廠主機難搞的特性,就變成外掛件,控制旋鈕變成是拉線外裝貼在中控機台座旁額外裝貼式,但卻會看到明管走線和類似搯寶買來的控制鍵,就不知道該怎麼說的LO。Civic 10引進能否打出對Mazda 3有威脅性的好牌,更加考驗營銷人員的智慧了!!XD以Mazda目前脫離福特六和自主,很多都還是走原廠日本進口為主要來源件+C/P值居高的定價策略,其實消費者能買到更具進口原廠身分價值的產品。例如18"的大尺碼鋁圈+登陸普的高規格跑車胎。光進口一咖日製原廠18"鋁圈,以之前我透過福特六和代進福特進口18"鋁圈的經驗,每咖價位都落在8000~12000元新台幣之間。加上一條日製頂級跑車胎18"打完折數通常車友能買到也要8000左右,光這4個腳,就要多少$$嚕!只是很多車友不識貨,拿原廠上好的鋁圈落地拆賣4咖+胎賣8000,來換國產品牌沒有認證+安規的輕量化一咖不用4000元新台幣的鋁圈來使用。XD看來看去,在品爵時期效仿台灣本田走高價常常車子賣不掉,後期大降價清庫存那時期結束,現在轉為日方主導,馬自達台灣改變策略,帶來極為平價和日方堅持推高規產品導入台灣幾乎全配的做法,有沒有肉,消費者其實都有眼睛看。^^
搖滾神人 wrote:fit本質不錯但台...(恕刪) 以安規來看,Fit除了氣囊數不足,防滑循跡也必須到頂規型才有,別說輸Mazda 2,連Fiesta MK7也比不上。所以FIT MK3也是頂規車型的銷售量佔據了該車9成實際銷售量。確實是有待強化安全配備,能標配下放。以價格和買得到的安全全配,現在Mazda的車系確實是國民車NO.1了。國產福特其實也曾一度快要達到這樣的配置,但福特的策略,就是搖搖擺擺。又回去搞TOYOTA的電裝品,反而失去了它的特色。跟TDCi柴油動力一樣。2007~2010年,福特的柴油動力是明顯推動起來了,以Mondeo MK4的汽、柴油車型實際銷售比例,在2008~2010年之間,2.3汽油NA/2.0TDCi比例是1:9,後來2010年推出2.0ECO / 2.0TDCi持續銷售到產品MK5上市,ECO的銷售佔比也從一開始的4:6,下滑到2:8,直到現今Mondeo MK5導入進口,MK4 TDCi仍然繼續國產販售,可以看得出Ford TDCi柴油動力受歡迎的比例,其實佔據福特六和相當高的銷售比重。我們這些汽車業界造車內行的,買福特車,就二話不說,TDCi引擎和周邊KD件只能從歐洲進口,大陸沒有TDCi。ECO則是美福的產物,德福因歐洲福特市場嚴重下滑後,美福的主導權更甚,ECO引擎動力就變成了主推性產品。就導入的成本負擔上,TDCi是比較高。福特為了不墊高TDCi車型頂規版比ECO汽油渦輪款頂規車格高,自Mondeo MK4有了ECO動力開始,就經常將TDCi車型拔掉配備,價格壓在中階豪華型級距推。包括這次小改款Focus III馬丁頭的TDCi車型,也將頂規板拉掉,僅剩4D/5D各一台中階時尚款。一推出,拉來和Mazda 3比,就又被罵翻了!而肉幾乎都全押在1.5t頂規車型,目前也是這款下單數比較多一些,但觀望的老道客人還是比較多,會買福特的,都不會輕易出手!^^但內部的朋友,大多數都認為客人會買單時尚型,或許這就是政客和實際民意的落差吧!XD本田的車價普遍都比同級車+6~10萬左右,是一直都有的現象。它的產品其實可以賣更好的,以FIT MK3來說,原本沒降價前,月銷普遍是400台。但在過完年後祭出降價,市場反應馬上拉升到平均月銷售800~900台之間。可以看出本田車款其實是很受歡迎,唯一阻擾本田大賣的敵人,其實只有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