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車只用過2次就沒用過了
後來都用Carplay
當初買車不懂
還跟業務加購導航卡 花5000 說是業務價 原廠當時好像賣12000
結果當初不懂 業務拿卡給我 也有Madza的Logo
後來才發現 是蝦皮買的盜版導航卡 業務拿才1500不到就有了...
網路賣2500 我私訊賣家 說我是業務 賣家直接開1500 量大還有折
XJRHD wrote:
我也不知道是否我算是...(恕刪)
買任何品牌都一樣,看到自己要的,就一律定型化契約書裡載明清楚!
包含原廠的配件,也不是只有品名中文字寫下就可以,必須連同原廠【件號】都必須清楚寫下(自己跟保養廠零件室查料)。
不然物料業務端只給外部副廠的,靠嘴巴吵都只是事後諸葛,不會有結論。
之前中部不是也有皮卡車主買了Hilux,看到陳和皇老勾勾有搭配經銷做改裝車廣告,就敗了,整車爆改!
改到原廠爹娘都不認,回頭去中都經銷拉白布條!
這都沒用的,因為都不是原廠認證的產品。
0800打爆,總公司也是轉回給經銷自己處理,經銷必要時就推給業務個人行為。
業務玩大了,就離職換賣他車,不就又當沒發生過!
30~40年來的汽車市場不都發生過N次嚕!

遇到銷售經銷不願意押交期、議定優惠價格、配件內容。
這就空砲彈一枚,就代表這款車目前是賣方市場。
例如福斯車,一款商用車型一年導入甚至不到200台,北、中、南全省一個據點單月都是個位數。
總代理還是強勢凹經銷商認列全年度的新車配額,經銷商不認列,就不給車。
如同福特銷售商用車,都是一樣的。
遇到該車沒交期、沒啥能議價、有閒錢來放著排隊等,這就妥妥賣方市場。
車好賣時,客人求車、車難賣時,跳水車,早買早享受,晚買大折扣!
買貴沒得哭的。
買車的坑,已經算高單價商品類小坑嚕!
房屋、炒土地、綠電、儲能等銷售、洗投資詐騙的坑才是天坑,啥初頭都有。

這類高單價商品,都要自己提前做功課半年、外行的做點功課1~2年再入場都是剛好而已。
不想懂,被洗是很自然的必經過程,畢竟是台幣戰士,跳坑學點經驗值來讓自己升等,便不意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