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是這麼想的
辛烷值比較高的汽油
優點:使引擎比較不容易爆震。引擎爆震傷的是你的引擎內部,活塞、汽缸壁。
缺點:燃燒比較不完全,容易造成積碳。
辛烷值比較低的汽油
優缺點跟上面相反。
而會產生爆震的原因,是因為混合氣在火星塞點火之前,因為缸內溫度已經高於汽油的燃點,所以汽油沒經過火星塞點火已經先行燃燒,而造成爆震,然而加較高辛烷值的汽油就可以減少這種情況產生。
而新馬3的SKYACTIV科技汽油引擎的壓縮比高達13:1,理論上壓縮比越高,引擎內的混合氣體(油料+空氣)溫度就會越高(想像一下你把13單位的空氣壓成1單位跟10單位的空氣壓成1單位),這時辛烷值低的汽油就有可能先行燃燒了(完全是柴油引擎的運作概念XD),雖然Mazda原廠強調有針對引擎高溫問題進行優化和處理(設計獨特的4-2-1排氣頭段、搭配精密的供油控制與進排氣閥門技術)以降低引擎溫度,但你在激烈操駕或讓轉速維持在高轉時,難免引擎溫度會提高。而當溫度高到缸內的混合氣可以自行燃燒時就會產生爆震了。
綜觀以上優缺點,我自己是加98,因為我的車是作業溫度更高的渦輪增壓引擎。
最後我自己的想法:積碳只要花一筆錢清積碳就可以,而爆震對引擎的傷害是永久性的。
bb2low wrote:
而新馬3的SKYACTIV科技汽油引擎的壓縮比高達13:1,理論上壓縮比越高,引擎內的混合氣體(油料+空氣)溫度就會越高(想像一下你把13單位的空氣壓成1單位跟10單位的空氣壓成1單位),這時辛烷值低的汽油就有可能先行燃燒了(完全是柴油引擎的運作概念XD),雖然Mazda原廠強調有針對引擎高溫問題進行優化和處理(設計獨特的4-2-1排氣頭段、搭配精密的供油控制與進排氣閥門技術)以降低引擎溫度,但你在激烈操駕或讓轉速維持在高轉時,難免引擎溫度會提高。而當溫度高到缸內的混合氣可以自行燃燒時就會產生爆震了。
綜觀以上優缺點,我自己是加98,因為我的車是作業溫度更高的渦輪增壓引擎。
最後我自己的想法:積碳只要花一筆錢清積碳就可以,而爆震對引擎的傷害是永久性的。...(恕刪)
雖然你想加什麼是你的自由
但請不要把工程師當成傻子, 可以設計出這樣一顆引擎的人, 會想不到壓縮比跟辛烷值的關係?
日本也只賣92跟98的汽油, 日本官網可是寫普通無鉛汽油即可(也就是92)
幾個hint參考看看吧:
1. 這顆引擎的進氣凸輪可變角度大到可以實現"阿特金森循環", 也就是進到汽缸的氣會推一部分回去岐管內, 因此並沒有達到14:1的壓縮比, Toyota那堆油電車的阿特金森循環引擎, 壓縮比13:1以上, 一樣也只需要92啊
2. 高轉速因為動力需求會切換回奧圖循環(或接近奧圖循環), 但是高轉速爆震的機率極低(爆震就是在不正常的時間產生的燃燒, 但是高轉速汽缸速度太快, 不正常燃燒發生的時間幾乎跟點火時間重疊, 其實已經不能算爆震了)
3. 低轉速奧圖循環? 也不是不可能做到, 節氣門幾乎全關就行了, 雖然凸輪把氣門打開了, 但是氣幾乎進不到汽缸, 你想想看拿一支針筒把頭堵住, 然後拉針筒活塞, 請問針筒裡面會有空氣嗎? 一般的引擎就是這樣搞的, 負壓太大空氣太稀薄, 因此噴油量也很少, 即使低轉速也不會爆震, 但是pumping loss會浪費太多功, Mazda才想出在低轉速用阿特金森循環減少pumping loss
4. 如果14:1就覺得要加98, 那渦輪增壓車怎麼辦? 岐管內已經加壓成2倍, 進汽缸在加壓10倍, 20:1壓縮比咧
引擎科技眉角太多了, 還在相信多少壓縮比要加多少辛烷值汽油, 實在是太old school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