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nelin05 wrote:我是說現在的馬六內裝...(恕刪) 大家都在問你,哪來的日本進口車來台灣組裝。你怎麼就『無視』帶過呢?帥氣mazda wrote:基本上,你的理論有一些些可能是對的來台組裝的東西大概都是,輪圈,音響,皮椅等....都有可能因為這些東西好像的要關稅但我也不確定馬自達有沒有這樣做以上,下台一鞠躬 打字前...你可問問你家在馬自達任職的長輩..應該是伯父吧..沒有你舉例的這狀況...現階段的馬自達進口車絕對沒有這回事...
駱駝 wrote:大家都在問你,哪來的日本進口車來台灣組裝。你怎麼就『無視』帶過呢? 在汽車新領牌照登記書中不是有一欄繳納證件:海關進口證明書後面有編號不過,這張海關進口證明書有給車主嗎?我怎麼找不到,倒是有張全部都是日文的右下角有小林和博的名子。
這個品牌應該沒有問題不然路上就不會這麼多馬自達的車在跑市佔率也不會達到5趴如果不是擔心打到同集團的FOCUS1.8馬三如果有出1.8,那市佔率應該會更高車沒有問題,但面對的業代,技師如果可以遇到優質的人那就完全沒有問題,而且會很棒!
waynelin05 wrote:我是說現在的馬六內裝...(恕刪) 抱歉...就小弟的認知...兩年前的馬六跟現在的馬六內裝是雷同的...以2.5的來說,似乎多了免持跟定速,但少了換檔撥片的樣子,剩下內裝的部分好像長的都一樣,不是說馬六內裝不好,只是以100多萬的車子來說,陽春了點...但是小弟還是買了她...
是喔 其實內裝見仁見智 我只是覺得camery 那銀色內裝膠感很重 很像火材盒小汽車的塑膠銀Accord 也是黑色系 但是內裝不流線 有點畸形 說不出的怪 我是感覺買 黑色2.5搭配上他原本的黑色內裝 整台車的質感應該感覺不錯另外 我其實之前那篇有下文 但是我不想要引起紛爭 所以就刪了 必竟大家都是愛mazda 才來這個版但是我想要跟大家說清楚 我所說說的日本進口 是日本工廠一出來 就分毫不動的交到你手上大家可以看看台灣賣的mazda 外觀 內裝 跟日本內的一不一樣澳洲這裡賣的 跟日本一模一樣 如果你想要加個後照鏡方向燈 沒辦法 換輪胎大小 沒辦法 加導航 沒辦法 全部沒辦法 最多給你加加擋泥板 車頂把手 拖吊把手 所有的車都是配好好的 中配就中配 頂配就頂配今天在台灣 說要加什麼就加 想升級就升級 難道都是日本那裡就幫你分門別類做的?一台車利潤有限 站在企業成本最低利潤最高的立場 難道他們都沒想到要日本生產 台灣當地客制化?我相信日本工廠的品質 因為那都是機械手臂做出來的 失誤率應該很低 但是經過 台灣客制化的改燈 換座椅 接倒車雷達 改輪圈 當然失誤率大大提高我只是想說品質的誤差 就會從中產生
花錢時你是大爺, 要對方花錢時你是什麼東西? 這就是台灣, Mazda服務爛但是其他場也好不到哪去, 之前不是就有Toyota車主的行車紀錄器錄到原廠服務人員幾乎什麼都沒做就在服務表上全部打勾? 所以台灣市場是被人作爛的!
waynelin05 wrote:基本上 在台灣 是不...(恕刪) 胡說八道!!依你這論點那麼在台灣的英國車都是在台組裝的?在台灣的 VOLVO SAAB 都是在台組裝的?這兩個國家都是 右駕座 的國家!依你的邏輯只有台灣才是左駕...全世界都是右駕 ?所以日本馬不會對台灣市場推出左駕版?
進口車組裝問題小的不懂所以就不參與討論單就"品牌"的問題說一下樓主說MAZDA這個品牌行不行讓我聯想到前一陣子和三星芒槓上的一個女性車主(消息有上新聞)這位女性車主發文的連結在此:台灣中華賓士自曝其短因為這位女性車主開著要價數百萬元的高級轎車不幸發生車禍但安全氣囊和安全帶都沒有適時的發揮保護作用讓這位女性車主和友人都受了傷最後還鬧上法院,如果有興趣的網友可以點連結去看看花了數百萬買一台車,得到的服務盡是如此還有一個高級車品牌近幾年在台灣市占率爬得很快但只開13000km的新車,半年內需要回廠四次回填機油讓車主對車子品質起了很大疑慮可是一開始原廠給的答覆是"正常現象"還好車主開歐系車已有多年經驗經過反映,車商的客服經理和技師才鬆口說出"有問題"三個字audi a5 sb憤怒與無言MAZDA這個品牌行不行?我想MAZDA是一個認真也願意在台灣經營的品牌絕對沒有不行的道理或許它是進口車,或許它是國產車MAZDA品質並不會比高級進口車來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