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買了馬自達的車後下一台車我告訴自己絕對不能只看一台車的外表和規格表像是妥善率和後勤能力在規格表上面是不會寫的至於CX-9也有一些苦主,不妨搜尋一下買車後才是真正的挑戰有一句名言是這麼說的我不在修車廠就是在去修車廠的路上
摩利亞 wrote:自從買了馬自達的車後(恕刪) 在台灣買車真的是運氣運氣, 有人開了一直都沒事, 有人開了一堆事, 當然和你說一樣車廠本身後續保修是關鍵, 順便分析實際上鄉民的說法:看到A牌: 只要自己受害就是車主(或真車主)其他沒事或想法不同都說和質問是不是車主?或時間早晚問題?(見不得別人好???)看到B, C, D牌: 至少比某牌好, 不像A牌就是修不好, 出現瑕疵先斷定所有車種有問題(然後不管分母???)知道受害很難過, 爭取權益是必須且必要, 但有必要一直摳自己的舊傷口???
三百萬預算多人座,有沒有考慮Toyota Alphard? 我有過兩代Alphard,乘坐超級舒服,不是LSUV可以比的,而且妥善率一級棒,但如果還在意駕駛的操控就不要考慮,舒適取向的保姆車操控就是不太好。我有過一代ML,一代X5 ,2019產X5 M40i,2018產的Q7,操控來說X5和Q7差不多,一代ML差死了,平地X5 M40i好,彎路Q7好(我住山區,經常開連續彎山路)。 CX-9我也一度想過,但最後沒有去看,因為知道自己不會買,XC-90也去看過,但家人不喜歡外觀以及我不滿意操控所以不考慮。
orr1233 wrote:在台灣買車真的是運氣(恕刪) 如果摳自己的舊傷口能救到一些人...就當做是在做功德吧...至於為什麼一堆人覺得買車是運氣...那就是因為自掃門前雪的人太多...總認為自己不會這麼倒楣...然後認為出事的車主都是自己的運氣不好...跟車廠無關...別在那邊抗議或刷負評影響我的二手價...坦白說分母多少關受害車主什麼事...事實就是一堆人受害...說真話總比一些真業代假車主或是自掃門前雪的真車主只會在版上攻擊受害車主來平衡評價還來的公道吧...
frankiefang wrote:兩年前有比較過這三台(恕刪) 前面3分鐘都不知在演什麼, 最後十秒就懂了! 厲害 ~frankiefang wrote:兩年前有比較過這三台...(恕刪) frankiefang wrote:兩年前有比較過這三台...(恕刪)
摩利亞 wrote:如果摳自己的舊傷...(恕刪) 1. 我既不是業代也不是馬粉,我也是車主,請問我表達的字眼哪裡看起來像是影響二手價和抗議你的表想法的?如果你我這一兩句話有辦法影響二手價,那也蠻厲害的,我只不過是站在中立的立場說想法和目前現況罷了,但只是想法不同而說別人想法有問題或其它,實在費解。像你這類型的人回覆方式,不管在哪個廠牌都有這種人2. 台灣買車不是民眾自掃門前雪,更不用說品牌問題,而是目前法律無法保障我們買車是否安全,所以你們的想法我是支持的3. 如你所說分母大不大也不是重點,網路上真真假假的事情不勝其數,所以到底是有沒有發生也無法100%確定或證明其真實性,重點是自己遇到了以上,當然要信不信隨個人而定,因為這是我自己的看法與見解
orr1233 wrote:1. 我既不是業代也(恕刪) 感謝你的理解和支持...首先受害車主針對的是車廠的處理態度不是其他非受害車主我實在不太能理解一些馬粉爆跳如雷的原因為何? (業代?二手價?) 一罵到馬自達就像罵到他家祖宗十八代這樣再來既然法律無法保障車主...那為什麼不試著站出來表達不滿...讓政客知道這種官商勾結的法條還有修正的空間...如果只是因為太麻煩、不關我的事或是覺得不可能改變什麼就不去做...那政府是不會主動理你的...至於你我的話影不影響的了車廠與車價這就難說了...但車廠不思考如何善待車主...銷量只能一掉再掉...經過受害車主的宣傳...對於想入手馬車的人多少會有動搖...至於有沒有效其實我也不是很在意...反正挺爽的就是了...
摩利亞 wrote:我實在不太能理解一些馬粉爆跳如雷的原因為何? 我實在不太能理解一些馬粉爆跳如雷的原因為何?應該這樣說: 哪牌都一樣, 畢竟也都是花錢買的車, 車主總不希望自己的車被說的一無是處或爛的徹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