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不只有1.5L的版本,還有後座增加冷氣出風口
台灣的用車氣候環境,其實比較接近對岸,而非日本
馬三以後入門價就是77.9萬,這價錢足可買柴油版ELANTRA,
論省油,馬三最佳油耗,記得才勉強到他在挫的平均油耗
論扭力,汽油自然吸氣比柴油引擎,叫做關公面前耍大刀
另外馬三的操控性佳,是山中無老虎,放在日本車裡算好
去比歐系的FOCUS,還是一試就知道,而這十年的現代,
開發中心在德國法蘭克福,底盤與調教基本上就是歐洲車,
雖然ELANTRA是拖曳臂,但歐洲車對拖曳臂的調教,
往往可做得比日系車的多連桿強
現代一年銷售三百多萬輛,馬自達一百五十萬輛,
要說造車經驗,韓國車早已非吳下阿蒙....
真是兩難,馬三啊~
你把空間設計好,就不能顧到造型嗎?
設計不該是以實用為主,再去兼具美觀嗎?
大概說說馬三的優點
一 引擎跟變速箱的搭配真的優,可以體會人馬一體的感覺,想加速他就給你加速,完全不用什麼運動模式,新抖的變速箱就沒那麼聰明了。
二 內裝,馬三內裝的質感真的好。
但其他的部份是讓我捨棄馬三的原因:
空間,本人是個90公斤的胖子,前座我已經坐的不太舒服了,更不用說後座。
隔音,我不太能理解他的隔音是怎麼回事,我只覺得音樂開大聲都蓋不掉的感覺。
而兩者的後懸吊,說真的,沒激烈競速的情況下,個人更喜歡新抖的乘坐感,小坑洞跟高架橋上的伸縮縫,馬三的後座容易因為空間小的關係而放大車子的震動感。
新抖的門開門角度可以開很開,這讓乘客相對會好上車很多。
沒後座需求又不在意隔音的,選馬三,反之新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