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gbi8319 wrote:構成i-Stop的技術重點
I STOP
我覺得可以關掉 不要用
從之前的介紹可以知道,i-Stop的運作,是靠一些關鍵的控制技術相整合才能順利運作。我們先從引擎停止位置控制看起,引擎在休止狀態下,汽缸內的缸壓為大氣壓力,所以燃燒時所使用空氣的量就決定活塞停止時的位置。能夠正確將活塞停在正確位置,就可以盡快重新起動。
車廠的工程師發現,重新起動時最先燃燒進入爆發行程的那個汽缸,其活塞在休止狀態的停止位置是在壓縮上死點後40度至100度間的話,再起動所需時間短且比較穩定。所以在進入休止狀態停止供油時,活塞會停止於這個範圍之內。
缸內掃氣控制
要讓引擎從休止狀態迅速重新起動,就必須獲得充足的燃燒壓力,這就有賴於讓在壓縮行程時停止的汽缸內獲得更多的空氣。i-STOP系統在引擎進入休止狀態停止供油後,節氣閥會打開讓新鮮空氣進入汽缸內「掃氣」,不過節氣閥若一直開著,會產生回壓而造成轉速的不穩定以及令人不舒服的震動。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掃氣中引擎轉速下降時節氣閥就會關閉。
對自排車來說,在上坡時引擎休止狀態到重新起動這段期間,會有一段抓地扭力不足的空窗期,所以i-STOP系統搭載了自動煞車起步輔助機能,煞車系統在這段時間內都會保持液壓,避免在起步時車子向後滑,這也是怠速熄火系統在安全上必須注意到的一個問題。
自排油壓控制
自排車的另一個問題,就是讓變速箱作動的油壓幫浦在引擎休止時也會停止,並解除與起步用離合器的連結,這會影響重新起動後車子起步的迅速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i-STOP系統中追加了電動油壓幫浦,引擎即使在休止狀態下也會提供油壓給變速箱,維持與離合器的連結。等到引擎重新起動後,電動幫浦會與機械幫浦一起運作,直到機械幫浦油壓回復正常才會停止運轉。
電力系統管理
即使是在引擎休止狀態下,車內的空調或音響系統等等配備也不能停止運作,這樣自然就增加了電瓶的負擔。所以i-STOP系統除了供電給車內電裝配備的主電瓶外,還有專供引擎起動用的獨立副電瓶,形成雙系統化。系統內的電流感應與溫度感應器會監測電瓶的充電狀態與放電深度,若有異常就會限制怠速熄火的運作,避免過度放電與電瓶過早劣化。副電瓶則是以經常保持在滿電狀態為原則,確保每一次都能夠正常重新起動引擎。萬一副電瓶發生問題不能供電,繼電器會與主電瓶並連確保供電無虞。
TOYOTA Prius混合動力車上面的行車顯示幕上,會顯示煞車回生電力與全電力行駛等狀態,讓駕駛者可以透過這些資訊顯示了解自己對環保節能的「貢獻」,對車主有很大的「鼓勵」效果。MAZDA在這方面也有類似的設計,一開始會在彩色顯示幕上顯示樹木的新芽,隨著平日怠速熄火時間的累積,新芽會逐漸長成小樹,大約累積至8.4小時就會成長為大樹,配合實際的怠速熄火時間顯示數據,讓駕駛者更能夠「感受」到自己對於節能所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