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新馬3 跟 V40 T4,不知道有人這樣比的嗎?

VOLVO已是 100% 大陸吉利汽車集團下,只是這不會被大聲張,要持續散發它舊日的歐車光環~

又以歐系歷史品牌看,volvo一直在家族大變~

...最早因太過方正被戲稱叫棺材車~ 其後類鋼琴式樣開始流線, 再其後超流線過度的樣子...

車頭的辨示度也純靠品牌標(現在深覺似捻魚頭~), 不似德系車牌那樣的遠望即知的悠久家族感...

這感覺或許很各別很不是理論, 但週邊許多人觀感確實如此, 也可能令許多老愛友較無法接受~

so, 便令人感受到是很沒有歷史傳承感的歐系車款!...

以上種種感覺都是不少負分~ 購養車成本上也不可能更省~

個人覺得不論各別車款,光以品牌感受論,寧願存更多錢能買更優的歐系車,若是來不及存夠的預算想法...

就還不如看新世代的進口馬牌車款!


yangniau wrote:兩邊都是進口,且無論安全、外型都是一時之...(恕刪)
可以理解ant大對於Mazda 車系的愛好..
也確實近期的CX-5 . Mazda 6 .及即將上市的Mazda 3
因為搭載了新的SKYACTIV Technology 連帶把自家的汽車工業技術提升了許多
加上訂價合理.保養費承襲了日系車.以進口來說也是相對便宜
所以讓人的眼睛為之一亮.日馬接手後也帶給我們很多與以前品爵時代不一樣的感覺

但是.如果因為老闆換成中國吉利就不喜歡.那我可以理解
但是說這樣Volvo 不是歐洲車有點偏頗

難道Land Rover 是印度車嗎(老闆塔塔集團) ?
Bentley 是德國車瞜(老闆福斯)
Rolls-Royce 也是德國車(母公司BMW)

不是這樣看的吧 ..
台灣買的Volvo 就是瑞典.比利時產.難道就不是歐洲
那新的Ford Mondeo也不是歐洲車摟(比利時製).應該叫做美國車.

歐系歷史品牌看,volvo一直在家族大變~

這句話我就更不能認同
從1927年Volvo ÖV4型敞篷車上市開始
核心的造車價值.到現在87年後的今天 The All New XC-90 的上市
一直從未改變過 . 那就是以"安全"

唯一切的出發點來造車.每一台車.都是比前一台更安全的目標再向前進
那怕中間 Volvo 從 富豪集團 ->美國的福特汽車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老闆三度更換.....
也從未改變過 . 而且Volvo 的安全 . 我想這是大家公認的

如果這樣叫做 沒有 歷史傳承感的歐系車款 恕小弟不能理解怎樣叫做歷史傳承?

從1927年開始 由2位瑞典人Gustaf Larson與Assar Gabrilsson共同成立之初
造車的基本原則,那就是:「安全」的基本共識;所以注重安全、耐用性和產品品質,
從一開始就是Volvo的發展方向。
取自U-Car

你可以認為一台以安全為出發點的車開起來很無聊.(電腦一直介入.修正循跡.自主性低)
外觀設計不夠前衛(雖然這兩年有進步)

但是不能說沒有傳承.因為它的"安全" 形象 . 一直到現在未曾改變

就像自動化生產的今天 . 「One Man, One Engine」手工引擎之於Mercedes-AMG 的價值與靈魂
從開始到現在.也仍未改變

Lexus Hybrid . 以及大家耳熟能詳"專注完美.近乎苛求"
正面的反應了Lexus 一直以來所堅持與精進的高妥善率
低小毛病率 . 也是每一個人所認知的事實.

歐洲車.跟日系車本來就是各有優缺
純粹是看自己的喜好與認知價值
正面的進步我們要給予肯定.好的價值更要堅持

Mazda3 and V40 都是好車..
個人認為volvo的品牌精神"安全"值得敬佩,查查"三點式安全帶"發明者就會知道為什麼!這公司還將這專利開放給其他汽車商使用!所以這品牌的歷史個人認為還蠻好的!!有點...大愛精神...
我是覺得不太能夠比較,不過前面有說到每個人的價值不同

我是不喜歡要花錢了還要擔心東擔心西的!最好就是一勞永逸

所以還是會去選愛信八速,省得擔心
今天一次試駕了兩台車VOLVO V40 T4 與 日本進口全新大改款 MAZDA 3,將小弟自己主觀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其實3個月前就已經在注意這次大改款MAZDA 3 許久,認定一定會購入這款CP值超高的好車,今天終於如願以償開上他,果然沒讓我失望,人馬一體的感受完全在駕駛時反映在臉上的一抹微笑之中,但最後還是選擇了VOLVO V40 T4豪華版 。

以下是兩台車駕駛時個人部分的感受:
MAZDA 3 油門比 V40 緊 ,貼背感V40不用說一定比較猛烈,但也因為如此,MAZDA 3真的非常順暢,油門踩多少就給多少動力不囉嗦,兩車動力皆相當飽滿充沛,用力踩下去不用說都非常爽快,但V40渦輪增壓一定是感受更猛! MAZDA更多一份細膩感! 兩台開起來都非常棒!

空間表現上MAZDA3比V40略寬敞些,後車廂也是MAZDA較大些,椅子包覆性都很好,V40的椅子比較舒服,看起來也較厚實,而且駕駛座有電動操作。

懸吊的部分,兩台車都很紮實,遇到坑洞都處理得很好,不會死硬彈跳,也不會軟綿綿晃動,但V40多了一份舒適感,而MAZDA3的側傾抑制感覺比V40更好,兩台車在穩定度上都能讓人感到非常安心實在。但V40迴轉半徑較大有好有壞。

配備上,MAZDA 3的頂級版本 與 V40 T4的豪華版本(這樣放在一起是因為盡量拉近價錢的差異,也是小弟個人可以負擔的範圍),其實安全配備蠻接近的,完備的煞車輔助系統及標配的六顆安全氣囊,車側盲點偵測,自動煞停,定速等該有都有,但V40多了自動停車功能,整合GARMIN導航、後視鏡頭(MAZDA3目前尚未整合進去),但V40豪華版只有16吋鋁圈,沒有HID頭燈,目前也尚未整合胎壓偵測系統。音響有帶CD去播放,我是覺得都不賴,太座是覺得V40勝。兩台都有的停車熄火功能都一樣很優秀非常安靜。

兩台車小弟覺得差異較大的地方,是車室內的噪音,V40還是安靜的多,MAZDA 3 老實說比家裡的 ZINGER客貨 還要大聲 ,我想換上YOKOHAMA V551 也許會好上許多,當然輪胎性能與寧靜就看個人喜好取決了。


最後選擇V40的點在於,小弟還是偏好安靜舒適的行車感覺,也很少熱血油門,加上太座對品牌形象的個人喜好,也希望給即將出生的寶寶一個更安全安靜的環境,最後一致通過買VOLVO V40 T4 豪華版。雖然知道歐洲車在保養照顧上可能會比較費心花錢,但我們覺得值得。

以上純屬個人心得分享,不是專業試駕,希望能幫助到同樣在比較兩台車的朋友們。

兩台車價差40多萬,一分錢一分貨,全新大改款 MAZDA 3 的確是在這個價格帶,最最超值的好車之一!

彬哥04 wrote:
是的..我原本也拿這...(恕刪)
買的起養的起當然V40 不過別像弱者我朋友買了歐系車跟機車擦到一下下就一副頃家盪產的雖樣 車庫也沒有晚上四處停又怕被幹走 屁股跟瀉藥是有對應規格的
當初小弟也是在馬3(頂級)和V40 T4(頂級)考慮中, 因為個人不喜歡太大的車子, 也不要超過2.5L的車款(不想多繳稅), 馬力比我現在開的老車(150hp)好就可以了, 本來天平都一值比較傾向V40, 但是後來看到變速箱是PS的, 怕說真的買到車王, 但是近期似乎又沒有要改變速箱的訊息(V40 CC都換變速箱了)...另外最早本來是考慮Golf...但也是怕遇到變速箱的問題, 而且以前同事跟VW維修的一些糾紛, 也放棄VW, Subaru則是怕日後維修會很頭大...後來馬3看來配備不錯, 想說這台日系國民進口車應該比較好顧, 以上是小弟近日的心路歷程, 但是如果馬3第二批拔安全配備...個人會馬上退單換別家...畢竟國外的馬3配備真的都比台灣又好太多了...進口了還敢拔...當真要豐田化???
價差近40萬左右....其實之前我也是在V40T4跟新馬三5D之間猶豫不決。

新馬三真的是台好車,帳面上的數據跟配備.真的沒得嫌配上90萬左右的車價真的很吸引人

後來朋友買了新馬三魂動紅,有跟他一起開車從台中上武嶺

之後剛好車展volvo有出限量一百台的,升級晶片至200HP扭力也多5到將近30

我有跟業務說我想試車到武嶺,油錢我自己出,之後他跟公司申請,同意讓我試車到武嶺

這兩台開起來我的心得是,調教還是有差,V40開起來動力源源不絕,尤其是在爬台14甲線,過了翠峰段後,一路的爬坡還是有很明顯的貼背感,在下坡段,我本以為新馬3有加防傾桿,應該會比V40來的穩很多,但是開起來我覺得V40還是比較穩,在國6段,飆高速
的加速度,V40開起來有猛暴的感覺。

新馬3我覺得以90萬這個NA級距來說是真的沒得嫌,但是它的底盤舒適度跟隔音,我覺得差V40有一大段
可能也因為沒有渦輪加上自排變速箱,所以在爬坡上的扭力跟動力輸出,明顯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在爬坡的時候
感覺引擎嘶吼得很大聲,但是加速度沒有出來。在高速公路上我覺得他的加速度很線性,但是沒有貼背感,V40開起來比較像馬6柴油
的感覺,油門踩太深會有被踢到的那種貼背感出來。

最後小弟選了V40 T4加polestar,選配ABL

另讓我選V40的原因就是
1.他椅子真的很舒服很好做,開長途下來跟馬3比有很明顯的差距
2.板金的硬度,我知道安全性跟板金其實沒關係,但是我不太能接受買了進口車板金用手壓就陷下去了
如果馬3板金可以採用高張力鋼板我覺得會更迷人
3.車內空間V40我覺得比馬3大,馬三如果後面有坐人,其實前座的人椅子是沒辦法很舒適的調到比較後面的位置

我覺得定位還是有差距132萬跟90萬,一分錢一分貨,用料還是有差。

但我還是必須說以90萬的價位,馬三真的是一時之選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