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老公本來也是想買馬六雖然外型配備都很OK不過就是對我來說就是沒有動心的感覺後來剛好Q50出來了就買了Q50其實很多時候買車就是一種感覺吧喜歡哪台就買哪台^^PS:Q50後座真的只能坐兩個人~所以有家庭要想清楚我們有兩個小孩~但可以接受才買的
I的那個廣告已經告訴你了一般人有那個錢都挑賓士Q50 199折價到155話我才會考慮直上的問題品牌價值我覺得I比馬自達在台灣最多多二十萬吧空間比較小跟後驅車CP值打平倒是他的廣告很有趣 明明借人家的引擎又說與人不同的廣告實在很怪合理懷疑 這是納智傑集團自己拍的廣告U7 style的行銷 只是這次沒虎這麼大不知道當初嚴董另一個版本是不是拿M來比M是瑪莎拉蒂的Mantiver wrote:在老外難說,但是台灣...(恕刪)
考慮到CP值的話不用想了,一定是選Mazda6.如果60萬的差距對你來說沒差的話,那當然是Q50阿~等級差太多了一個是冷門豪華車品牌,一個是大眾日系一般品牌日後的維修保養支出跟折舊,Infiniti勢必還得付出不少銀子預算有到200的話,Volvo S60可以買到最貴的版本了安全滿點,動力也不差..不列入考慮嗎?至少相對Infiniti來說,Volvo能見度高不少,日後維修保養也方便一些
crazyspeaker wrote:考慮到CP值的話不用...(恕刪)</我相信I牌的養護費會比同價位的Volvo來的低。雖然I牌在台灣高級品牌的地位沒有打得很成功,但車子本質是很好的。中古價低了點,但身邊開I牌的朋友對車的滿意度都很高(油耗除外)開保養場的朋友對I牌也有一樣的正評價。Volvo我則是老車主了…車子本身我很喜歡,但…小毛病稍多,而且,零件很貴。三不五時換些小東西加一加就是一台小摩托車了。如果像我都是在固定據點保養的話,我覺得倒不用太在意保養據點。
個人也曾比較過這兩款車, 最後放棄Mazda 6:1. TPMS 只有警告, 無法顯示各個輪胎胎壓2. 尾燈不是LED (都已經一百多萬的車子, 還配備傳統燈泡)3. 後照鏡方向燈不明顯, 無設計感4. 還是手煞車 (感覺Low掉了)
以胎壓警告來看,其實不顯示數據感覺是陽春但使用上倒是覺得粉實際也實用!它是在將胎壓補足的首次按鍵設定後,之後任一輪產生20%以上的差距時,便會發出警示提醒!這感覺倒還讓車主感到比較自在吧,不用去每每盯著那四個數字蝦想~因為實際上平時操駕後,四輪多少有些差距發生都是正常的,也不見得一定是要一直去補去調成一樣!像有點過分自尋煩惱就是,差距20%然後示警,簡潔的機制感覺也蠻好的輪胎打氣機... 兩三百到一千多俗貴都有,上面也有胎壓計~ 真異常一插一看一補 不就系簡單處理搞定,補個氣不用到車廠吧! 若還漏就是真異常,但9成也就是被插破就是到輪胎店看是補還是換囉!so, 除非三不五時漏氣這綏~ 不然這頂多一兩個月擔心一次兩次的梗~ 而且是可能非一定... 實在不用煩惱這多感覺啦~其它的梗個人覺得...也是,畢竟以同價級看它的優點優勢幾乎還是算沒對手,這些...只相對算小梗!更好的選擇可能都有但也在其它方面落差了可能 車價高貴/安全機制 還不定完備~以AUDI來看, 更大梗還在後頭, 因後續養車光基本保修花費就不會是一般日系車可"比擬"的水平,若有掛東壞西的話就肯定更是失血...so, 要不因小梗而失大梗? 這應可再多思索囉!infota1k wrote:個人也曾比較過這兩款車, 最後放棄Maz...(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