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所看車時,第一次遇到的業務很菜,像幽靈一樣跟在旁邊跟來跟去不太介紹,但是一直對你微笑,也實在不太知道...這位先生在幹嘛?不過看在人家年輕,就當作是見習生吧,反正我看車也不喜歡旁邊有人嘮叨。
第二次去看車遇到另一個業務,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事後打電話來購車意願時的語氣,大概是已經打到第三通,聽出我的意願不是很高吧!那個業務展現出「奈功」:「好嘛...考慮看看嘛...馬三很漂亮啊(輕聲)...價格可以談看看嘛...喔...真的不考慮嗎...可以來試乘呀(輕聲)

...也許是個人感覺不對盤吧...當下我以為我去到了某些奇怪的店......不酥福.......。

喜歡這種style的朋友倒是可以考慮去賞車...
豐原所...我則是遇過「很嫩」的業代,其中一個讓我無言的問答是:「隔熱紙曬太陽之後起泡是正常的...要看狀況才能判定是不是貼隔熱紙時的瑕疵...」...
基本上就算是我家十年前的老車,隔熱紙貼到現在也沒什麼起泡的問題,那時隔熱紙「不起泡」就已經是品質的保證之一,怎會有「隔熱紙曬太陽之後起泡是正常的」這種答案?不過後來我反映的問題還是有被妥善處理,所以我歸納為業務的說話技巧可能需要一些提升...畢竟客戶反映問題時,只想知道自己的問題有沒有被重視,也更不想知道什麼「噢...如果要重貼必須要給業代看過、給隔熱紙廠商鑑識過...」之類好像很想推卸的話,就算業代真的有心想處理,這時候就很容易被誤解是不是想推卸責任。

復興所我是遇到很認真上進的業代,對車子的了解程度不算頂尖,不過服務態度算是最好的,後來我因為一些因素,沒有跟復興所的業代下單,售後服務如何就不得而知,但賞車時整體感覺滿好的。
整體來說,還是最不推文心所...去賞車兩三次,感覺都不太酥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