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sun0706 wrote:我有裝~~~但是我怕死(不是白癡)我不常開快車(最快130中山高)~~~但我怕人家撞我所以至少車體剛性可以再提升~~~我有考慮全車去裝拉桿提昇整車的鋼性 被撞的剛性跟全車拉桿..應該沒有那麼大的關聯...你應該是要裝防滾籠吧低盤拉桿主要是提升底盤的穩定防止劇烈操作的車身拉扯導致底盤變型..正常駕駛要開到變型應該也不容易..
going996 wrote:被撞的剛性跟全車拉桿...(恕刪) 完全同意,我看過新Mazda3撞擊測試的影片,結果是讓人非常滿意的。車體的變形量雖然比Golf還有BMW3系列多一點,但是車體潰縮與吸震的結構能夠讓車內乘客在衝擊下更加安全。而整個車架在經過正向或是側向撞擊後,都有十足的韌性與彈性。安全總分硬是比Golf還有BMW3高上一些。所以我想說的是,過度利用拉桿增加車身剛性,在衝擊發生的時候有可能,有可能會讓原廠潰縮與吸震的能力變差。而車架不是死硬就好了,必須還要有一定程度的彈性與韌性,所以操駕的時候車輛反應不會過快,反而更容易操作。而車架硬不代表越安全,衝擊若是碰撞到硬的東西,絕對會傳達至車輛最軟的地方。駕駛與乘客就是車輛最軟的地方,潰縮與吸震的結構就是在保護車內的成員。以前老保時捷剛性超強,出車禍的時候,很多都是內出血,甚至車體完整但駕駛與乘客不治。改車的確是牽一髪動全身,要去了解其中的原理,自己車輛的狀況做調整,不是別人上什麼你去上什麼。就像換了性能胎後,抓地力變好了,卻感覺底盤變軟了是一樣的道理。當然,把改裝品裝滿滿在車上的滿足感我能夠體會。若是車子本身體質不好,做些改變讓其變得更好也不為過。但是若是越改越糟,危害到原廠保護駕駛與乘客的美意,那就有點不大值得。
拉桿有沒有用??答案是要看拉桿的"型式"有些拉桿裝了~是一點用都沒有...因為達不到"強化車體"的目的...有些拉桿~是能夠達到"強化車體"的目的...但是....就算真的是裝到有效的拉桿~其實也是感覺不出來的..................................車台是"鋼"做的...拉桿是?? 鐵 ?? 鋁合金??? 一體成型?? 或是三件式??拉桿的材質~真的話比車台的材質硬嗎??請好好想一想吧...
天生無極 wrote:拉桿有沒有用??答案...(恕刪) 之前裝了S牌前後下拉,開了一陣子,車身是變硬沒錯,但是過彎比不裝還難轉,因為它把壓力整個往輪胎壓過去,輪胎呢,只好一直往外滑...拆掉後反而好開...然後再把AutoExe請上車,發現跟原廠不裝時,開起來很像,但是你可以感覺到車身變扎實,但是卻可以有那麼一點Q度...高速行駛比S牌的更好"控制"...
hui.lee wrote:之前裝了S牌前後下拉...(恕刪) S牌的比較硬,就像你說的,速度快一點,感覺就不會那麼硬了。或是若是換個好一點的胎,S牌我相信應該也不會覺得那麼硬,轉彎感覺也會更好。既然不想換太好的胎,或是平時舒服順順開的話,那回去用較軟的AutoExe是正確。這個其實你所說的情況就是剛性與操控之間最好的例子。很硬的車配上抓地力沒有那麼好的胎,就會感覺動不動輪胎極限就到了。換句話說,很軟的車配上抓地力好的胎,就會感覺整個避震與車台都變軟了。所以太軟的車配好胎,或是太硬的車配爛胎,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就像太硬的車台配上太軟的避震,或是太軟的車台配上太硬的避震,也會出現問題。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喜歡歐系車,因為剛性普遍比大部份日系車好很多。剛性好,懸吊軟,要更好的操控的問題很好解決,換懸吊避震就好了。剛性差,懸吊調的硬,只會讓車台提早掛點,而硬懸吊不能完全夠彌補車台的問題。防滾龍有一點幫助,但是通常剛性差的車,鋼板的硬度有限,常常都是從拉桿連接處直接撕裂。不是說剛性差的車完全無解,只是後續能夠發展的幅度有限。並且要做到跟剛性好的車一樣的反應,所花下去的資金過多,還不如去買台二手剛性優良的車來的實在。其實剛性差的車,買個反應良好的減震筒,配上原廠的彈簧,既不會在操控中傷車台,穩定與舒適性也提高。至於要跑快,換車卡實在。
無敵e小秉 wrote:小弟的車騎不上去人行...(恕刪) 你打字我實在看不懂,但是念完就看懂了。當然不是直接“騎上去”。有很多人行道的邊緣是向斜坡一樣,這只是讓你去看當只有一輪提高的時候,車台本身會不會變形。新車一般都還ok, 很多日系老車, 這樣慢慢騎上去,就可以聽到車台扭動的聲音了。這個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參考方法,當然直接開也能夠感受到。只能說剛性好反應比較直接,但是這樣說比較不容易懂,畢竟每個人感受到的都不一樣,難以一概而論。很久以前開過K6下龍潭,車尾滑出去,修正方向盤然後回正,沒想到還要等一下才開始逆甩,車台軟到整個反應lag的太嚴重了。因為嘗試過許多方法希望讓車輛剛性增加,該拉的都拉了,該裂的也裂了,修修捕捕後宣布放棄,賤價賣掉好料用盡的K6。也才瞭解到基本車台剛性良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