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

馬自達經理道歉

這圖沒前文啊,那篇現在刪掉了,我凌晨是從頭看完的。前文是韓跟其他人講到一些當業務的困難,然後華跟韓是前同事,就進來回了「狗=業務=狗」,看得出是在自比。

但說「假車禍真詐財」就是在說事主了沒錯。我無意開脫任何人,只是覺得還原一下比較好。

b8504055 wrote:
要趕快打聽復職時間到...(恕刪)


誰敢不讓路阿他會叫你去小黑房,問你要不要叫警察然後在脫掉外套

在說要叫救護車最後就是出去, 現在
王小方 wrote:
...只是留職停薪..等風聲過了..再出來混...吧...(恕刪)


真糟糕的業務人員,

在日本早就直接開除了,還可以停職等風聲過了再出來喔?

公司的客服教育訓練根本是失敗的,客服做不好,還對帶小孩的顧客嗆聲恐嚇?

以日系來說真的是匪夷所思,我想我不會再考慮馬自達這個品牌了
首先你忘卻姓名,繼之你忘卻面貌;然後你忘了拉上拉鍊,然後你忘了拉下拉鍊。
還你在場就打下去了勒!!~

是怎樣?
阿不就剛好是你不在場
那事主算運氣好 逃過一劫厚.....
停職還是革職永不錄用啊?

你們是有沒有這麼缺業代啊

實在看不下去

再說叫受害者再連絡你們這個不知是真是假的總經理

會不會又被威嚇啊



那位被敲頭後,又被冷言冷語數落的爸爸~大家應為他們發聲
若是他沒帶V8記錄這後台恐嚇的一面~真的就自己倒楣吞了!

已經自己的也曾有車廠服務廠人員態度不好的經驗~有興趣可看文

現在對同集團F牌的車已不感興趣了~
不是車不好~是"人"的問題~服務廠的服務態度
已被列黑單!現在回廠~Call到府牽車~訂了三次都不理我!
只好到跨區的服務廠~我還是有遇到不錯服務態度!
不過下次購車不會再看F牌車了!

SO...M車這次應該要更審慎處理
一個品牌的聲譽建立不易~
但要臭名一個小動作就出名了
女業務還說要帶事主去做詳細的檢查從頭到腳,這就是馬自達業務的態度
根本不認為有錯啊
建議事主還是去驗傷告好了
完全看不到誠意所在。 真不知腦子在想什麼。

標準的官僚態度~

1.不管是於理還是於法,三和汽車本來就要負起相關責任,有什麼好強調的~

2.最危險的黃金時刻過了,才說安排就醫檢查~

3.影片中傷者被一群人圍起來嗆聲,結果只停職兩個人,還有人在後面嘲笑耶~

4.賠償問題只提到身體傷害~大人跟小孩應該都被嚇到了耶,心靈創傷不用治療嗎?
我本身也是業務人員,對於不關己的事情我會先觀望
看看什麼情形,察言觀色是業務的基本技能,有狀況要如何處理
有一套應變方式,就算不會不懂,當下處理不好

先道歉~再鞠躬~

將客戶請到後台一定是安撫客人情緒,
先給一杯水或是飲料遞給客人
辦展覽一定有攜帶醫藥包(如沒有,辦展大忌!)
立即為客人上藥,送上小禮物
最後主管與業務員一同道歉之後,詢問是否送醫院
不管有沒有送醫院,一定要電話追蹤後續情形
公司業務員與主管再登門道歉,以示慎重

我猜測當時情形,我們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談
1.三和公司人員
2.顧客及小孩

顧客對於車子有極大的興趣,並且投注許多注意力在車上面
帶小孩參觀車子,代表顧客對該公司印象好,很有機會當成買車客戶

當小孩受傷,小孩哭,顧客反應-激動
業務的作法我初步判斷是業務道歉但顧客不接受

小孩繼續哭,顧客反應-指責
業務有緩和顧客的態度,顧客也想先替小孩包紮傷口,但是心理上還是生氣

小孩受傷,顧客被請到後台,換了一個場景,客戶反應-防衛
這時就是發生狀況的轉捩點,當業務人員帶領顧客到後台時
不管任何人都會有危機意識,尤其是後台的人員多,場地小
與前台光明亮麗的佈景落差極大,不管誰都會緊張,除非是熟悉環境的人

換場地之後,主動權已經是三和公司站了上方,顧客變得比較被動
三和公司人員應該是壓低姿態,將不相關的人移往前台,
後台由顧客、小孩與令人受傷的業務、主管處置即可(人要越少越好)

業務人員處理態度還有主管當和事佬,
黑臉白臉的作法我想業務員一定懂怎麼做
在這時候的處理方式不管是什麼,重點是不能再刺激顧客
結果在這環節出現變化,錯不能指向顧客
而是三和公司人員沒有意識到"地很不利"

天時、地利、人和=當時、展覽場地的後台、顧客

假設當時有人意識到顧客的反應是防衛的時候,
就應該把招待新客戶的那一套sop拿出來用
一套不行,在拿另一套出來安撫顧客

三和公司我相信制度面與作業標準有許多作法可以應用
業務員自身不能以一事應萬變,只懂拿一套應付一套當被動業務員
三和公司未來要想辦法建立的業務員個人的靈活應變模式,預防未來相同事情發生

相同管理模式套用在不同人身上會有不同結果,三和公司選出的這些業務員
都是公司的優質選,既然是優質選的業務員,發生這樣的軒然大波,多人懲處
三和公司今日的道歉函與聲明,反應迅速,但對我而言又是不同解讀

能站上展場上的業務員都是很優秀的業務員,已經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處置2名業務員不是這時候應該的行為,壯士斷腕只會造成公司內部氣氛更沈重
2名業務員的離開不是負責作法,而是留下,取得顧客的諒解
主管懲處,甚至總經理連帶懲處,當事情過後,顧客氣消了再做打算

這時要做的就是預防媒體或是網路人等生波造事,
眾口悠悠人家怎麼說都堵不了,但是我們可以先讓事件中的顧客做到滿意

現在的事情已經難收拾了,我覺得三和公司處置的手法還能更圓融
公司內不管是誰處於這波風浪,首要就是取得顧客的諒解
年節將近,送新年禮,農曆年禮,還有不定時送公司紀念品到顧客手上
持續送上到小孩傷口癒合時間之後

顧客不是難溝通,只是沒有找到方法溝通

以上心得,如不妥請見諒
  • 8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