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

馬自達業務與我的對話~

比較日常大家可以接觸到的服務業,大家不都是這樣嗎???

1. 賣衣服 / 包包 / 鞋子的 : 有多少消費者進來看一看摸一摸,問一問就走人?
2. 餐廳 : 有多少消費者外面翻一翻菜單,問一問,訂了位後面不出現,改去吃別家餐廳
3. 菜市場 : 問一問價格, 貨比三家, 不買的阿嬤們
4. 任何做買賣生意/開店的 : 採購來詢價, 給你一個Forecast,報完價就沒下文的...
5. 拍賣網站 : 私訊賣家, 談價格, 最後也不買的也是一堆。

難道這樣就要生氣? 感覺消費者太閒, 故意來找麻煩?
奧客每個行業都有,必須認清楚自己的行業本質。

服務業的本質就是如此, 有問有答, 每一個來問的都是 "機會"
網路發達, 到處也都查的到價格, 因次親自過來詢問的 "更是機會"

如果在這競爭的市場裡,就這樣放掉機會的服務人員是NG的,
不管這家企業是否高傲,在老闆眼裡,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
業務的服務態度與訓練真的不足, 所以我都不喜歡找年輕的業務員,
按經驗, 老一點的業務員真的比較不會有這樣的態度。
(可能是看多了,也知道該怎樣應對)

經典老話一句 : 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
看對話先爆的好像是你
業務不甘示弱也回嘴
報一個不知何時才等到車的價格,到時車價格變動來又改來改去
實際上也真的很難報
要不要網路報價本來就業務的權利,公司不可能去規範業務是否必須網路報價。
有的業務會做網路單,有的業務不喜歡做網路單避免爭議。
況且他已經暗示了,這型號沒有現車,要買就是期貨。接單後生產的車型本來折扣就不比現車。
業務希望現場談就是要知道客戶到底是否是真的有考慮要買,還是只是為了拿價格去砍。
你想問便宜車,業務不想浪費時間應付他認為沒有購買意願的客人。交易沒共識當然不歡而散。
連面對面談的誠意都拿不出來,不高興就PO網公審,不要說馬自達,其他品牌業務會歡迎嗎?
誰會在網路 自掀底牌?

更別說 會在網路詢價的多半會去多找幾位

我自己的line已經被加到滿 光是 每天詢問報價的 多到爆炸

說真的 80%問問而已 20%才會成交

更多的是拿我的報價去比價

講難聽一點 沒買過純粹報價我都是先報固定價格 真的要購買再來談細節....
chenshin88 wrote:
馬自達業務就這樣~還...(恕刪)


這種對話跟你的文章,如果只是想發洩,就發在自己臉書、ig給親友看就好,沒什麼好公審的;畢竟他說的沒錯,報了價你如果拿他價格去找別的業務在凹,不跟他買的話確實就是問問哥,而且他也怕你是不是別家業務來探聽的,當然就是見面談。
我覺得可以
比較好奇的是你一開始沒有馬賽克的截圖被一些人用引言或回文給「備份」了

你要不要花點心力拜託那些人改文,不確定那樣算不算踩到個資相關的東西,如果有踩到的話會挺麻煩的

至於你跟業務的事情,撇開雙方的情緒話不說,其實他不給線上報價真的沒有問題,你找個願意冒險給你線上報價的業務就好,每個人的業務的手法本來就不同
chenshin88
chenshin88 樓主

感謝提醒備份問題~

2024-07-30 9:54
HeeroYo

chenshin88 溫興提醒...那個業務有沒有備份又是另一個問題[真心不騙]

2024-07-30 11:04
看到現在
我還是覺得就太玻璃.....
先公審 後投訴 然後又不接電話

前面有個大大說的好
現代很多人都想line fb社群解決平常事

連走出來的勇氣都沒有
連與人互動交流的能力都沒有
那其他都多講的

反正這牌是無緣了
不二價的廠商不少
可以考慮買其他牌子了
不報價換人就好 其實不需要跟業務鬥嘴 我之前也是網路有請業務報價 業務回我說他習慣電話報價 我直接換找其他業務了 大家習慣不一樣 沒什麼好爆氣
很多人都只注意後面沒注意到業務的重點是在:這種「要等」的車,沒什麼好先報價的。而且在上面也說得很清楚最少要等兩個月以上。也因為不是「販售主力」,所以要等多久無法確定的,最怕一等半年,跨年度是否會有新價格也說不一定。我之前要買車時去看過幾家歐洲車,如果是非銷售主力車種缺車時,直接跟你說沒車,而且不知道要等多久才會有車,等車到了也有可能價格會有所波動不一定會是這價格,所以都不願意報價。除非是交車頻繁的主力產品,可能下班船就會到貨,這種就不會不給報價。
  • 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