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不愧是高手 方向盤雙手成打結(神之雙手)?

sweetmelody wrote:



沒有看到全部影...(恕刪)


你這觀點 在美國 日本大概都考不到駕照了吧
如果要避免突發狀況導致手受到氣囊衝擊
那右手永遠只能在2-5點鐘方向 左手只能7-11點鐘
各國Ncap好像也沒有把手部列入氣囊範圍內
反正為了安全起見 你最好不要碰方向盤免得被炸

你也最好不要買六氣囊的車 如果買了最好不要載人
如果載人了 就祈禱他們不會靠近玻璃導致突發狀況被氣囊炸
YYP的影片講的很清楚
要反駁可以 但請做到比YYP更有影響力再說吧

3、9點打半圈卡住 彎也就那樣而已
難不成固定的彎還要多打或少打來避免手交叉在3、9點?
...這是我看過最吃飽太閒的引戰文了

每個人的身體條件都不一樣

身體長度

手的長度

反應速度

核心肌群

習慣開車的速度,跟反應速度


到底怎麼打有差到嗎? 每個人有各自習慣的開車方式吧?

不同基礎下,到底要怎麼比呢?


慢慢開,安心開,在自我能力可以負荷的程度下開才是重點吧?

難道學習 修馬特 的開車姿勢,就可以拿F1冠軍嗎?
雙手交叉打轉是什麼原力?

啊~原來是方向盤比較輕,可以右手到左邊往下拉,左手到右邊往下拉?

輕原力覺醒
這些老司機都喜歡單手開車比手畫腳??????
不會危險嗎????????????


orgichen wrote:
突然想到:新手爸媽...(恕刪)

R154842 wrote:
你這觀點 在美國 ...(恕刪)


世界很大,別太快武斷否決別人。

不是唯一,無所謂對錯,只是導引( Guideline )
2007 美國高中駕駛課轉向教學,至今一樣(去年高中駕駛課仍舊是同一方法) ==>

****** 另外一個例子 ******

2011 video (歐洲考駕照建議轉向) ==>
堅持在握在3點跟9點的,是以為自己再開1:1的?
賽道過彎,每個彎道角度都可以對應某個變速檔位和某個方向轉打角度
所以手放39點很重要
也讓車手知道方向盤回正中心點位置以便隨時修正
問題一般道路駕駛者並非開賽車。
過彎30/40kmh慢慢開誰需要知道方向盤回正點在哪裡 ?
誰需要精準對應轉打角度 ?
誰需要跑外內外 ?
誰需要找apex ?
拿賽車的正確駕駛方式套用一般路況不見得是正確的
比方前面討論到雙手交叉可能發生安全氣囊炸手的問題不會在FIA正規賽事上出現
因為賽車"根本沒有安全氣囊"
對車手的駕駛訓練自然不會去考慮這個問題
Fa1con wrote:
賽道過彎,每個彎道角...(恕刪)

自排啊…?
手排也來個交叉手吧…

MOMO20863 wrote:
這是甚麼高級操作方...(恕刪)


去問考照教練呀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