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為什麼2010 New Mazda3價格被說貴?附新馬三規配表&Civic Altis比較表

jiern wrote:
.............(恕刪)

原來配置前後雙A臂的車是爛車阿
真是受教了
哪一堆豪華性能車與牛馬蛙和方程式可以去填海了
沒配置雙A臂的車只是價格與空間上的考量
我那台有前後雙A臂的國產車我還捨不得換勒
進口的又買不下手
不知又是哪裡估狗來或哪些業代洗腦成功

樓主拿2.0比1.8的扭力和馬力
結果1.8只小輸10%與11匹
有沒有那麼嗨阿?
為什麼有人會拿2.0的引擎來跟1.8的引擎相比?
因為H的1.8價格跟MA的2.0價格相當呀~~~


yakult300ys wrote:
原來配置前後雙A臂的...(恕刪)



你要不要先確定那幾台前後懸吊一樣雙A臂的牛馬蛙和方程式車款,後座能不能坐人?


建議你去坐看看某台國產品牌,可列為神車級的後座,看看你長途坐下來會不會有像坐船的感覺
實際體驗,會比來這裡打字要有意義的多!!


PS.要填海前請先通知我,我想看一下填海的情況
mkinodu wrote:
Jiern大大,你引...(恕刪)


多善用網路搜尋,會有一些文章講的比較透徹
解釋這個東西,還是請參閱專業性質的文章,會比較好
而且這不是新的設計概念,現在已經是朝向獨立懸吊系統的時代~~
jiern wrote:
多善用網路搜尋,會有...(恕刪)


網路上很多所謂的"專業"分析跟報導,要不要去相信看個人我覺得.就我對"什麼因素會造成乘客頭暈"這個主題,排除掉駕駛的開車習慣跟車本身的狀況,我唯一可以想到的原因是車在行使中所產生的頻率(frequency)超過人體可以接受的範圍(就像座船會暈船一樣),那會影響頻率牽扯到很多東西,例如車體的結構,材質,最重要的還是懸吊系統裡的彈簧跟阻尼.懸吊的機械結構(雙A,麥花臣)主要是影響輪胎跟路面的相對運動,但當輪胎經過不平的路面時,吸收路面不平整傳回給車身跟乘客的媒介主要是避震系統,跟懸吊的機械結構沒有很直接的關係.所以我才說你引用的"XX懸吊掉設計會讓人覺得頭暈"蠻有意思的.

別誤會,我沒有要吐嘈的意思.只是你這樣的說法讓我很好奇,想知道為什麼而已.網路上訊息很多,你要相信也要基於本身對這方面的一點知識,不是網路講啥你都信吧.所以上面是我的一點淺見,也許真的前後不同懸吊系統會造成乘客頭暈,只是我沒辦法理解.如果你方便稍微解釋一下吧.還是你有相關專業文章的連結po上來看一下吧.我是有google一下啦,不過找不到相關文章.
jiern wrote:
你要不要先確...(恕刪)

我已經說了我有前後雙A臂的國產車了
要我別當估狗鍵盤車手?
別鬧了

你是在說你自己吧!
你才是要多實際體驗看看吧!
話說之前跟另一位(神)人討論高速公路超車道議題

扯到後來這位(神)人竟然誤解法規規定(完全估狗而來,自我感覺良好)
認為最外側車道時速不得超過80
還叫我去開110看看,遇到紅斑馬和測速相機也別減速
後果自付

你大概是同等級之(神)人吧... 
yeahaja wrote:
為什麼有人會...(恕刪)

您真...
2.0對2.0 1.8對1.8才有得比較

用價格怎麼比阿

印度塔塔車難道要對頂級速克達或入門款重機嗎?
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 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
mkinodu wrote:
網路上很多所謂的"專...(恕刪)


如上所述,實際去坐看看前後懸吊一樣的車子
會比在這裡打字要有意義的多

至於網路上不是什麼都能信,是沒錯
所以我已經親身體驗過,那種坐船的感覺!!
yakult300ys wrote:
我已經說了我有前後雙...(恕刪)


那坐在後坐的人感覺如何?
jiern wrote:
如上所述,實際去坐看...(恕刪)


是啊,實際去坐坐會更了解,不過有個科學的分析當佐證會比較客觀啦.不然有人說A有人說B,大家都是親身試駕,那誰對誰錯呢?工程的分析不一定對,不過他至少比較客觀,用人去分析,有時會太過主觀了點

好吧,看來我勢必要去弄台前後懸吊雙A的車來坐坐,體驗一下,不過要是我沒頭暈怎麼辦....
如果jiern大大不怕麻煩多打幾個字的話,您就稍稍解釋一下,或是po個連結給大家看看(是您說google一下可以找的道相關文章,但我找不到).我是真的蠻有興趣知道"前後雙A臂車會造成頭暈"背後的一些科學理論.才疏學淺,請指教囉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