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冷卻劑會降解,因為乙二醇主要分解成乙醇酸和甲酸。在較高溫度下運行的發動機或允許更多空氣進入冷卻系統的發動機中,降解發生得更快。
如果打算在更換冷卻劑之間運行系統數年,特別是在嚴酷應用中使用冷卻劑,則應每年對冷卻劑進行測試。一項測試可確保pH值仍高於7.0。一些冷卻劑技術可以保護低至6.5的pH值,但是,允許冷卻劑在低於7.0的pH值下運行通常不是一個好的做法。乙二醇分解產物呈酸性,會導致pH值下降。一旦冷卻劑因乙二醇分解和pH值下降而降解,發動機金屬就會面臨腐蝕的風險。

Mazda 3 的水箱水已經9年多,原廠應該是規範10年要換,但我有點懶得換,也想省點錢,所以今天先量一下 PH值大約在8,顯示引擎腐蝕的風險仍不高:

用簡易型的水箱精濃度測試,大約在-30~-35C:


不久前為了 VW Golf R 去買了一個光學式冷卻水濃度測試器,這現在一個 100~200元而已,:

用這測試,用手機直接拍目鏡中的畫面,大約在 -37度的抗凍能力:


原廠 FL22 冷卻液不知道該算 G12 還是 G13? 如果是 G13 這樣等效為50%,不過我這濃度是有自己買 Ravenol 100% FL22 加濃調整過的,當時主要是為了抗銹,台灣不會有-37C的低溫,所以抗凍不重要.
以 VW 的G12, G13建議來說,濃度需要保持在 40%~56.8%之間, 低於40% 抗銹能力會不足,沸點降低,使管路壓力高,增加漏水疑慮, 高於 56.8% 會影響散熱能力,所以最方便還是保持 50%

另外,今年開始想偷懶3年在換一次 ATE SL6 的煞車油,用檢驗比測了一下用 1.5年的油,含水率還是有 1%~2%, 看來是無法偷懶:


這筆拿水來測馬上爆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