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覺得,如果mazda把:
1. 直六換成V6,V6引擎長度可縮短,放到前軸之後,重心更低,變成前中置引擎。
2. 排氣量降到3.0,多一個馬力加到400hp的選擇,5秒內破百
3. 8AT變速箱移到後軸。估計前後配重可達完美的45:55 到 50:50 左右
4. 加上類似ferrari 的 前軸4RM 四傳系統。有AWD
5. 後軸往後拉多一點,後座空間可加大/滑移。加上後輪轉向系統。
6. 加換擋撥片
這就是我心理設計的一台完美的車了~~~
(外觀設計見仁見智,我個人覺得頭燈很醜)
1800cc搭配渦輪增壓,規劃二車型,售價118-130萬元。
2400cc搭配渦輪增壓與智慧四驅,規劃二車型,售價133-145萬元。
以上都是不可能實現。
觀察台灣馬自達高層這位置,其實很適合混資歷高升職務使用,因為每兩/三年就發佈原總經理經營有成高升。
慢慢覺得台馬愈來愈偏離消費者喜好。從原本進口市占率5%以上一直滑落到 還有5%嗎?
看來愈來愈少人會遲到了。
比較有意義的,我認為不如來討論台灣分公司的引進策略問題。
我認為CX—60目前的引進策略是有一點問題的。例如目前主打3.3引擎我自己就不看好。我認為CX-60目前在150w的客層,最具優勢的是內裝、後驅/四驅與底盤配重。
目前在台灣市場,可以不在意3.3每年稅率的,應該是賓士S350與BMW 7系列的車主客層。CX-60完全不是這等級的車格。
不如把2.5的視為主力,用心包裝。
不過,RAV4的2.5自然進氣也停賣了。所以,2.5的在台灣好不好賣,也是很挑戰。
我個人覺得CX-60的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定價、後驅與超越這等級車的內裝質感。
假如明後年CX-60能配到豐田的2.5油電引擎。那我一定就訂車了。但看新聞,2.5油電好像預計是配在XC-50。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