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Mazda3台灣規配之我見:大家不要畫錯重點

當大家一片都在討論Mazda3這次由大改款所給出的規配
老實說,「基本該給的」安全都到位了,乍看之下真的無可挑剔
不過總有些酸民,不知道是支持的隊伍(車廠)太弱?還是羨慕到覺得牙癢癢,就開始講空間不好啊、講稅金多一級、講東西比日本差的……

講直白一點,Mazda3本來就不是主打空間的車啊!
這就跟要Focus去強調他空間多好是一樣的,沒什麼好怕人家講的,各取所需嘛!
需要空間又基本安全有給的,預算夠就頂上Mazda6
(但還是會有很多人去會因為空間考量支持某些偷很兇、小改外觀還漲價的日系車啦!這是現實面狀況)

1.8和2.0的稅金?了不起也就差那幾千塊,況且一直以來台灣人其實都蠻能接受2.0這個排氣量

說比日本差?自古台灣哪台日系車有配備比日本好的?也許有,但真的是少數中的少數

只是說到比日本差,我們總是欣然接受……
那如果各國都有,只有我們沒有,難道就只能默默地躲在角落畫圈圈嗎?
抓幾個代表性例子來看好了,英國?美國?甚至是……中國?

且讓我們來看看畫錯的重點在哪裡……

先說結論:
「國際上的大家都有、非選配的好物,原來在台灣連選配的機會都沒有,連公認有誠意的Mazda3都不意外!」

來看第一個消失的重要配備:「i-ELOOP煞車動能回收裝置」
Mazda3台灣規配之我見:大家不要畫錯重點
在英國,i-ELOOP是Mazda3 2.0的專屬配備
Mazda3台灣規配之我見:大家不要畫錯重點
美國,i-ELOOP也是部分車型的專屬配備
Mazda3台灣規配之我見:大家不要畫錯重點
連大陸都有啊!還大方的打在官網顯眼的地方

可以得知的是,i-ELOOP似乎是SKYACTIV馳創藍天技術的核心之一
怎麼會在台灣就默默地消失呢?而且還沒人提起


不過再更仔細看一下英、美、中,只會越看越無奈而已
其他像是日本有,台灣沒有的RTCA、LDWS、AFS……等
英國有LDWS、AFS
美國有RTCA、LDWS、AFS
雖然這些東西中國還是沒有,但起碼i-ELOOP他們還是完整保留了

也許這是台灣總要矮一截的概念,即使連Mazda都不例外
推想可能是長期以來,大家都只記得氣囊和ESP(Mazda叫DSC&TCS)吧?
2014-12-22 20:49 發佈
DylanXu wrote:
當大家一片都在討論M...(恕刪)

樓大說的好

如果有i-ELOOP如何如何
如果有i-ELOOP怎樣怎樣
如果有i-ELOOP八啦八啦

尊貴款會在80內?
頂級款會在90內?

會買單的我相信會有
但是
不會是我...

我二代馬三2.5也是為了DSC才買
沒有6顆氣球跟TCS..新的SKY-G引擎
比現在的5門尊貴款還不如!

我的車
4年多才跑了6萬公里(非業務使用..大家都差不多這里程吧?)
i-ELOOP選配或是標配的代價(直接灌在車價內)
夠我加很多98了

DylanXu wrote:

推想可能是長期以來,大家都只記得氣囊和ESP(Mazda叫DSC&TCS)吧? ...(恕刪)


台灣的日系國產車有哪台車真正與日本國內同步的啊?就算是賣到翻掉的前幾名的安全配備還是跟日本本土差一大截,到頭來銷售第一還是銷售第一,也沒看人抵制啊?

所以說,那些在嫌馬三的,看看我們的國產銷售第一再說吧!

當國產車連要求六安加ESP都是奢求的時候,焦點當然會放在有六安加ESP了!車商也能用這點強打,自然能吸引不少注重安全的買家,有多少人會真正再去跟國外比較還少了多少安全配備?

話說,新馬三跟國外售價差多少啊?

終極無間 wrote:
樓大說的好如果有i-...(恕刪)

所以就是拔配備換價格的概念這樣

我只能說台灣人還是專吃「價格漂亮」這套

但這是不見得是大家認同的
因為偏好安全但不會買單的族群們,仍舊是鼓吹安全那套
我堅信安全是理想的也是重要的,但現實真的需要被妥協的
catesyes wrote:
台灣的日系國產車有哪...(恕刪)

中肯,其實我起先是基於一個好奇
Mazda3這次是否真的誠意到底,如同英美日中都同步這樣
就上各國官網看它一番......
果真仍是不出我所料,不得不說同步率很高了啦!
只不過總是會少一點,但卻是核心的那一點......
但也是會心一笑啦!看看銷售冠軍,再看看Mazda的誠意牌、全車系日本進口的

說到同級銷售冠軍
Altis 入門 64.6萬
Sentra 入門 65.5萬
可是硬生生比Mazda3便宜了14萬多呢!

也難怪銷售冠軍了
稅金的重點 馬力大上20P以上 我覺得就可以接受 一台車給你用10年 多花5萬多 爽度差很多

其實只要不是引擎降一皆 或者萬年不變 改改外表繼續賣 我都覺得車場不錯

至於空間 能做滿5個人很好嗎? 有再開車的人都不會喜歡滿車5人 重油號+上變難開

這台目前能被其他車廠說的因該是 進口車不好養 保養貴 零件不流通吧

台灣人觀念 我自己也弄不懂 太深奧 免進口稅 東西漲 節能補助2000 馬上訂價漲2000

油價漲 物品漲 油價跌 小黃要漲價 其他各行各業紋風不動 日幣疊 美金報價 日幣漲 反應成本漲價

捨侈稅 房價漲 啪啦啪啦 都給你說就好


現階段百萬以內的車 我會去看 福特 馬三 ALITS 現代 POLO 剩下完完全全不會去細看
其實很少有全配的車, 雖然不知道原廠的考量重點, 但是的確根據各市場都會有所不同配備. 像美國到目前都還沒有柴油版和iStop配備.
naive888 wrote:
稅金的重點 馬力大上...(恕刪)

話說 不知道新馬三零件貴不貴耶??

小弟最近想買馬六
無聊看到GO車誌的頂級CAMRY*馬六*ACCORD的保養費用比較
以前保桿素材比較 國產的CAMRY 2750元 這是當然的
馬六:19900元 ACCORD:9900元
這讓我有點意外 馬六的素材是成本特高嗎?

另外 幾乎所有的保養費用加零件 馬六都是比較貴
~~

但我還是會選擇馬六

只是現在馬六的定價跟配備 應該是代理商那時流下來的的精品風格價??

搞得我覺得現在 C/P值而言..>
汽油頂級版馬六 = 汽油尊貴版馬三 ??
柴油版馬六 = 汽油頂級版馬三???

而馬六現在C/P值高的應該都是指柴油版吧??
我倒覺得 09年底開始 馬自達配備就偷的拔的很嚴重 價格也漲的很誇張!
那時簡直是仗著外型好看 就邁向台本風格 把自己當精品在賣~

個人覺得馬六尊貴版100萬 真是陽春到了極限....

但今年換馬自達自己進來賣後 三代馬三的售價跟配備 真的讓我大吃一驚的讚美!
minka415 wrote:
話說 不知道新馬三零...(恕刪)


幫補充,你提及的馬六,前保桿19000...

圖片 截圖自 GO車誌


我是覺得每次討論馬三比價錢,就拿尊爵版,不到80萬來比
比配備就拿出頂級版( 拿90萬等級 來比 別牌70萬的)....不太公正
DylanXu wrote:

中肯,其實我起先是基於一個好奇 Maz...(恕刪)


好像有人題到重點了,扣掉所有進口的稅金,新馬三要多少?不過貨物稅的部份Altis應該也有,有些稅金應該有重疊,這時候就要看看重疊部份有多少了,能不能支持新馬三比國外少了一些配置的問題就是了。

以目前售價來看,然後抓價格相近的新馬三尊爵與Altis Z版,新馬三尊爵版算是比Altis Z划算一點,不過台灣有多少人買最頂級的Altis Z呢?降一階來看看75.9的Altis尊爵版,又有多少人選擇呢?照樓主的說法我猜65萬的版本還是多數人的選擇吧!

最後又有一個小問題,選擇Altis Z然後單純依照原廠配置頂多來個倒車雷達(不要什麼影音特仕)有多少折價空間呢?也許價格依舊會是購車者選擇的重點...........

私以為新馬三銷售還是『絕對』贏不了國產銷售第一,頂多就是比前一代好一點就是了!不是車不好,而是價格與觀念決定一切。

前幾天才聽公司一個女業務說:花那麼多錢買新馬三幹嘛?不如買Altis,我又不飆車,馬力沒用!慢慢開、順順開就好了!多那麼多東西如果壞了修起來很花錢的!(重點是她去年才開Altis失控撞車過而已)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