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一種不同的嘗試…為馬六換裝「Nuts 滑動魚眼」

新一代的馬六蠻長的,我相信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沒記錯的話長度好像達到4米86。

偏偏我上一台車是喜美八代硬生生短了30公分,換車之後頗不習慣,想說如果能讓馬六的轉向再靈活一點就好。把這個話題與車友討論,大家也給了我一些建議:如:加裝上下拉桿、考慮更換避震~~。

爬了許多文以後,偶然間在網頁上看到「Nuts 滑動魚眼 後輪輔助轉向4ws」這樣的商品。
這是我當時google到的影片,參考看看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SEFHkc0ACs

心想也是對啦!若是後輪可以隨轉向的需求而轉變角度的話的確是有助於過彎啦!而且,家中老小對於這車的避震也覺得剛剛好舒服,所以,我不太想去動避震器,看來這似乎可以是一個選項吧!

不過~~~~全台三代馬六沒有人裝過,而且,這種改法似乎是相對冷門,分享心得的車友實在是比避震器、拉桿少很多很多,所以,心裡還是會有些怕怕的。問過開其他車種車友的經驗和幾經考慮以後,還是決定試試看。

如下圖所示,下圖是馬六的後懸吊系統,這個東西裝在圖中紅圈所示的位置,就是要拆俗稱牛腿的部位下來,將它與車身相連的關節更換為滑動魚眼
心得分享:一種不同的嘗試…為馬六換裝「Nuts 滑動魚眼」



原本車身的關節是這樣的,可以看到中間是用橡皮,而滑動魚眼則是用可以滑動的鐵製零件
心得分享:一種不同的嘗試…為馬六換裝「Nuts 滑動魚眼」



這是要裝的滑動魚眼,個人的理解是這樣的,牛腿裝了這個後,有了一些些左右擺動的空間,當車子轉向時車身有向外拋的離心力,這時車身沒有死死的固定在這個關節上,它往外走一點,連動牛腿讓後輪可以外擺一點。例如:右轉彎時,前輪往右打,離心力向左,車身向左拋,後輪牛腿往左擺 → 四輪轉向的車就是這樣的,右彎時前輪右打,後輪往左打,促進轉向靈活。
心得分享:一種不同的嘗試…為馬六換裝「Nuts 滑動魚眼」
心得分享:一種不同的嘗試…為馬六換裝「Nuts 滑動魚眼」



裝了以後呢?簡單來講,有優點也有缺點

優點:真的有改善,車屁屁比較跟得上,避免以往車頭轉過去了,但是屁屁慢慢才擺至定位的感覺。在同樣的轉向幅度之下,方向盤就不需要轉那麼多,也因為方向盤不用轉那麼大,車身左右側傾不會那麼嚴重。高速公路變換車道,和市區的靈活性都有提升,我在意的山路表現也改善許多,有向我上一台車civic 8的行路反應靠攏的感覺,會有一種車子變小了,比較好開的感覺。路感比較清楚


缺點:太極有陰陽,事物有優點就有缺點,這是必然的!原廠這個部位是用硬橡皮加鋼軸心來製作就一定有它的道理,目的就是在吸收碎小的震動,現在滑動魚眼是全金屬的產品,所以,有些震動就會傳導入車內。有的人會覺得路感變清晰了,有的人會覺得碎震變明顯,若是塑料件之間沒有固定好,就會聽到滴滴答答的震動聲。個人遇到的是,在車以時速30~40壓過馬路減速標線(六線譜,常見於紅燈前)時,這種頻率的碎震會讓儀表板發出「答答答」的聲響,速度再快或是慢就不會了,其他像是柏油接縫、橋梁伸縮縫則是幾乎不會造成這個聲響,很少遇到,一般的坑洞反而不會造成什麼聲音。整體來講,市區噪音發生機會多了大約10%(但是只有單一來源,就是那個發自儀表板「答答答」的聲響),高速公路和山路則沒有什麼差別。另外,這個零件宣稱壽命是8~12萬公里(不過,我還未能驗証這個事情),若你用原廠那個零件的話,那個超耐的,幾乎是開到換車都沒有在換的。

未知的是:廠商宣稱因為後輪能夠些許的轉向,所以,輪胎磨耗會低於未安裝的車子,不過,因為我才開2000公里左右,所以,個人尚難以驗証這一點。

個人總結:我覺得算是瑕不掩瑜的產品,真有改善大車行路遲頓的特性,缺點也算可以接受。當然,車主私心的希望在材料科技進步的現代,有朝一日能有更完美的解決方案啦!

以上一點小小的心得分享,Mobile01上高手如雲,一定也有人提出不同見解和解決方案,歡迎討論啦!
2014-06-23 17:5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Nuts 滑動魚眼
ezmij wrote:
新一代的馬六蠻長的,...(恕刪)


增加了左右擺動幅度,
不會因此使得其它相關連桿橡膠襯套因拉扯提早下課嗎?
後避震器允許左右擺動嗎?

而且左右橫移也沒有改變旋轉中心!
看起來像是靠外抛模擬類似增加後輪外傾角的方式?!

ezmij wrote:
新一代的馬六蠻長的,...(恕刪)

這種我只會裝優力膠材質
看要UK的P牌還是AU的S牌
純脆當耗材來換裝
A New Driving Sensation
請問大大
又過了快兩年的時間~
還有其他的心得嗎?
我很有興趣~也想要裝

標記一下,我也很有興趣!
請樓主回來分享+1!
樓上兩位錢省下來吧@@

全世界只有台灣用這個東西.. 對於在國外上過賽車工程跟底盤工程的人來看這東西會暈倒.. 之前在國外念賽車工程的時候就問過講師這個東西.. 他只是笑笑的說你看看賽道上會不會有人用就知道了...

其實全球頂尖的一級賽事工程師都想破頭想盡辦法減少底盤幾何角度在動態上的不可預期的變化.. 尤其是後軸的 TOE角度.. 結果裝個滑動魚眼來破壞底盤本身的幾何預設值...

滑動魚眼滑動多少可以改變多少 TOE 角度、速度多少過彎幅度多少 TOE 補正多少.. 回正後的導正速率多少、這些通通都是無法預期.. 說穿了就是讓後軸隨著離心力隨便擺動.. 當你後軸壓道路沿石或是車道中間的貓眼石.. 該輪就會左右晃.. 然後很多人卻把這個不穩定當做敏感.. 當做俐落的過彎@@?其實很危險的

官方拿保時捷的後輪輔助轉向來比較.. 問題是保時捷的電子後輪輔助轉向是集合了上百位工程師花了數千個小時生出來的可控制輔助轉向系統.. 而且這個控制系統是會依照前輪轉向角、時速、方向盤轉向角來做判斷..

例如低速的時候過右彎 後輪會由電子輔助改變轉向動態將後輪的內側推至 toe-out, 外側推至 toe-in 這時後輪會跟前輪呈現相同的轉向角讓車輛可以用最平穩最小的離心力入彎,而高速時電子輔助會將內側往 toe-in 推, 外側往 toe-out 推呈現與前輪轉向角相反幫助屁股轉向... 平常時候的後輪是穩如泰山不會亂動...

所以說,雖然同樣都是改變後輪 TOE 角度的裝置.. 但是如何改變、用什麼當做基準改變、結果卻差很多...

回頭看看滑動魚眼... 改變歸改變.. 但是他能受控制嘛?聰明的說到這應該就懂了....XD

去看看官方提供的賽道影片當後輪壓到路沿石的時候擺動的程度就知道了.. 落地的瞬間會讓後軸產生不可預期的晃動.. 輪胎接地壓力也跟著改變.. 這是很致命的.. 在賽車工程中所有改裝以及調教的最終目的都是位了輪胎接地面積跟壓力.. 任何有衝突的改裝都必須要向輪胎接地壓力跟抓地力妥協..

jerusalem wrote:
樓上兩位錢省下來吧...(恕刪)


專業啊

jerusalem wrote:
樓上兩位錢省下來吧...(恕刪)

看完專業文,我的理解是
四個輪子都可以轉動的手推車更難控制

jerusalem wrote:
例如低速的時候過右彎 後輪會由電子輔助改變轉向動態將後輪的內側推至 toe-out, 外側推至 toe-in 這時後輪會跟前輪呈現相同的轉向角讓車輛可以用最平穩最小的離心力入彎,而高速時電子輔助會將內側往 toe-in 推, 外側往 toe-out 推呈現與前輪轉向角相反幫助屁股轉向... 平常時候的後輪是穩如泰山不會亂動...



講反了,低速時是異相位,高速時是同相位.
保時捷官網:
當時速低於 50 km/h 時,前後軸會以相反的方向轉向。根據車速,後軸的最大轉向角度為 2.8 度,會使軸距縮短,在過彎時創造出更具動態的轉向反應。同時,移車將變得更簡單,且迴轉半徑會降低 60 cm 至 11.2 m。此外,搭配後軸轉向系統,Taycan 同步配備動力輔助轉向升級系統,可在低速時輔助提供轉向力道。

當車速超過大約 50 km/h,前後軸會以同方向轉向,且幅度會根據車速變化,此時軸距會延長,進而在高速公路變換車道等情況下提升穩定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