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版上先進
有人有印象這批車的概況嗎?比如年份?產地?規格諸元表?保養心得?有沒有什麼通病要注意?4WD屬於哪種形式?油耗表現?整體妥善率等評價?
或曾經擁有的使用心得更佳喔!感謝
去年從網路購入一部98年份,並無什麼怪毛病
年份雖舊,當年美國是很暢銷的車子,零件也可以從美國買
在國內車主稀少,沒啥替代零件,壞了一律天價
第一代的MPV是1988年問世,針對美國市場開發
1990後導入日本發售,是日本第一台RV車喔
在此之前日本廠牌還不存在MINIVAN款式車種
1999年停產前,因台灣允許開放日製車輛進口而引進
整體感覺厚重扎實,也很安靜
V6單凸3V形式,扭力足夠,出力不高,加速平順
超車時絕對不會有貼背感,D檔時可延遲到6000轉換檔
電子購成元件不多,引擎結構簡單,無其他控制單元
壓縮比低只有8.5,使用92汽油
一般車主評價都是很耗油
日本官方機構平均油耗7.4,明顯比同級車差
4AT且齒比偏高,時速100時高達2500轉
引擎大修後個人實測擎純高速最佳只達9.5KM/L
(湖口休息站台塑→西螺休息站台塑)
台北→阿里山→新中橫→日月潭→台北,約7KM/L
對照組RX350,5AT 4WD(本車無2WD模式),時速100時轉速不到2000轉
台北→霧社→梨山→武陵→台北,約10KM/L
引擎大修+周邊更新約14萬...
更換分電盤+高壓線花了3萬5....
驅動方式分2WD與4WD
4WD車款底盤離地高度增加15公分,車高約達1.8
懸吊作動行程很長,軟調,行駛感覺一派美式風格寫意
前後防傾桿極為粗壯,高速殺彎相當穩定
要讓輪胎尖叫非常困難
對照組RX350,歐規懸吊硬朗
可能是前驅底盤的關係,高速過彎時要讓輪胎尖叫很容易
縱置引擎,後輪驅動,按下4WD按鈕(在排檔桿上)
動力經過變速箱右側的分動箱分割,從中央差速器送至前輪
前後分配比率應該是固定的
帶中差鎖定(按鈕在中控台上),所以越野或雪地應該難不倒它
後輪採用車高自動調整的氣壓減震筒
2支避震+充氣泵浦,整組更換花了8萬...
車寬約1.8,室內橫向空間非常足夠
中央走道,地板平整
前中排採用4張獨立座椅
後排為整體式座椅,前後不可調,不可分割,但可折疊,可快拆
椅背角度也不可調,卻可180度向後平躺
後座另有獨立冷氣,甚至有獨立暖氣
風量3段可調,但溫度不可調
車門開啟角度接近90度
後窗可完全放下,第三排有負壓蝴蝶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