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CX-5賞車誌

這兩天閒暇時間,便去看了一下CX-5。

一直覺得它應該是小於普遍5人座的SUV尺寸!
空間等等應該都很窄小!
CX-7比較符合一般SUV尺寸!

實際走訪了一趟,CX-5車室空間比想像中後座膝部空間寬敞不少!
但橫向空間1米8出頭,後座中間要在擠一個成人有點窄!
車寬來到1米88以上會比較充裕!

整理好的車照 :
一、外觀設計
CX-5賞車誌

CX-5賞車誌

CX-5賞車誌

CX-5賞車誌

車尾
CX-5賞車誌

CX-5賞車誌

馬自達的車體設計,可以算得上國際車壇流體車身造型的鼻祖级先驅!
每一款概念車,流體身形都是夠標緻,水翻了!

而流體造型大量運用氾濫的,卻是由韓國Hyundai這類用的最誇張!

MAZDA相形在準輛產的車身鈑件,都修飾得更為保守!
而來到了CX-5這個世代所要帶出的車身設計!整體已經轉變得很成熟!
車身曲線沒有一毫多餘的線條組成!
每一道佈面走向,都展現出成熟的車體設計風範!
可以以美不勝收來形容同為設計師的我對MAZDA設計團隊的敬愛!


車頭上水箱護照+進氣壩設計
CX-5賞車誌
這一代的設計方式,又有別於馬3撕裂的超級大嘴巴!

這世代的轉變,是將上水箱護照作更大化來作為家族車頭的識別指標!
近幾年國際車壇,主流便是以奧迪上水箱護照整和下進氣壩作為大口字型家族識別設計!
或M-Benz F1大鼻頭將上水箱護罩變大化的設計方式!
馬自達的新世代車頭設計!也採用類似賓士的相近方式,將上水箱護罩作大型化處理!
而拿捏的大小恰巧!不會像馬3下進氣壩嘴巴過大的設計方式!
整體險得更為優雅!
後擋風玻璃的造型,也與前水箱5角型造型相連結!
車頭與車尾,都很有看頭!

護網採用運動風格的蜂巢式設計!
輔以上緣黑色烤漆面來修飾整個上水箱罩,呈現很精神爽朗的一面!


後掠式大型鷹眼頭燈
CX-5賞車誌

前保整合式霧燈+蜂巢網設計
CX-5賞車誌

乎映頭燈組的尾燈設計

這個尾燈與頭燈的設計搭配,呈現出一體化的設計感!
整合性很優!
CX-5賞車誌


原廠大型尾翼整合後第三煞車燈+後擋清洗器
CX-5賞車誌

CX-5賞車誌


變形的新式鯊魚鳍天線
CX-5賞車誌
車頂採用傳統焊接方式,並非歐系車時下主流的電漿熔焊或雷射焊接方式!
所以會有這道遮醜飾條!
不知道有沒有安裝車頂架鎖孔!!??


大型後視鏡+方向指示燈
CX-5賞車誌
可惜,沒有車門開啟的照地燈!
晚上會很實用!


KEYLESS車門把手
CX-5賞車誌
再過一陣子,就會出現感硬式把手了!


車身防刮側裙護板
CX-5賞車誌
搭配車身作曲線設計!也是很優的防刮浪板設計!


傳統雨刷設備
CX-5賞車誌
以一台130萬的車,應該採用軟骨會比較妥當!


SKYACTIV LOGO銘板
CX-5賞車誌
精美的銘板設計!以我門製造汽車配件的經驗!這不起眼的東西!
原廠零售價上千元應該鐵定跑不了!
工法很細膩!作得很精美!


原廠配置鋁圈17"
經濟型,這台如果搭配18"~19",視覺感受應該會很優!
不過,要有點經濟基礎,換胎比較不會肉痛!
CX-5賞車誌

CX-5賞車誌

CX-5賞車誌
原廠碟盤配置,看起來很像是前通風碟、後實心碟盤。
尺寸看起來都不大,大約搭載280mm左右的尺寸!
前輪搭載300mm以上製動效果會比較好!
前、後都單活塞卡鉗的樣子!也很夠用了!


懸吊系統設備
CX-5賞車誌

CX-5賞車誌
馬自達的底盤反映都還蠻Q的,不知道這台開起來會是啥調性!
試乘得安排,我的時間很難搭配得上!


二、內裝設計
駕駛、中控、儀表設計
CX-5賞車誌
CX-5賞車誌
一貫馬自達的風味,雖然沒有啥先進很炫的HMI系統等等吸睛設計,但整體製作仍沉穩。


電動調整座椅設備!
CX-5賞車誌
CX-5賞車誌

音響主機、空調旋鈕設備、排擋座
CX-5賞車誌
設計規劃上較為保守!
不過日本車這些零件製作的工法,很是細膩,組裝很紮實!


盤擋座鞍
CX-5賞車誌
有特殊的立體條紋面設計,採鋸齒狀入擋自排


簡單的飲料置杯槽、中央扶手
CX-5賞車誌
這些比較陽春些!就很保守沉穩的傳統設計配置!

採落地式油門踏板,車友最好不要改裝會滑動的腳踏墊!
萬一卡到踏板就麻煩大了!
CX-5賞車誌


後座膝部空間表現算很優異!前座椅背也很厚實。
CX-5賞車誌

CX-5賞車誌
唯一缺點,就是後座寬度較不足,要塞三的大人,肩膀得疊一疊!


前車門板
CX-5賞車誌
開啟約有3段開啟角,整體開啟算輕盈。


車門檻防水隔音條,不曉得原廠是採用哪一種材料。
不曉得是否為TPV這類的材質!
CX-5賞車誌
這類的隔音條,Infiniti和Lexus的用料質地都很細柔!
屬於上品,國產等級進口車,比較少見上述兩種日系高階品牌的隔音防水條用料!
魔鬼便藏再細節裡!


前車門絞鏈設計
CX-5賞車誌
日系車普遍採用這樣的設計款式,相對,日系車車門板較薄型設計,也較輕盈!
如果像VW這種重量,日系車這類的絞鏈配置恐怕支撐力就會不大夠!
還好,車門和引擎蓋、後尾廂蓋都很輕!


車門內中控鎖面板,採用與排擋座相同的立體條紋面,質感很出眾!
有這類的飾板設計,比較常見於VOLVO的設計方式!質感更為優異!
CX-5賞車誌


門板厚度不大,相對門板零物置物空間,只能擺放些小東西!
要插一管飲料瓶,似乎有點免強!
CX-5賞車誌


後車門板
CX-5賞車誌


後車門絞鏈
CX-5賞車誌


前座艙車頂遮陽板、太陽眼鏡盒、室內燈
CX-5賞車誌
遮陽板內建的化妝鏡,好像都沒附燈哦!不知道我有沒有記錯!!


後艙車頂氣氛燈
CX-5賞車誌


後座椅採4/2/4分離,更有彈性靈活運用後空間擺放物品!
快倒將後座躺平後,整體相當平整。
CX-5賞車誌

CX-5賞車誌

CX-5賞車誌
後輪底盤輪拱干涉的空間影響也不大!
整體算蠻平整的!
後廂也有墊高底板,連通後座躺平椅背,整體平整性佳,比RAV4好!
(背光,拍不出來!!)


後廂掛尾門式伸縮隔板
CX-5賞車誌
第一次見到掛在尾門上的設計,挺特別!也很不錯用!


車門導水隔音膠條設計
CX-5賞車誌

CX-5賞車誌
前、後皆採單層設計,導水性應該夠,但氣密性要好,還是雙道導水槽弄出來的隔音條
會比較優異,百多萬的進口SUV,這部份的設計有點遺珠之憾!
CX-5賞車誌


結語
不可多得的日系美型都會SUV。
真的是水!
福特六和的友人知道我哈柴油款SUV,去年底問過我這台導入2.2D我怎麼看!

我是覺得現在國產和進口次牌或次次牌一拖拉庫都賣輸賓士車。
價格仍是關鍵!

賓士在今年陸續出籠前驅車大軍壓鏡!
A-Class / B-Class / CLA / GLA....
價格都壓在140~180萬這附近!
CX-5很快就會對上GLA,依照賓士目前推動前驅車價格搶市來看,GLA很有機會
壓在180萬這邊!仿彿另一個台灣VOLVO的高級車搞前驅款拉低售價搶市的銷售模式!
也很殺!

目前品爵總代理導入的CX-5僅有缸內直噴,還沒掛渦輪上去,定價129萬單一車型。
2.2D導入,價格可能也很難開出競爭力的價位帶。
柴款導入,應該都站上150萬這邊,甚至更高!

如果一旦跨越160萬以上,VOLVO XC-60T摸摸向來都能砍很大,CX-5空間不大~
一正一負,車子大小也差異不小,加上賓士如果年底推出GLA 2014導入~價格左打
BMW X-1拉在180萬,這SUV的市場,這下可真的有得驳火!

如果要旗下經銷商推得動,建議現行款僅有缸內直噴技術,而未搭載渦輪增壓系統這台
,能效法同為福特體系出來的友廠VOLVO將訂價下修,如果能拉至110萬價位帶,會比較好推!
這是款好產品!好車不寂寞!
應該盡量避免現行款馬六價格較高,現在甫拉低促銷!時機點有點晚了!
對照前代馬六當時的售價!會比較好賣!經銷壓力小,業務朋友也比較能推動!
如果下一代馬六導入,又比現行款更高昂!
底下經銷應該都會菜哩等吧!

CX-5是台美車,期待總代理有更好的運營策略!



手機拍的!傷眼物怪!
感謝收看!








2013-05-03 23:37 發佈

阿福的網宅 wrote:
2.2D導入,價格可能也很難開出競爭力的價位帶。
柴款導入,應該都站上150萬這邊,甚至更高!...(恕刪)

日圓都跌那麼多了
當初日圓的價格都可以把CX5壓在129萬
現在日圓的價格, CX5 2.2D賣120萬都不會虧, 賣140萬簡直賺翻了
不過如果日本不放行, 台灣還是沒車可以買

meridian wrote:
日圓都跌那麼多了當初...(恕刪)


現在台灣車市,價格都漲慣了,要回覆到1997-2000年之前已經回不去了!

要能拉多低是不敢奓求能佛心,但價格確實是可以更親民好推些!
畢竟產品確實是不錯,但一堆國產等級車款賣輸賓士,是真的夠丟臉了!!
CX5是台不錯的車, mark貼起來其實整體不輸給歐洲更高價的車, 但有些小缺點

譬如
1.後座椅背太直, 同級競爭對手中大概只有Yeti比它更直吧, 且椅面太水平, 加上皮質磨擦力不足, 所以坐在後座會一直往前滑, 如果椅面可以像Focus那樣的角度會坐的比較舒服

2.隔音據說不是很好

3.輪圈實在太小了

4.越野能力很差
曾經CX-5也是小弟評估的選擇之一,GO車誌也給了很高的評價。
但如同樓主所分析的,目前訂價仍偏高。
柴油款能壓在135內,汽油款115左右,比較會有競爭力。
我也寫信到官網去詢問柴油版的引進可能性及時間點,都是無可奉告...
個人覺得再不引進來後面其實也不用賣了。
可以觀察今年年底CX-5台灣銷售的狀況,大概就知道會不會步上前輩CX-7/9的後塵。
或許有了先前的經驗,台馬已經習慣了賣不好了...

當然這只是台灣小布拉機的市場,也許全球的銷售狀況不是我們想的這麼糟糕。
不論如何,也無法掩蓋CX-5是好車的事實。
但沒有正確的訂價以及銷售策略,成為冷門車也不是不可能。
阿福的網宅 wrote:
以一台130萬的車,應該採用軟骨會比較妥當!

雨刷軟不軟骨跟車價沒太大關係吧
前擋設計要不是平面的用軟骨只是會讓邊邊角角更刷不乾淨而以
如果沒看錯的話這組雨刷的品牌應該跟LEXUS配車上一樣是NWB的
這可不便宜阿
大大的賞車心得目前只有外觀而已,外型其實已經非常出色
等試駕也許有更不一樣的心得,整個車的寧靜度,加速平滑性,組裝品質,省油性,加上大全配,連我同事開L牌350都認為,此車品質超出他的想像,直説馬自達居然有這種車~~~
CX-5在台灣來說!!
或許銷量真的不大~

但好車的事實終究無法掩藏~
售價只是暫時!!

一個以全新替代車款打頭陣的車來說!!
敢以suv當作第一發表車型~
就說明mazda勇於與眾不同的決心!!
不會與別人同流油電混合~
專注全新的技術!!

129.9的售價!!
我會因為他是全車全新零件製作出而買單~
雖然真的是貴!!

但CX-5的調調就是讓人想不注意都難~

Taiwan mazda cx-5俱樂部

meridian wrote:
CX5是台不錯的車,...(恕刪)


*.椅背原車設計有作手動傾角調整,就可以解決成員各自喜好的問題!
椅背的設計,主要還是得要考量脊椎的人體工學設計!
設計得當,即使椅背挺直,長途乘坐也不會感到不適!
要看設計功力了!

以目前全球車壇的座椅設計,volvo的脊椎式人體工學座椅可以稱上車壇一絕!
VOLVO WHIPS頸椎撞擊防護系統
http://mobile.autonet.com.tw/cgi-bin/file_view.cgi?a8110821081202

http://www.people.com.cn/BIG5/qiche/14555/1980900.html

交通意外,來自車後的追尾,保護人體的主要利器就是靠汽車座椅設計!



*.都會型SUV運用到加力箱等口味重的底盤越野懸吊機會很低
正確來說,在台灣,實在也不是很適合開SUV去溯溪!也會遭到環保人士韃伐!

主流還是都會用,CX-5也是標準都會輕型SUV。

像Land Rover掛名Range Rover作為更高級品牌的Evoque都會輕型SUV
我反而覺得這款背負Land Rover 都會輕型SUV,實沒必要搭載Land Rover本身
那麼重口味的4*4底盤和地形邏輯地表反應系統,1成車主開下去泡海水都不到!撐高車價罷了!

有基本4*4底盤或全時四輪驅動就已經很優!
如果講究純都會用途,賓士GLA開發前驅底盤,在都會輕型SUV未來的市場反應應該會很強勢!
我個人比較看好這樣的產品搭配!
Kobe狗鼻 wrote:
曾經CX-5也是小弟...(恕刪)


依目前現行款僅搭載缸內直噴的售價129萬來看!
導入柴油渦輪動力,售價應該會站上150萬去了!
要賣135萬的機會並不高!
要拉低,得連現行款一併向下修改售價!


確實是可以考慮TOYOTA和泰CAMRY 7h的上市售價的低價策略辦法!
過完年各車廠品牌習慣性隔年調漲2~3萬不等!和泰等日產、本田先帶頭漲,福特這些品牌跟車,
偏偏他就106萬一祭出,國產中大型房車全倒!現在沒一台月銷能破300!
產線全賠!導致各品牌都打算採用進口導入!

像本田ACCORD 8掛高比同級貴10萬的售價!
不建議這麼操作!這也是導致這款大氣的ACCORD 8月銷僅個位數、十位數悲慘命運!
就算台灣總代理只能像國外母廠一個經銷商,好歹一款國民車也要賣個150~300台月銷量!
不然實在很難看!

和泰CAMRY 7h油電祭出不錯的配備開出106萬,降低新車售價利潤!
但這招也很高!
圈了一地的綿羊!羊隻通通都得回欄裡!
油電車外面也沒本事修!
這是可以借鏡的!前端銷售量利潤減少擴大市佔,後端一樣能賺回來!
羊隻也跑不掉!


市佔成績每年如果能正向成長+8%~+12%以上,要向日本母廠爭取啥也有空間!
不然這類掛牌個位數的和十幾位數的,會陷入惡性循環,爭取不到空間,車價很容易堆高。
市售反應會倒退嚕!
當然~總代理大不了結束!過2年日本人自己來直營或換一家總代理!
他是撈最多的!而底下經銷商,恐怕沒這麼好賺!
像和泰總代理如果一年賺100億,底下經銷一年大約賺2~3億,最基層的業代是最慘的!

君不見2007~08年雷曼全球金融風暴,國內兩大汽車日系品牌怎麼精簡年資8~10年以上
的前線銷售人員。

操作方式,向來是一手向購買汽車的消費者剝皮,另一隻手也順便剝自家業代幾層皮!
業代朋友得賣車才有生計,每個月就訂個8臺,達不到就調外縣市!墊高業代自己的成本!
車子要賣出,菜鳥業代甚至得代款來賣車作業績,反正賣車是業代自己的事,對經銷來說
業代自己要拿獎金墊也是死好,搞個1~2年,債台高築得跑路!
或收了消費者訂單人也跑了!留給經銷商自己擦屁股!
總代理、經銷、業代之間係,是這樣的存在關係!不是只跟消費者拔皮而已!
也是國內車市殘酷的現實!

總代裡另外還可以多生一隻鹹豬手,掐底下經銷商掐得死死的!
怕被取代經銷權,全面要求底下經銷商必須和總代理併股,方便全面控制!


不過~福特體系的各歐、日系品牌,總代理和底下經銷對待業代的手段,比較沒惡劣到
這種程度!



總之~車子不好賣!
即使是業代朋友,也要長眼!
不是只有澳洲來的消費者難搞,當公司生存環境越趨惡劣,為了生存,前線第一線的
要有當砲灰的準備!
畢竟像太子汽車案、華隆紡織案、力霸集團..等等這類掏空,底下員工無所依附!
政府也只能雙手一攤(或一起貪,藍綠都一樣是爛甘罵),發生什麼也不足為奇了!

要產品推得動!也得上頭放肉下來才有拚頭!
好產品!要加油!


要再出現一個像SAAB台灣總代理商富這類的良心企業,堅守到最後!
這樣的企業,真的不可多得!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