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有些業務的心態真的很不可取

網路發達 到處都是論壇 家族等等的 所以購車資訊透明化已經是個事實

業務人人都會唉 說真是不好做拉 沒錢賺拉 簡直倒貼拉 人家一上網我底價都被掀牌了

說這些做什麼? 那能賣出車的業務不都是撿到? 說網路上比價害慘業務

那一堆潛伏在各論壇家族的業務利用網路賣的車 簽的單難道是假的?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甚至能煮粥

每個客戶都是得來不易的 經營的好 他會繼續幫你介紹下一個 畢竟做生意就難在經營人脈上

你得罪了一個人 就會流失500個客戶


上個月我要購入馬5的時候有在本版發表菜單 我並沒有提出邀單的言論 也沒有標題打上 業務請報價

想當然爾 自然有一些業務會跟我PM 因為我公開自己親自跑的幾張菜單 所以有幾個業務打蛇隨棍上

貼一點的也有 價格殺的也有 我承認我有上網比價 問來問去 但是這是個正常的舉動

因為不做功課被坑殺的人有太多 我之前買的車也是沒有多做功課才發現被坑

當然坑這個詞 並不是指業務賺的部分都叫做坑 只是超出合理範圍的部分

何謂合理範圍 就是大部分的人在該區的購車菜單 比較優一點的 八九不離十 半斤八兩的單 都叫做合理

當然 我買全空車就是了


問題就在於 我先上網做了比價的動作 跟幾個業務PM 後來大部分不是價格無太大差異 就是營業所過遠

後來就在朋友介紹的業務 跟他做了這筆買賣 該業務人年紀跟我相同 人很豪爽 表明3月底要做這筆業績

所長也有支援 菜單價格我覺得夠優 我就簽了 當然車子已經交了 整個買賣都是一個順暢跟愉快

四月份有送導航 我太太直呼 太可惜了 這個月買應該會更好

但是我並不會很在意 每個月的車商優惠活動都不同

普羅大眾也難知車商的每月折讓空間 除非你去馬自達上班 所以囉!難道你要比到大改款才下手?


這筆買賣之中 唯一我跟業務買的 就是隔熱紙 因為我沒有時間自己牽車去外面貼

就請業務跟配合廠商 貼了全車隔熱紙 收我一萬元整 我當下不覺得如何

回家利用拍賣跟隔熱紙店家詢問價格 有人報5500 有人說4990 我是有點不爽 覺得被坑了

所以又發了一篇文 說 我覺得自己被騙 奇蒙子有點不爽

但是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多少 畢竟後來該業務很勤奮的跑了幾趟 也親自載我們一家去交車

所以我也沒有再追問 也不想破壞這個愉快的交易 但是我心裡有個底 以後連配件都不能給業務做



今天我收到兩個私訊 就當場噹我說 這隔熱紙只要4300 還說我網路問到翻還是當盤子

第二封又說 這個月訂車又多了15000 說我前後差了三萬多 還說一般人一個月的薪水了



我無言了 當然我無言的不是因為我當盤子 或是這個月購車優惠更多 其實我一點都不在意

為何? 我在當月份買到當月份的地區好單 隔熱紙就算被賺了幾千 也當做人家跑腿的走路工

畢竟真的處理的很好 ... 至於四月份買會更好這種話 聽聽就算了

我無言的是該業務之沒品 你沒做到這張單 這筆業績 你自己要反省 難道做不到的都可以怪別人?

現在好了 反而私下PM來尻say我 笑死人了

我做生意那麼久 什麼人沒看過 就屬這種舉動最可笑 希望各位業務朋友引以為戒 不要跟該業務看齊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啦 你今天在這裡拉客戶 結果客戶沒跟你買你就惱羞成怒口出惡言 這樣對嗎?

還要噹客戶網路比到翻還是當盤子 那你呢? 網路拉客拉到翻 當了該所的所長了沒?

自己好好檢討一下 我還算很有良心 沒有公佈你的帳號 反正沒差拉 看你那種帳號 就算被砍隨便也轉生

2012-04-11 17:1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業務 心態
業代的話能聽,屎都能吃了,就怎麼簡單!
買貴但售後服務優,那貴的值得
我聽過最誇張的是,要空車可以,但保險一定要給我們保(因為外面沒有再保我們車的險的)=.=!哈
rogerwer wrote:
網路發達 到處都是論...(恕刪)

同業競爭,惡意中傷詆毀.....
其實有做過業務性質的,應該都有耳聞或經歷過...
畢竟業績單位 業績掛帥....

但事後尻洗客人......用意是??
有幫助嗎?

may阿信day wrote:
業代的話能聽,屎都能吃了,就怎麼簡單!(恕刪)

這句話談白說 挺傷人的......
我尊重你的觀點 業務的話不一定要全聽
但自己絕對要有分辨真偽的能力....
畢竟業務也只是為了生活出來工作而已

好業務也有很多人遇過 那這些人不就都吃X?
(小璸沒有惡意,只是不想讓認真的業代們全部被抹殺了)
個人的經驗是
買車時為了銷售量
通常業代都會壓低利潤賣車給你
但建議不要再額外跟業代加購什麼...
通常單價不會比較便宜...(開始要賺回一些利潤...)
除非是為了方便
否則還是自己到外面比價購買吧....
個人觀點 mazda 門市
買車(以大台北來說) 相同的配備(不像電腦可以DIY),相同的價格(空車定價)
比的就是 價格+"奇摩子"

不同的門市 以小弟3月購入馬5來說,同樣是找一般業代(並非所長)不含(領牌+保險)

甲門市(空車.尊爵版)85.9萬-現金4萬+(DVD.隔熱紙.雜7雜8百貨)=85.9萬(真的很)

乙門市(空車.尊爵版)85.9萬-現金3.4萬+(同甲門市配備)=82.5萬 (最後詢問所長成交價)

丙門市(網路業代) <-便宜5~10張小朋友,(小弟十二萬分感謝此業代)...
(雖然最後沒找您買,但是您開的配備實在讓小弟有"談判籌碼"


一樣不認識,經過丙門市業代(敢開出來,就敢賣),於是一樣找回乙門市,
和甲門市(依然不肯降,堅持),最後選擇離家最近的乙門市

我不曉得賣車的利潤怎樣算(小弟只是一般user),只是給業代一個"建議"
現今的網路真的很發達(手機都能隨時上網,價格一目了然)

當一個客戶(不是第一次找您看車,而是談價錢)<-說真的,心裡已經5成以上要買車了...
不然誰會閒閒美代子,跟您非親非故,浪費時間跟您談價格...

當然每個業代的(折扣能力都不同),向乙門市的業代(小弟至少跑了4趟,談價錢),
但是若是"想要放長線,釣大魚"(眼光要放遠一點,不要只想賺眼前這一趟)

今天當您做出口碑後,自然以後若有您賣出車子的車主友人想買車,我想一般都會介紹轉給您(業代)
而不是說(不要找我當初買車那個業代,賣得比別人貴)



rogerwer wrote:
網路發達 到處都是論...(恕刪)


他們是酸葡萄心理,別理會
我直接講白了 問題在你自己 不在業代
你自己都知道買車要貨比3家 勤做功課
但買配件自己不去做功課就買了 買貴還要怪業代?
你自己都清楚業代的習性了 還要完全信任他
你不是矇懂 被業代耍的團團轉的人 所以這件事 你自己的責任>業代的責任
說真的,其實網路上爬文看完人家的菜單集合整理之後,再去跟業代談價錢,基本上不要差太多就好了,畢竟業代他們也是要賺錢的,而且買了車還是有後續的保養維修服務,像我朋友去買台灣L牌的休旅車比了約10-20家,把人家殺到谷底,談到自己跟各營業所的業代群臉色也不好看,到最後真的以這幾家的最優惠的菜單買到,可是後來車子有問題,回去找那個被砍到見骨的業代處理,人家也不太想理他,畢竟他把人家的利潤真的殺到見白骨了,還要人家幫他擦屁股,真的是非常像"澳洲來的客人",所以"適度"的利潤給人家賺(當然談好的優惠的價錢是自己能夠接受的,而且跟大部分的朋友或網友買同款車的人也差不多的折扣就可以了),人家多少也會甘願一點,服務自然會好一些!
你是不是沒看清楚樓主說什麼,
樓主沒有怪業代
他是氣其他沒有跟他成交的業代pm酸他啦!




amuroray1982 wrote : 我直接講白了 問題在你自己 不在業代
你自己都知道買車要貨比3家 勤做功課
但買配件自己不去做功課就買了 買貴還要怪業代?
你自己都清楚業代的習性了 還要完全信任他
你不是矇懂 被業代耍的團團轉的人 所以這件事 你自己的責任>業代的責任...(恕刪)
所以"適度"的利潤給人家賺(當然談好的優惠的價錢是自己能夠接受的,而且跟大部分的朋友或網友買同款車的人也差不多的折扣就可以了),人家多少也會甘願一點,服務自然會好一些!

我個人覺得既然業務要以流血價賣出,那也是他心甘情願的
若因為利潤不好,服務就少......這是否跟他當初選擇的職業所應有的工作態度背離
利潤要給多少才能得到"甘願一點"的服務?

買方可選買或不買,業代遇到澳客也可選不賣
而不是賺多服務好、賺少不鳥人
又不是每個買車的人都是富二代,花祖產不手軟
若做服務業做到讓人在網路上公然Highlight
這....也是成名的一種方式


不想筆戰,只是個人看法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