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個人的意料之中
只是沒有想到,浩瀚網路之中,竟也藏著為數不少的誇張言論
僅針對這件事件發表一下個人的看法
說人家是奧客?說人家不能帶小孩?說人家可能有企圖?
這些都是令人作嘔的模糊焦點作法
一個認真負責的企業,在員工新生訓練的時候,就會講到企業文化的問題
當員工對於客戶產生不好的行為,理論上應該第一時間就必須道歉
或是委由主管出面說明、處理,後續對於員工會於私底下,或是另排教育訓練
首先,針對女業務的作法
如果今天是事主的手,或是事主小孩的手,放在行李箱門邊緣上
那可能昨天就有人要去縫手指頭了,事情絕對不會這麼簡單
所以一定是這個女業務,平時個性就不小心,或是公司教育訓練不足
關任何車門都沒有注意周遭情況,跟隨時就打開車門下車,造成機車車禍的情況是一樣的
這種情況,沒有什麼好說的,一定是關車門的動作錯,道歉,理賠,都是應該的
跟客人什麼關係?就算是奧客,也應該賠
女業務離職,受處罰,又有什麼關係?小挫折,記起教訓,她這輩子都會小心關車門
那些罵事主奧客的人的小孩,以後騎機車才不會被突然打開的車門害死
再來,頭都被敲了,只是要個面素利達母,有很難嗎?
影片中的大哥們,看來也是教育訓練不好的產物
如果影片中的這些人,當時是圍過來,一直不斷的道歉,並有人衝出去買面素利達母
或是隨便有什麼有用的藥膏,拼命擦,拼命道歉,那就應該會小事化無了
哪有業務叫客人出去,現在的?這種行為,沒有受到譴責
竟然還有人說,是事主怎樣云云的?
處理問題,要在乎的是人的感受,感受舒服了,一切都好處理
代理商的回覆,也是一整個沒有誠意
業務得到的處分,只是停職而已,這樣的人,所傷害的不是公司形象而已
以後留在公司的業務,怎麼賣車?誰敢買馬自達的車?
如果造成退訂潮,這兩個業務怎麼賠?
這無關乎取不取暖,事主的態度、行為、作法,就算有任何的瑕疵
事實擺在眼前,車商的後續行為,作法,聲明,都沒有很立即、正確的表現
所以造成這樣的後果,可能會引發不小的效應
如果硬要說,台灣人如果要跟中國人有一點差別,那就是台灣人要學會守規矩
而車商表現出來的這種態度,應該就是中國人那種蠻橫的態度
哪一種態度會廣被人們接受,就交給時間去證明了
最看不爽那種見縫插針,硬是要找瑕疵來護衛的人們
發這篇文章,就是要寫給那些人看的
希望,日後,講那些奧客言論的人的後輩,也會遇到被敲頭的衰事
再來看看,他們會怎麼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