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簡單介紹一下路線
去程:
竹北 -> 台中壽司郎 -> 卡爾小鎮

回程:
卡爾小鎮 -> 清境農場 -> 7-11鑫台一門市 -> 清水休息站 -> 竹北

接下來開始流水帳來一站一站說明一下
第一站:竹北
出發前的剩餘電量為98%,剩餘里程顯示424km,預估到達時剩餘57%


第二站:台中壽司郎
出發時間比較晚,所以先在台中壽司郎休息一下吃個中餐,重新看了一下APP,預估到達剩餘電量為55%,可能因為繞路去吃飯,所以多花了一些電量。

第三站:卡爾小鎮
開始上山沒多久就遇到烏龜車,心裡害怕會不會我電都浪費在等他,所以開啟了ECO模式上山,雖然是ECO模式,但是遇到要超車的時候,電動車的加速還是不會讓你失望,只是超完車還是有烏龜。。。
實際到達後,剩餘電量為38%,剩餘里程和一起開始相比差了20%,我覺得是APP的電量預估並不會考慮到是上山的路程,剩餘里程為99km,只看數字要回到竹北基本上不可能,究竟下山可以幫我回充多少呢?

第一天去程的APP記錄


第四站:清境農場
老婆家人臨時說要去清境農場,開到清境農場沒有停車位,只好往下開結果不小心一路開到紙箱王,其實我已經不想去了,去了清境農場回程會經過好幾個塞車路段,但是女兒一直要找表姐在車上哭起來,好不心疼的狀態下,又開上去清境農場找一次車位,還是沒找到,最後停到了市集旁的私人停車場。
本來下來已經充了2%左右的電量,結果為了上去找車位一下子就用掉了=.=
第五站:7-11鑫台一門市
快要一點的時候,開始飄起了雨,於是我們離開了清境農場,前面忘記說,下山的過程全程都是開B檔,一樣也是ECO模式,至於為什麼還是ECO模式,其實只是上路沒特別改,而且其實很快就又遇到烏龜車了。
其實一開始設定是先導航到埔里的u-power,因為其實我自己沒有十分有信心可以直接開回竹北,所以打算看看回充的狀況再決定要不要先補血一下還是直接回竹北,剛好快到山腳的時候,女兒說他覺得有點暈車(上次開我老婆的2AT不會???!!!),想休息一下,看了一下車子感覺可以直接衝回竹北,所以就到7-11鑫台一門市休息了一下。
這個時候實際的剩餘電量為43%,大概從清境下來又補血了5%左右,剩餘里程也到達了265km,離回竹北的距離還有150km左右,想說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第六站:清水休息站
離開7-11之後,就切回comfort mode,用D檔開始開上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沿路一樣都用LV2駕駛(去程高速也都是LV2),開到一半女兒說想上廁所,所以就在清水休息站下來上個廁所,順便吃點東西再出發。
這個時候沒有記錄到實際的電量,不過有用APP看了一下應該還是可以直接回到竹北,只要不要遇上太誇張的塞車就好,但其實我沿路遇到了不少塞車,只是不算太嚴重。

第七站:竹北
最後終於回到了竹北(大概已經六點,一點離開清境的=.=),最後的實際剩餘電量還有16% 76km,還夠我明天上班開去公司充電 ^.^

回程APP的記錄




結論:
其實一直沒有十分的把握可以不充電完賽,所以還是有做功課找了兩間充電站,一間在清境農場,可以車子停滿以後根本不讓你進去,另外一間u-power在埔里,離高速公路不遠,雖然我沒用到,但是我建議有里程焦慮的同學如果要去清境還是可以利用一下。
至於i4能夠完賽,我真的覺得算滿意了,這樣應該多數的景點都不是太大的問題的,原本還貪心說i4下山能不能補血10%,如果從卡爾小鎮開始算的話,實際上大概只能補血7%,不過也夠趕快跑去u-power補血了,而且實際上他還是把我送回家了。
之後如果不小心又要去清境,我可能會嘗試不開ECO看看,但是上山那段失血真的很快,可能會先在山下補血一下吧~下山充電的部分,老實說為了盡量可以補血,我油門一直保持含住的狀態,就是會走又會充電,但是缺點就是不能熱血,只要我稍微熱血,基本上是沒什麼機會補到血的(但是應該要熱血XD)。
i4一出來我就想買,但是後來先買了老婆的2AT,本來想說放棄了(還跑去買兩台模型車和一台遙控車),沒想到我自己的車突然壞掉,就趕快問看看有沒有i4現車,沒想到剛好有現車顏色也都是我要的,就這樣i4又失而復得回到我手上了,到目前為止,i4的表現都符合我的期待,果然是我鍾意的車車。
==========================================
後記:
首先我本來只是想要為自己做個記錄,沒想到文章被置頂,還有這麼多網友回應,真的是太讓我驚訝了!
看到留言中,有很多人覺得這樣很刺激,都沒有辦法好好玩,呃。。。我必須說我完全沒有感覺到緊張,可能是我已經做好各種情境和備案的準備了,找了兩間充電站,萬一上山到一半真的不夠電就下山充電,最差最差的情況就呼叫“行動”電源,對我而言這比較像是買新車,想了解車子油耗(電耗)到底能力在哪裡,以及這台車在不同情境應該要怎麼開最適合,中間不斷觀察電耗,其實比較像是不斷觀察車子油耗一樣,大家開車上山,難道不會注意油箱剩多少油嗎?我回來之後,基本上每天都是運動模式,但是電耗並沒有因此上升,因為清境的經驗,已經讓我知道怎麼駕駛是最適合的,我想省電還是我想熱血,都可以單純只靠我的腳,而不需要調整駕駛模式了。
然後電動車一直被拿出來討論的續航力問題,老實說我在i4身上沒有特別的感覺,想當初我買上一台柴油車的時候,同車系的汽油車加滿油也是顯示能跑500km上下,當時也沒那麼多人在討論續航力問題,但真的要說應該就是目前充電站並沒有加油站那麼多,充電速度也沒有加油站那麼快,這是不爭的事實。
如同我前面說的,這篇文章只是單純想做個記錄,並沒有想戰油車電車或其他有的沒有的議題,我一個前輩說我一句話我很認同,他說他不喜歡電動車,是因為“少了和車子對話的感覺”,我十分認同他說的話,也完完全全可以感受到差異,那麼當初為什麼我要買電車呢,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原本是開柴油車,已經習慣扭力大的車,在市區起步快,i4的外型又完全打中我,而電車因為有減免的優惠,所以讓我可以用比較便宜的價格得到我要的性能,實際駕駛之後,電動車的線性加速老實說也比較舒服,但是電動車也的確還有很多議題需要討論或克服,油車也好,電車也好,我覺得選自己喜歡的就好~
PS. 當初寫這篇文章還有一個小動機啦,就是身邊很多人買了iX2,希望在他們拿到車之前也可以透過這篇文章先了解BMW電耗的一些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