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關上厚重的車門,支撐性良好的Vernasca真皮座椅和就手的小雞腿,雖不那麼體人心意的聲控,在狂風暴雨中穿越中橫濃霧之時你總是給我們一種安全感 』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寬廣的副駕空間,椅面比U11世代的X1還是寬了一些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雙數位螢幕,雙前座跑車電調座椅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交付給中古車商前的車內回顧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優雅的車身線條,值得回頭看一眼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很多人說,2020年開始的疫情改變人們生活的方式,心中曾經的信仰,也因此開啟了我和這台車的緣分。

台北居大不易,北上將近二十個年頭從求學到工作租房倒也認份,搭公車捷運通勤的日子時間掌握上很方便,真的需要用車的時候租個iRent倒也輕鬆寫意,市區操駕toyota的小車小巧好停,這也許就是都市成熟到一個階段的寫照。

男生總看車吧,但其實2020年前好像沒有主動走進任何車廠的展間,也沒關注什麼網路報導,心裡對車的印象就是老家的Sentra和後繼者Tiida,妥善率不錯,耐用冷氣強!不曾看車可能只是時機未到,就看那個觸發點何時到來。

人生總是有個but ,消費總是因應需求而生,結婚後回丈母家必需開五楊高架,晴天開著Yaris頂多覺得爬坡不夠力有些嘶吼,鄰車呼嘯而過時的車身震動感,隱隱約約覺得這個車好像不太適合跑長途高速,有一晚不巧在上交流道開始遇到狂風暴雨,我們與小鴨飄搖驚魂了一個多小時XD 當下心裡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於是和太太討論一下買車的想法。

實際需求評估

列出當時的需求,大量的高速公路駕駛,需要接送長輩,有時候需要去山上跑一跑。2020年似乎剛好是大量討論level 2輔助駕駛的濫觴,但完全沒使用經驗的我並不知道怎麼去判別系統好不好用,也搞不懂車道維持和居中的差別,想想最快的方法還是詢問同事哪一個車好開,那時他推薦X3這個車型總代理剛引進換代,建議我去展間參觀看看,並介紹他可靠的業務給我。
題外話其實一開始並沒有聯絡他,而是騎摩托車去家裡附近的天母營業所看車,一個男業務可能覺得我看起來年輕,直接就跟我說X1(F世代)比較適合我,價格上也比較實惠,雖然這樣說也沒錯但印象上有些先入為主,他喪失也許我買其他車的可能性。也就那麼剛好有天去咖啡廳的路上,就遇到一台廣告出現的藍色X3,太太和我覺得很帥(所以顏值還是很重要的),決定就請業務安排賞車。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網路資料: 吸睛宣傳照C1M

還記得業務開著試乘車到租屋的地方,那時是20i的車型,在後座的我其實我覺得跳動蠻厲害的(後來了解可能是大量操駕造成輪胎不均等磨損所致),空間夠大,內裝質感一般,開回濱江的時候請我測試平面駕駛和上下引道的加減速,也示範了自動停車系統覺得很酷,本以為試車結束了業務卻把車繞到河濱,做一個高速駕駛閃避還有泥濘地脫困能力的示範,他告訴我 車輛就是要在極限狀況測試他的穩定性來評估值不值得買,其實這幾年我也去試乘許多車輛,但介紹似乎都不如這段試車經驗珍貴踏實,很感謝他給我對BMW操控這麼深入的印象。
回到營業所30i並沒有試乘車,只能看內裝,那時看到X4覺得外型很帥,也許是疫情的關係試乘車都在,一樣開去繞並且在引道作急加減速,沒比較沒傷害,只能說完勝20i,渾厚的動力和穩定不點頭的煞車質感真的棒(如果當時能再選一次一定會選X4) 另外也有靜態看X5 柴油版價格也接近這個級距 ,但考慮到後座上車的方便性作罷
結束後業務就問我要不要訂購一台30i, 我單純的覺得既然覺得不錯就不用看其他家了XD那時的版本有30i和30i m,主要差異是電動天窗和跑車化懸吊,想想差價20配備質感提升不少就選豪華運動版。刷了訂金了......可惜現貨只有黑白和珍珠白(A96,也就是我下訂的這一台),業務說拿現車不用等豪邁的折30給我(不含保險),協助處理隔熱紙行車記錄器和安排原廠度膜,一個星期後可以交車 !等等我都還沒有停車位啊(補充說明: 如果再選一次,會想選雙層前座玻璃和全套HK)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大頭狗視角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白武士初登板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迷人的天使之翼迎賓燈

意外的三色全包

火速交車之後立馬用著5AT跑高速公路,真的就手方便,自動加減速之比人踩更細膩舒服,彎道上小放手車輛也是很平順不會打乒乓球(其實我一直以為輔助駕駛就是這樣,直到後續開過其他車種才知道是我一開始就用到好貨回不去了)尤其是變換車道的時候系統會自動提速非常的直覺,上擎天崗開啟sport mode覺得熱血又刁鑽,本以為容易推頭但xdrive四驅又像壁虎牢牢地黏在地板上,終於知道底盤穩定是什麼回事了!!!!!超厲害! 智慧路邊停車讓有障礙的老婆大人愛不釋手,唯一的困擾就是大拇指輕點就會超速逼逼。

故事總是有驚喜才會好看,看到上一段大家應該會覺得標題寫錯了,應該是回顧白武士才對吧,但事實上我曾經擁有G01白黑藍三色,礙於保密條約只能說交車三個月內我得到了五台代步車,包含兩台初代X5 ,一台E世代六缸和G世代520i,還有一台黑色的X3,最後繞了一圈又選回廣告色 也就是本文主角藍武士。
人生就是這麼奇妙沒買過車的我短時間就集好集滿多種BMW的駕駛體驗。老X5搭配木質調泛光的內裝和厚重的鋼材,即使十幾年的車齡還是沒有異音,底盤真的好!開起來非常的舒服,在忠誠路的欒樹下搭個西洋金曲廣播更顯愜意,如果退休後可以考慮收藏一下。520i m有著粗握感,可電動調整的方向盤,讓我徹底體會房車的低趴和靈活,和休旅車比較起來更有車人一體的fu,而六缸五系除了驚人的油耗外,熱血的聲浪開過的才懂,套句業務金句,輔助和多媒體系統剝奪了人去體會一台車操駕的樂趣!
最後到來的代步的黑色X3非常稱職,那時舉辦研討會接送夥伴,大家都覺得很舒適,載貨吞吐量夠用,但那時候的心裡總是五味雜陳,不知道真正屬於我的車什麼時好能來。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老X5越看越有味道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老X5的穩重內裝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G世代5系列握感極佳的電調方向盤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黑武士報到


終究廣告上的主打色車真實展現在我們的眼前,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天註定?繞了三個月小藍來報到了,再次交車的那天好像少了第一次的期待感,但不減這是一台好車的貨真價實!
提到不同模式的操駕感,若開著Eco mode搭配空檔滑行,你會覺得這個車安靜無害,急需的時候重踩油門電腦自動把閥門開啟,立刻讓你甩開對手幾個車身XD Comfort模式應該就超級夠用,這時候的電懸適中,加速感已經非常好,當然........無人的山路或室巧遇三寶,Sport 模式再給他下去搭配儀表環艙的暗紅色氣氛燈亮起,渦輪增加的全輸出會覺得這台車封印解除,換了一隻野獸上場,即使我現在換了電車,也許扭力加速還是比X3快,那種專屬燃油引擎的渾厚推感更令人回味!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藍武士報到

回顧一下50000公里的總花費。

保養

我的通勤方式高速:市區大概是8:2 ,因此平均12000-13000需要保養一次,扣除賣車前應該要去的第四次保養沒做外,總共做了三次,金額分別是7153/7560/12649元,最後一次比較多是因為多了空調保養和煞車油,仔細看保養單會發現不同服務廠的基本保養費用有些出入,通常我會刪掉一些不那麼重要的小項目,板友也分享濾網可以自己換,整理下來兩年九個月保養費不特別高

燃油費用


98油價從2020年的低谷不到20元衝到35元 ,目前在31-32元之間震盪,由於高速公路用量較高,我得到了一公升平均11.3km的油耗水準,以跑50000km來計算大概是4425公升的量,用32塊高標來算是141,600元,每個月油錢大概是4300元(為有信用卡折扣和一costco減碼的優惠,實際支出應該會再更少一些)洗車幾乎都自己投幣沖一沖,花費很少忽略不計合併保養和燃油費這台車,每個月攤提大概是5200元折舊這次有和原廠討論一下舊換新(總代理這邊目前沒有明確的計算方式)每個月攤提折舊大概18500元排燃稅三年67230,每個月攤提大概是2037元大概統整一個月的養車成本是26000元。藍武士與我們征戰了花蓮太魯閣 ,台東長濱,桃園復興鄉 ,新竹尖石,南投日月潭清境,中橫的爛路開起來游刃有餘。也陪伴我們搬家運物,疫情嚴峻的時候到costco囤貨,發揮很棒的後廂空間。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還是強調一下這是長期高速和Eco為主的油耗結果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旅遊記錄-高美濕地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旅遊紀錄-清境景觀餐廳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旅遊紀錄-天池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旅遊紀錄-合歡山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旅遊紀錄-草屯

換車的緣由

其實是有點掙扎的決定,因為目前入住的新社區每個車位都可以裝設充電樁,評估X3後續維修費用可能會再上升,台灣北部的充電環境已經比幾年前完善許多,因此評估電動車更換的可能性,目前同集團差不多大小的就是 iX1,在沒有多餘的車位狀況下就只好忍痛割愛了。稍微看了下小改款的部分漲價非常明顯(289萬==>317萬),只能說當時的入手價甜又香!

期待有緣人與藍武士結緣!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再會我的藍武士 G01 X3的50000公里之旅紀實
2023-07-21 13:14 發佈
Gymnomycota wrote:
『關上厚重的車門,支...(恕刪)
感謝分享
G01 X3是好車 外觀也漂亮👍
Gymnomycota
Gymnomycota 樓主

感謝! 真的是一個好車阿

2023-07-22 8:41
好險樓主選的是x3而不是x1, 一直覺得寶馬也好,賓士也好,如果選休旅車,最少最少x3 或者GLC起步,不然被減配的感覺很明顯。 我第一部買的Bmw就是柴油x3 F25, 時至今日想起,還是會給很高的評價。
Gymnomycota
Gymnomycota 樓主

BMW買三系以上準沒錯,雖然一系列現在拜科技配備的加入也提升不少,但用料質感,體格和引擎的配置還是處於夠用緊湊的狀態

2023-07-22 8:41
大鼻

樓主專業

2023-07-22 20:19
樓主從X3換到X1會不會覺得降格呢?
畢竟也是好車一台。
Gymnomycota
Gymnomycota 樓主

質感用料的確會有降規感,體質上稍弱,但新能源提供入門車一種不同的面貌,算戰略成功!

2023-07-22 23:07
X3 30i是一部好車,也帶給了我5年的回憶,樓主跟我一樣也是X3換iX1,原因也很簡單,考量到後續維修保養及電動車帶來的不一樣感受,雖然感覺是降了一階,但我還是覺得換iX1很值得
Gymnomycota
Gymnomycota 樓主

擊掌! 擁有過四傳汽油渦輪和電動車的我們是幸福的

2023-07-24 9:11
我去展間x3跟x5對比,我實在不懂x5那麼大台,後座怎搞得一付不會載人樣,後座角度都無法調整!

x3跟x1空間真的差沒很大,x1車格真的很適合台北代步用!

樓主真的一路都換這牌...bmw可以頒獎給你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