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品牌電動車逐漸上市,里程焦慮和充電時間(使用公共充電樁)似乎是造成消費者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
不知道網友們對於里程焦慮的考量是什麼?在什麼用車環境下會引起心裡恐慌?
同時也歡迎提供電動車無憂用車的使用方法。
汽油剩下一格就會找加油站!
電動車就會想找充電站…….
里程不是大問題,充電的時機地點規劃才是問題。
比如說若是拿來短程通勤用,自然不用怕,回到家可以充滿。
若是旅遊環台跑長途,就要保佑規劃要去的目前少量的超級充電站沒有人使用。
沒想到回程時在頭城要上國五交流道時大塞,根本上不去!只好改走北部濱海公路回台北,看一下剩餘里程只有剩80,查手機後發現福隆的飯店有特斯拉超充站,想說經過時應可應急充一下,沒想到⋯到飯店後發現該處既非特斯拉超充、接頭也不合!根本無法充電,只得悻悻然的離開飯店繼續開往汐止日月光去充電!此時大約只剩60⋯本想關掉空調省點電的⋯偏偏離開福隆後又下起大雨!不開空調車窗就會起霧!下著雨也無法開窗!就這樣⋯一路戰戰兢兢的龜爬開著車⋯從福隆切入二丙爬上平溪⋯在往暖暖方向下坡時還儘量利用放油回充看能不能增加一點電!開到全身都因緊張而冒出一身冷汗⋯最後到達汐止日月光超充站時只剩約10公里左右!
經過這次的教訓之後完全明白「里程焦慮」是怎麼一回事!
你以為剛好足夠北上回台北,結果財政部長說想去基隆廟口...
提早check in飯店有充電樁空位,心想這下妥當了,結果家人提議要開車去逛逛,你第一個念頭就是:完了,回來一定沒的充...權衡後決定謊稱[那邊一定很難停車,我們坐計程車去好了...大包小包兒童座椅嬰兒車]
為了顧電池,盡量不滿電出門?一個禮拜充一次?那最後一天剛好被老闆叫去稍遠一點的廠商客戶那邊...
完事要趕回公司,硬說其實是人要休息,車子充電只是順便?用餐內容被限定有充電站的地方...
還是...別人早就出發了,你還要回去換燃油車......
載老婆回娘家,好不容易找了個可充電的停車場,按經驗停留充電五個小時,結果...老婆:我媽說可不可以載他去xxx...
花了200萬買了全新電動車,結果出遠門只敢開家裡那台殘值只剩20萬停在路邊曬太陽、特別施以消光漆的老車......
以及對充電站的佈局有了解
搭配簡單的實測、出門前的規劃
就可以大大降低里程焦慮
隨便舉例,假設你的車可以實跑350km
但你平常九成的日常里程都不到200km
這樣會需要有焦慮嗎?
偶爾出遠門進行規劃即可
目前比較遠的就是北高來回
以及北花四天三夜

2021 Model 3 SR+北高雙城激簡易實測

Tesla Model 3 SR+ 北花四天三夜之旅
其中花蓮行,下榻的飯店都有充電樁
反而每天醒來是滿電出發
使用近一年下來
還真沒有碰過什麼心驚膽跳的局面
累積里程約16,100km
我不會說充電比加油方便
那是絕對絕對不可能的
但在一些條件情境下
里程焦慮真的是可以不用存在
老話一句
買車應該要是愉快無壓力的
有任何一絲里程相關的疑慮
都不要去買電動車
評估了解自身用車環境是最重要的
關於吉他腳 https://www.facebook.com/GuitarFee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