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預購i4的準車主,我想序號在300以內的應該都陸續被通知去確認選配和車色了吧?在下應該也差不多快了(應該5月就叫的到我了吧),想要問一下特別是M50的準車主們?我的業務跟我說,因為歐元上漲,汎德進口成本上升。如果一旦汎德進口成本超過300萬大關,非常可能會對車主們徵收奢侈稅上去。目前的狀況是,預購的M50車價,標配仍是維持預購305萬不漲價(正式發佈後會漲),選配價格也是一樣不漲價。但若後續隨著歐元匯率一直上升,進口總成本超過300萬則會加上奢侈稅成為總車價。各位覺得加上選配總金額得控制在多少以內,才是比較安全的呢?(是說M50標配滿滿,能選的已經不多了。除非換20大腳,改特殊噴塗,內飾大改...才有可能吧?)感謝!
宙王 wrote:哪裡的消息選配備已經(恕刪) 我250號之前,也選好嘍 業務是告訴我到港匯率34.5就有奢侈稅的風險奢侈稅好像是跟車商進車時的車價有關定價是再加上車商要賺的報酬所以不是說TAYCAN 400萬不用奢侈稅,i4M50怎麼300萬就要奢侈稅應該不是看定價的我也是怕怕的,所以最後只有選黑色外裝套件跟碳纖維內飾而已
奢侈稅是看進口商的進價/成本.Porsche 可以選到 420 代表 420 - 300 = 120 (至少) 就是台灣 Porsche + 經銷體系賺的...BMW 這次開價很有誠意, iX 40 甚至不給選或選很少 --> 代表牌價 316/320 的 iX 40 進價/成本已經很逼近 300 萬了.所以 i4 M50 定價 305 能選的範圍算一下大概八九不離十了, 但還是要看到港時的歐元匯率才能確定.(但也不排除汎德不給 iX 40 選配是種策略...)還有, 20" 大腳根據國外論壇的討論續航力會掉不少喔...
台灣是進口歐規車,建議去德國官方網站,用網頁翻譯的功能換成英文,對照台灣的標配把空車的配備加上去看總價。i4 M50的台灣標配還比iX 40i少了15000歐元左右,所以i4再選上去,跨過奢侈稅門檻的機率極低。有興趣也可以在台灣Porsche官方網站選Taycan選到近430為止,然後再拿去Porsche德國官方網站選一下歐元總價,你會發現和iX 40i台灣標配對應的歐元售價驚人地近似。但我最後還是得為國內經銷商或者總代理辯解(洗白?),對照國內外售價直接結論總代理或者經銷商賺很大,得有一個前提條件成立: 德國原廠用批發給美國人的價格,賣斷給台灣就心滿意足,不論台灣市價賣多高,都不眼紅想分一杯羹。如果你是掌握供貨權力的原廠,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