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道路行駛時,最危險需要注意的時後往往是前方車流突有狀況慢下來或慢下來準備停等下交流道
這時要特別注意後方車輛動態尤其是是否有大型車輛接近
現在有了主動跟車技術越來越普及,變成對於後方快速接近的車輛也要提高注意
個人一直覺得,目前不含ACC車輛的主被動安全技術,加上駕駛人的控制,其實已經可以達到非常高安全性的要求,在智慧自動駕駛技術成熟之前,成熟兩字很重要
以我來說即使有ACC,面對前方車況的各種不確定性甚至靜止
我實在無法完全放心的交給ACC,目前由人來控制駕駛,油門深淺,加上隱含的完整主被動防護機制,已經非常足夠
就像自己開車基本上不用定速
樓主要表達的應該是在過渡時期不應該習慣使用ACC. 畢竟誰也無法保證系統100%不會有bug.
在技術還沒有一定成熟前,你能完全相信車商嗎
車商賣車時一定想好所有可以卸責的文字在前
現已有主動安全防撞系統(輔助或自動煞停)加上人的駕駛,才是目前最安全的駕馭車輛方式
目前說ACC好用或常用的車主,難道上路時都常有容易疲勞駕駛,不專心前方拿物品等各種理由?
不然,我真無法體會出高速道路常開啟ACC的理由,你對於前方車流的隨時變化,真的能夠放心的交給ACC?
一次的誤判可能都是致命
更何況還有車主自行去外面加裝的
題外話,個人觀念是高速時保持好安全車距非常重要,即使容易被插車都沒有關係
因為有足夠車距,當前方車流突有變化時有足夠反應減速空間,最重要的是才能有效防止被後方追撞的可能性
時常必須有看後視鏡觀察後方車況的習慣,不跟或在大型車前方
駕駛飛機時,除了自動駕駛,正副駕會合作使用檢查表。起飛前降落前皆然,自動駕駛觀念上必須正確,耳朵一面聽著地面台塔台,human也要隨時介入。技術再進步唸V1唸rotate也是人,進場時我們也不會完全信任ILS。就算有自動煞車,我們還是直到穩定降速轉離跑道才稍稍放鬆。飛機上的autopilot精密的多,不僅僅是變換車道速度也能設定高度,在airbus上電腦決斷權早先的設計也是overwrite human,後來漸漸了解human的決斷其實也非常重要,但如果沒有autopilot 我們的工作量會大的不得了,反而會造成飛安的問題。
飛機上的autopilot發展了那麽多年直到現在還在進步中,車的自駕才漸漸萌芽,車輛的空間中互動比飛機更緊密的多,除了ACC其他V2V,V2X彼此避碰的無線技術也得花時間成熟,軟體改進可能跟硬體一樣關鍵,在此之前觀念更形重要。
個人也使用BMW 5AT,也是觀念問題,只是考車駕照的時候不會像飛機,會意識到自駕也需要考核,human的期待值不應該完全放給5AT/5AU,但如果觀念正確毫無疑問的會大幅降低駕駛的工作量,其實高速公路上不就好像在巡航高度一樣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