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海外新訊】BMW M5、M5 Competition 小改進化,M8 技術加持性能再晉級

BMW 5 系列進行產品中期改款,迎來更科技化的現代外觀,同時針對座艙內佈局調整,隨之而來的是更高端的視覺與科技饗宴。而作為車系最高性能指標的 M Power 車款 M5 隨後跟上腳步,依循架構推出改款車型,並由內而外重新妝點,並針對最重要的性能與操控性強化;新改款 M5 同樣維持 M5 與 M5 Competition 兩款車型規劃,透過 4.4 升 V8 雙渦輪引擎分別提供 600 匹與 625 匹的驚人動力,百公里加速更可以在 3.3 秒內完成,儼然是匹著轎車外表的超級跑車。

【海外新訊】BMW M5、M5 Competition 小改進化,M8 技術加持性能再晉級
BMW M5 無疑是當今高性能轎車指標之一,依循母車系 5 系列一路改款至今,不斷為轎車性能創下標竿,而當代中期改款 M5 維持相同動力核心,針對內外觀、底盤等進行強化,再次更新超性能轎車定義。中期改款 M5、M5 Competition 延續使用 4.4 升 V8 雙渦輪動力,搭配八速自排變速箱,最大動力分別為 600 匹、76.4 公斤米以及 625 匹、76.4 公斤米,前者百公里加速 3.4 秒,後者 3.3 秒足矣,兩款車型皆能透過選配升級套件,將 250 公里的極速增加到 305 公里。

【海外新訊】BMW M5、M5 Competition 小改進化,M8 技術加持性能再晉級
變速箱與 xDrive 四輪傳動系統維持相同架構,因應電控系統提供多種模式選擇,除了既有模式之外,這回還增加 Track 模式,啟用時會關閉所有駕駛輔助系統、中控螢幕等,同時抬頭顯示器資訊也有所不同,提供更競技化的行車資訊,如轉速、換檔時機、油水溫度等。四輪驅動系統 4WD、4WD Sport,還有純後驅模式仍能依照駕駛喜好切換,滿足各種型態駕駛需求,當中包含富有趣味的甩尾模式。

底盤的制動系統兩者皆標配複合材質系統,相較於傳統鑄鐵材質能有效減輕重量,搭配上對向六活塞卡鉗提供制動力。另外,還可以透過選配方式升級陶瓷煞車系統,選配該系統時卡鉗會由原本的藍色改為金色,搭配上專屬碟盤與來令片,近一步減輕 23 公斤之多的負擔,對於簧下輕量化有相當大的助益,當然具備更出色的制動性能、耐高溫與散熱能力。

M5、M5 Competition 兩款車型都是超強的性能轎車,可兩者間的差異絕非單純動力輸出高低,M5 Competition 底盤系統獲得多方強化,舉凡引擎固定桿材質、懸吊避震器、低盤關節、防傾桿等都與 M5 不同。引擎固定連桿有更高的剛性,減少引擎動力輸出時的扭動,從而增進動力響應反應,同時還能穩定車輛重心,增進車輛彎道性能。懸吊避震器系統,則是獲得源自於 M8 Gran Coupe 的開發技術,不僅降低車身高度 7 mm,同時還有更寬廣的調整區域,同時兼顧極端操駕需求與舒適性需求。部分底盤關節使用魚眼結構取代橡膠萬向頭,得到更好操控反應,後防傾桿則增加 10% 剛性,減少避震器系統負擔。

【海外新訊】BMW M5、M5 Competition 小改進化,M8 技術加持性能再晉級
新改款 M5、M5 Competition 不僅性能有所突破,全新內外觀設計不只視覺提升,駕駛資訊提供也更直覺。外觀最鮮明的就是全新設計的頭燈造型與尾燈排列,標準配備 LED 光源之外,還有雷射頭燈的選配選擇,水箱護罩格柵也是專屬設計,並在 Competition 車型上針對多處細節黑化處理,如水箱護罩、進氣格柵、後視鏡、後擾流翼與車標等,就連排氣尾管皆為黑色鍍鉻材質。同時,中期改款車型鋁合金引擎蓋、碳纖維車頂、葉子板配置,還有五種全新塗裝加入,20 吋規格輪圈還加入 M8 車型標配的樣式可選。

【海外新訊】BMW M5、M5 Competition 小改進化,M8 技術加持性能再晉級【海外新訊】BMW M5、M5 Competition 小改進化,M8 技術加持性能再晉級【海外新訊】BMW M5、M5 Competition 小改進化,M8 技術加持性能再晉級【海外新訊】BMW M5、M5 Competition 小改進化,M8 技術加持性能再晉級【海外新訊】BMW M5、M5 Competition 小改進化,M8 技術加持性能再晉級【海外新訊】BMW M5、M5 Competition 小改進化,M8 技術加持性能再晉級
座艙內,雙 12.3 吋螢幕分別在中控台、電子儀錶提供車輛資訊,依照不同行車模式提供不同資訊,而前文提到的抬頭顯示器,則有同樣有不同資訊顯示模式;標準狀態下可投射時速、導航等基本迅即,若隨行車模式切換則會有轉速、換檔時機、檔位顯示等,並在進入 Track 模式後,關閉所有舒適性功能、中控螢幕、影音系統,讓駕駛更專注於抬頭顯示器的駕駛資訊與車輛反應。

此外,快捷的 M1、M2 方向盤快捷鍵仍是重要配置,而中央扶手處的行車模式有所不同,改為 Set Up 與 M Mode 兩個按鍵,藉此能快速切換自定性能模式與一般 On Road 模式,搭配方向盤上的 M1、M2 進行操作,就運動化模式切換而言確實更直接、更快速。

【海外新訊】BMW M5、M5 Competition 小改進化,M8 技術加持性能再晉級【海外新訊】BMW M5、M5 Competition 小改進化,M8 技術加持性能再晉級【海外新訊】BMW M5、M5 Competition 小改進化,M8 技術加持性能再晉級
最後, M5、M5 Competition 如此強悍的性能,還可以透過 M Performance Part 套件更近一步增強,不僅前中後全車碳纖維空力套件之外,M Performance 20 吋鍛造輪圈與懸吊避震器也是選項之一,並可額外降低車身高度 5 到 20 mm,能抑制車輛側傾與增加彎道性能。

【海外新訊】BMW M5、M5 Competition 小改進化,M8 技術加持性能再晉級【海外新訊】BMW M5、M5 Competition 小改進化,M8 技術加持性能再晉級【海外新訊】BMW M5、M5 Competition 小改進化,M8 技術加持性能再晉級【海外新訊】BMW M5、M5 Competition 小改進化,M8 技術加持性能再晉級
2020-06-19 14:04 發佈
M5的性能沒話說,可惜和入門的520,530的外觀相似,沒有像買M8一樣給人一種高價感,在路上比較不會想讓人多看一眼。
艾咪 wrote:
BMW 5 系列進行(恕刪)


怎麼沒有把BMW引以為傲的最新超大鼻頭改上去...
這性能真是嚇死人

不過外觀內裝跟普通5系列沒啥差別...

把M5銘牌改貼520I可以電電那些專找動力弱車款電的屁孩
外型不夠兇猛
不過還是可以狂電外匯C300吧
你是內行人、下回大改款的重點
strayvet wrote:


怎麼沒有把BMW...(恕刪)
比起隔壁棚的MB E63
外型也帥太多了吧
看不太懂,是M5 Competition小改用了M8的技術,但是M8 Competition/X5M Competition/X6M Competition不能引進的意思嗎?那在臺灣誰是性能旗艦呢
好帥~~

終於有暗紅色的M5C

可惜...買不起!

 
好日系房車的車側線條(個人觀感)
雙魚的海邊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