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在考慮BMW相關車款 不過問了業代 車內是否有使用環保材質 他回答是有的! 讓小弟非常擔心 車子買來預計開個10年 是否會有環保材質造成的保養費用以及問題 麻煩近10年內有買新車的大大 幫忙小弟解惑一下 感謝萬分
車內大量使用PU漆,好處就是觸感好...最大缺點就是遇到水分會慢慢分解...若使用日本車常用的塑膠用噴漆,當然就不會有這樣問題,但車內質感及觸感就差很多很多。解決方法大概就是容易流汗的手,盡量減少長時間握著拉把(握住比較有安全感),不然就戴手套...當然定期清潔,降低汗漬殘留,讓水解速度降低。歐洲車為了增加質感或觸感,都會大量使用觸感柔軟的PU漆,除了塑膠件外,連有些等級真皮座椅表面也會使用...所以很容易碰到黏黏感覺,有些部分也會"脫一層皮"...定期上一些些的內裝用"腊",當然上腊前,是要做好清潔,這會延緩很多時間這些情況的發生!
提供寶馬車友們一個新思路,不愛的人請跳過,感謝。新思路:其實人類感受到"人造物品做到堅固耐用,最後變成掩埋場(地球)的沉重負擔",也就是最近幾十年的省思。想做一個對地球的土壤、空氣、水源比較友善的工廠、有機溶劑、人造材料,也就是歐美先進工業大國有省思之後的行動。這些省思在生活中,小到飲料瓶、吸管、衣服、球鞋、袋子,大到我們討論的汽車,製造商、工廠、原物料供應商們都要面臨一個挑戰,就是東西不只是堅固耐用,還要"該爛的時候就爛掉"。在科學數據上,所謂"爛掉"是如何回收再利用或是分解,分解後對環境的衝擊,每年、每代都有更新的標準。所謂該爛的"時候",從開始分解,到完全分解,也不是汽車用到第30年,車子一進回收廠就化成粉末、混入土壤,而是一天一天逐漸分解,最後達成對地球負擔的減低。反向思路:1. 我買了幾百萬的德國車,竟然會有這種連國產車都不會有的環保漆、環保材質問題,讓我被朋友笑...。2. 這個環保漆、環保材質,讓我花更多錢去找人噴油性漆、甚至整套全換掉...,根本不環保。3. 驚喜的發現對岸的副廠料還撐很久,德國原廠料用兩年又脫皮了...。4. 這一切都是陰謀,德國廠故意設計爛東西,好讓車主一部車用15年要更換斑駁的扶手2次、中控台開關5次...。反向思路沒有不對,我也沒有批判,畢竟買幾百萬德國車,我們都想德國品質就是堅固耐用,從功能正常到外表光鮮亮麗永遠不會壞,才是我買幾百萬德國車的期待。最後附上對話:小朋友:爸比,這個開關破皮了。我:對呀,這可是環保材質,水性漆的特色。想當年爸比年輕的時候,都是油性漆,不會落漆,但是對工人、工廠、地球都很不好,所以現在歐洲高級車才特別環保,為的是你們長大,地球還很健康。結論:花幾百萬才有資格跟著德國人對友善環境超前佈署,這個過程、產品不是一蹴可及,不過我可以享受"少用不環保生活物品,換一個更乾淨的家園"。
神行寶馬 wrote:提供寶馬車友們一個新(恕刪) 其實問題沒有這麼複雜,簡單說,就是之前歐洲車廠對環保材質的掌握度沒那麼好。材質中去除有毒物質是全球共識,歐洲法規這方面最超前,導致這些廠只能硬著頭皮上了。但這些廠也覺得奇怪,上市前都要作各種測試,怎麼測試時都OK,因這些廠以往都一定會測極冷(所以在北歐/加拿大有測試中心),也測極熱(所以在美國內華達有測試中心),要測風沙塵(測試中心設在中東),當然德國本地一定也是測到不要測了,但幾年後問題接連爆發。後來研究後,發現問題於又濕又熱,這是車廠先前沒想到的,因為主要銷售地美國,歐洲,大陸,中東會有長期又濕又熱的情況不多,在發現問題後,各廠在泰國新建測試中心,之後漸漸就改善了。在歐洲路上看到的也大多是3年以上的老車,歐洲人對耐用度應該是有要求的,很多雙B還是手搖窗,手排,布內裝等等,太多電子的東西容易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