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於去年下半年入手G30 530i的車主
不過這台車似乎叫好不叫座, 而且BMW的整體銷量也和MB有點差距
雖然覺得可惜,不過本來就要尊重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我只是用自己的立場來發表一下當初購買的心得
還有許多人想知道的一些購買背景
當然就是我個人的立場向各位報告而已
1. 買雙B的的人大概年收多少? 什麼職業呢?
我自己是某醫學中心的主治醫師, 40餘歲, 年收約300萬, 兩個兒子
2. 買車的考量
一開始就業當住院醫師時,由於沒存款,月入約9萬,而且第一次買車,當時也不懂車,因此買了TOYOTA Altis當做人生第一台車. 好開,好養,開了十來年20萬公里,除了該換的部件外,從未壞過任何東西,也沒顧馬路過
當自己收入及職級到一定程度,加上原來座車也到了換車週期了 (保養費漸漸大於殘值),於是就興起換車的念頭. 雖然TOYOTA是台非常好養的車,但隨著自己駕駛越來越純熟,對車子操駕也開始越來越挑戰極限,TOYOTA的車可能較無法滿足我操控上的需求.
當然啦...還有洗車時看著一些開雙B的屁孩等級,下車時那副耀武揚威的嘴臉,心裡也是有點不是滋味....粗鄙的說就是, 他媽的..老子是比輸你喔! 於是就想著下一台車要換成賓士
3. 從想買賓士到最後買BMW
從開始想換車以來,就鎖定要購買賓士 E250 exclusive, 一方面我只考慮四門房車, 而且喜歡載全家人出遊, 所以E class的空間等級相當能滿足我的需求.
另外就是購車考量,覺得中庸之道是最佳考量,購車預算在3~400萬之間.不考慮C class (有人說打腫臉充胖子,車格也太小), 然後自己也還不是什麼咖要買到S class, 然後E class中, E250又是中間級距, 因此一直鎖定E250.
在此之前,由於BMW就我所收集的資訊,不外是妥善率差, 內裝差, 黑道開的車...因此從沒將BMW納入考量
不過去年初, 開始陸續知道G30 5系列的規格訊息後, 很難不讓人在相同的級距中,將G30列入考量. 這時也才知道,科內近20位主治醫師,竟然有超過一半是買BMW, 只有兩位買MB, 完全顛覆自己先前所想的.
誠如上述的中庸之道, 530i就是我考量的目標.售價320萬,較MB E250 exclusive少七萬, 但馬力卻以252 hp, 相當贏過MB的211 hp. 然後內裝看起來也不再陽春,網評上也說質感有很大的進步. 再來就是妥善率問題, 由於之前N20引擎據說有許多小問題,但根據那些問題因此推出新的B48引擎,當然妥善率現在還未有足夠時間累積,不過我相信應該已經就之前N20的問題加以改善.
因為自己偏向是性能控,有點喜歡開快車,所以馬力大很多,價格卻比較低,又都是豪華級距的G30 530i,成了我唯一考量了. 真正購車時,第一次進展間和試乘後,大約三小時就下訂了. 連MB都沒去看過. 當然在買車之前,已經做了不少功課, 也很確定CP值比較高的BMW就是我要買的車,也在網路上知道最大折價是在哪? 因此都沒囉唆,直接問業代最大折扣,跟心中目標一致,所以當場下訂.
4. 購車之後
因為我沒去試乘MB,所以我無法比較哪台車比較好, 但我知道現在這一台車符合我的需求.唯一後悔的是沒有德訂5AT駕駛輔助套件 (想快點拿到車).
至於操控性,我不是專業玩車的好手,只是喜歡一些激烈操駕的快感,這台車的操控就我個人感覺就真的是人車一體,隨心所欲,然後心中真的才知道,原來這就是大家說的駕駛樂趣呀!
到底跟MB比好不好,我不知道,不過購車後我還蠻喜歡看車評的. 操控不用說,大概大多車評會說G30贏過W213, 內裝見仁見智, 不過坐過我車的親朋好友都覺得甚有豪華感, 而乘坐的舒適性, 許多車評是說這代五系列是勝過E class的. 我不知過去幾代的的操控是如何? 但以一個一般使用者的立場來看,這代的G30在操控及舒適有了完美的平衡. 自己開得過癮,家人乘坐也覺得非常非常舒服,非常安靜,也不大感覺引擎震動.
當然,每個人選車的標準不同,只是我個人認為G30真的是台好車,銷量卻不如E class,有點可惜,因此發表一下自己的心得, 當然自己購車的標準也非放諸四海皆準, 自己對於妥善率也必須誠實的說希望不要讓我失望. 或許MB在銷量上真的外匯車佔比很大, 但為何就是有那麼大的需求,當然也是汎德該想看看吧?
購車為交通需求,也是每天在車內與自己對話的空間。經濟許可下,買部自己喜歡滿意的車,實不為過。相比時下屁孩靠爸一族,樓主事業有成,入手自己喜歡操駕的座駕,實乃人生一樂事。
網路文章,常常討論雙B,也似乎常常多偏向MB, 尤其網路酸民常常批評BMW的內裝和妥善率,這也令我十分不解。雙B都是世界級的車廠,品質應當都有一定的水準,怎會如酸民們形容的如此不堪?我也好奇,這些人是否都曾擁有雙B一段時間才提出自己的見解心得?!
誠然有車主們提出心得分享,也是提出問題,探究如何處理?或分享車廠的保養良窳?或理性分析比較車子之間的性能配備價格。最不喜歡看到鍵盤手的文章嘴角是波大肆批評:某某車內裝外觀如何如何?,這一點實在是見仁見智。
也回應樓主的問題,產品叫好不一定都叫座。這一點在這幾天的別樓也有網友提出精闢的見解,也許是品牌情結?好車的過往形象口碑不佳?⋯
就我個人曾進展間比較試乘的心得,二者都是很好的車,就內裝而言,G世代的BMW比MB好,操駕大家都有一定的水準,似乎MB的業務也認份的承認,米漿的比較人車一體。至於後勤妥善,我覺得真的要看車的設計有否缺失、看人的駕駛習慣和保養。至於人品與否,實在是無言的回答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