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先聊聊自辦外匯的甘苦....
原本在台灣找貿易商已經進口的車輛,但逛了一圈其實選擇不太多
尤其配備及配置一直無法吻合,或是車況多少有些不滿意的部分

因此,就轉向找貿易商自辦進口
大概就是自己上美國的網站找車再請貿易商去買,至於有什麼管道就PM或是網路都查的到(怕被鎖文)
而如果是跟美國的車商買,其實就是先搶先贏,畢竟你知我知獨眼龍也知道

第一台車不管車色或配備都很滿意,結果因為時差及考慮時間的關係,遲了2天(其實台灣算隔天)
然後車就被買走了....(這是挑車清單中配備最好的)

第二台車原本也請車商美國的地接去現場看車(剛好比較近),業務也說不用下訂~隔天匯款就交車
but,隔天車商打電話說他們老闆不願意做外銷的生意(!?)

不管是因為稅還是啥問題,反正不賣就是不賣...(這是挑車清單配備第二好的)
最後,剛好找到一台沒有放在大型拍賣網站的車(可能還沒上架)
居然是CPO的認證車,雖然配備少前面兩台一點,但也該有都有,這次就詢問可以外銷車也在
就立馬下訂訂車了...(終於)

以上都挑CARFAX有免費可以看,美國一手車、無事故..ete
之後就如同正常程序,文件備齊訂了船期,準備回台灣,而當開船的那天(都已經進貨櫃在海關了)
居然告知因本船有可能藏槍枝及毒品,要隨機抽查...是的,就是本車的貨櫃

貨櫃由船上被拉下來開櫃,把車運到別的地方,等待檢查(怕為了找東西把車切了....)
就這樣,一下就快一個月了,好家在沒事,重新排船終於回到台灣(又20多天)

到港後剛好遇到第一波大梅雨,基隆淹水停班,又拖了1周才領出來

看一眼隔天就拖去車測中心
到了預定可以完成的前5天,很好,又遇到第二波大梅雨,一直下雨無法噪音測試
所以車測完成時間又延後了1周

到了車子拖回台北後,終於可以請臨時牌(等核章又需要7~10天,沒這個不能領正式牌)
才算是大事底定,開始準備標牌、預約保養等等後續的車主工作XD
PS:自辦進口最好找美國當地有人可以看車或處理的會比較容易了解狀況
以下開箱↓
我老婆最愛的白色

正M版下方左右氣壩是有開孔,裡面有多一個冷卻機構

前車主有加選19吋403M圈(這款比18吋的400M好看)

原漆漆面還可以~鈑件算是狀況不差(目前只打蠟還沒美容)

車尾照


有選配424分離(其實我應該用不到)

半套的運動化坐椅(少了一些功能)

黑天棚(M版的標配)

大螢幕(這是基本要有的)

14年開始有大旋紐(NBT主機)

倒車影像(可惜沒有環景)


內裝狀況算滿良好

新車主手冊(基本就是裝飾品)

M版的方向盤+鋁質類卡蹦面板配黑色亮面飾條的內裝(疑!?看到小彩蛋了嗎?)

是的,就是它!!手撸

就是為了手排款,找車找了很久(其實我比較想要8速)

因為太座非常堅持她要【開】手排,所以才會有前面的一連串外匯體驗
一般都是直接店家看車,殺價成交
我們硬生生繞了一大圈,美國要找手排也是不容易,而且要車況好
這台除了是CPO外,28000英里也算是低里程,如果不是沒放在大型拍賣網,應該輪不到我們
小弟活到30多歲一直都算手排基本教義派,太座也是因為小弟教開車就是只學手排
所以才會在8速9速屌打手排(DCT更不用說)的年代,追求這種只能自爽的配置
論速度,8速比較快
論方便,8速更是樂勝
而且自排車方向盤上還多了2片東西

開了近3周的心得
1.導航真的鳥鳥的
2.離合器很輕
3.美規後照鏡真的看不習慣
4.自動轉向頭燈真的是跑山路好物
5.只選到HI-FI沒有H/K有些遺憾
6.椅子好坐但是夏天開背部很悶
7.M版避震如果要稍微激烈操駕還是偏軟
以上....報告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