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BMW i3 試駕

小弟試駕地點在南加州

最近 BMW USA 一直在巡迴試車想要在上市前充一下接單量。
小弟就預約了一個時段去試試看囉!

之前雖然看過i3好多次了,不過第一次開出來晃晃。感覺挺新鮮的!
i3的車身高,但是車寬不寬,就是單純都會用車。
後車廂體積也不大,Stokke 是一定放不下的!
不過車室空間拜車高之賜,感覺滿寬敞的!
唯一的缺點就是對開車門必須要前門打開之後後門才可以打開,而且進出後座如果空間不足要把前坐往前翻倒,但是翻倒時並不能像雙門車這樣固定住,需要用手一直壓著前座。

來說說開起來的感覺吧!小弟沒開過Tesla,所以只能拿Fiat 500e 來比較。 都是用220V快充三小時,充飽i3可以行駛80-100miles,500e可以行駛87miles,兩者相差不遠,車格i3大一點點,兩者都是都會用車取向。
而i3 可以選配使用440V快充30分鐘即可充飽電。

i3純電版有170匹馬力 , 約25牛頓米的扭力配上十分輕的車身,可以感覺的到i3的扭力真的滿強勁的,大腳油(電)門下去,感覺比小弟的F10 550i 還要猛暴,貼背感十足。

唯一的缺點,跟汽油車一樣,大腳油門下去,會看到可行駛距離急速減少。小弟大腳約100M,可行駛距離就少了2 Miles.......如果右腳常常抽筋搞不好會連30 miles都不到.....
電動車的特色大概就是如果鬆開踏板馬上可以感覺到一股減速的力道,車子不會像汽油車一樣往前滑行,而會急速的感覺車子減速。

這台車子不是搭配失壓續跑胎(無備胎,隨車附補胎劑),但是輪圈有20''(前155後175)因此路感十分清晰,過彎時可以感覺到因為車高而帶來的側傾,但是依然可以感覺的到BMW一貫的操控性能,雖然扭力強大但輪胎仍然牢牢的抓住地面。

行車時車室十分安靜,車上選配的H/K音響效果也非常好,不過為了嘗試看看可不可以聽到什麼電動馬達的聲音,全程幾乎都把音響關掉了!i3跟500e都是一樣....非常的安靜無聲。但是隔音的部份就可以感覺的出來BMW功力還是深厚許多。車艙空間連壓到凹凸不平的柏油路都十分安靜,沒有任何的異音,可以感覺的到車體十分的兼顧扎實。

今天試的車子是全配的純電動版本MSRP 52175未稅 (TERA)
以下是今天的圖片,小弟用iphone5照的,還請多多包含。


方向盤和儀表板
BMW i3 試駕

駕駛視野
BMW i3 試駕

儀表板有限速提醒還有剩餘電量(可行駛里程)
BMW i3 試駕

中控台-三角按鈕下方那顆按鈕和配有安全防護的新X5一樣,按下去可以調整行人安全跟變換車道提示。
BMW i3 試駕

車內由回收材質製成,本車有天然真皮內裝、不織布、竹子飾版打造而成。
BMW i3 試駕

可以調整行車模式為Comfort, ECO PRO, ECO PRO+
BMW i3 試駕


BMW i3 試駕

倒車攝影機+全車雷達
BMW i3 試駕

在方向機柱上的排檔桿,說實在要按到P實在不方便操作,但是這個排檔桿不像是Benz是上下搬動,而是前後轉動的。
BMW i3 試駕

中央扶手內建的USB
BMW i3 試駕

Idrive & 電子手煞車
BMW i3 試駕

上方由竹子包覆的手套箱
BMW i3 試駕

對開車門
BMW i3 試駕

後座受限後車門的造型進出不太方便,但是空間不小,比3系列寬敞。
BMW i3 試駕

兩片左右分開的天窗
BMW i3 試駕

led大燈
BMW i3 試駕

led尾燈
BMW i3 試駕

車尾45度角
BMW i3 試駕

車頭的小行李空間
BMW i3 試駕

不大的後車廂
BMW i3 試駕

車輪圈
BMW i3 試駕

至於2缸汽油引擎的增程版電動車 (160miles-180miles),今天沒有在試車行列內,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試到。謝謝大家的耐心!~
2014-04-02 20:1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BMW i3
難道是傳說中的
燒燙燙的試車心得,推推

130Nur wrote:
難道是傳說中的燒燙燙...(恕刪)


無意挑起筆戰, 小弟覺得車頭有夠醜
謝謝樓主分享~
看起來好棒啊!! 但如果真如樓主所說的,延路大腳只有30 miles約50公里的續航力,這樣果然適合市區代步而已。

比較難以想像的是,衝力竟然比8缸雙渦輪的550i猛? 沒有體驗過F10 550i, 但是就數字上看來,真的很難想像i3有這麼強的衝力!!
30 miles 是小弟預估的啦!順順開的話應該不會掉的這麼快啦!!

因為只有變速箱為自動單速固定齒比的關係,i3的貼背感從油門一踏下去就可以直接感受到最大扭力(1500rpm),因為車子非常輕的關係在0-40miles 以內的範圍加速非常凌厲,但是40-60就可以感覺力道稍稍減緩,而且加速時間也比較長一點點。 550i 受限於車重跟自排變速箱傳遞在起步還是沒有這麼直接,至於40miles/h以上就不用說了...550i絕對比較快。

帥邦邦 wrote:
無意挑起筆戰, 小弟...(恕刪)


車頭像一個鼻孔很大然後又戽斗的胖子

丹尼猴子 wrote:
小弟試駕地點在南加州...(恕刪)


感謝分享先

看到車頭

我只想說 : 老闆 , 來盤香腸

老闆 : 你不是已經在吃了嗎 ?
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
遙不可及的感覺,瞬間變的好真實
聽大大說空間比3系列優
讓我好有興趣
~萬分感謝分享
如果撇開品牌光環, 純就電動車的技術與行駛來說的話, 不曉得樓主怎麼看i3 vs Nissan Leaf? 畢竟Leaf只要三萬美金有找....

不曉得i3多了二萬美金, 不應該都只貴在品牌光環吧? 有什麼顯著的強項可以比較呢?
跟3系列比較起來空間較大,除了車高較高,造型較方正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重點是....後座是兩人座設定的關係,腿部空間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差不多的。值得一提的是地板空間非常平整,駕駛座跟副駕駛座中間的地板是平的,跟許多的MPV一樣。個人認為此空間應該好好設計利用為收納空間,畢竟中間下方都沒有用到是頗可惜的。


另外,小弟沒有開過Nissan Leaf, 但是上他官網看了一下全配的Leaf 要價約 $36,740。
相差一萬六千塊,Leaf跟i3的差距為,比較炫的車體(雖然也是很醜XD),比較酷的Mark,還有就是主動性安全,看起來Leaf是沒有辦法選盲點偵測跟行人偵測,還有碳纖維和鋁合金車體,20吋輪圈(Leaf為17吋),手寫的新一代 Idrive,還有小弟個人認為比較好的內裝質感。因為坐進i3,相較3系列的內裝,可以感覺的到i3的質感相對比較高檔,摸的到的地方質感都還不錯。至於Laef開起來怎樣,小弟有空會去試試看Leaf的!

至於這一萬五千塊值不值得,真的就見仁見智了,這跟自行車一樣,有些人就是喜歡碳纖維嘛!!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