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日前小編曾應原廠邀請前往德國柏林試駕代號為F20的BMW新一代1系列車型,雖然說當時經過歐洲日常生活用車以及ADAC車測中心封閉場地操控體驗已經對於新1系列有著相當深刻的駕駛印象,不過回到台灣之後一直尚未實地驗證新一代1系列車型在台灣路況上的表現,於是這次的報導小編就針對台灣市場上市的車型與更貼近台灣地區路況的駕駛經驗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在台灣市場所推出的新一代1系列同樣囊括了Sport Line與Urban Line風格化設計,紅色塗裝的是搭載汽油動力引擎的118i Sport Line,而下圖中深藍色塗裝的車種則為120d Urban Line車型,這次所推出的新一代1系列在外觀設計方面,可說是BMW首開先河並運用多種個性化外觀所打造而出的全新系列車種,在車身外觀的設計方面有著運動氣息濃厚的Sport Line版本與著重都會風格呈現的Urban Line車型可供選擇,讓車主們能夠擁有更能彰顯個人風格的新1系列座駕。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不同風格間的外觀配件包括了後視鏡外蓋、水箱護罩樣式、前後保桿設計、車側銘牌乃至車室座艙內的車門門檻、儀表板板設計、車鑰匙飾條、方向盤與座椅樣式等,無論車室內外相當多的地方都有有著截然不同的特色,而透過如此的設定方式亦讓新1系列車系有著各領風騷的能力。照明系統的配備部分則均是配備了LED日間行車燈與遠近光雙功能氙元素頭燈,並且擁有著光感應自動啟閉系統等便利機能。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雖說想要另外自訂後視鏡外蓋顏色屬於選配的範圍內,但車內及車外的後視鏡則是均具備了自動防眩的機能性。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前後保桿與鋁圈的設計方面透過樣式與色系搭配的不同而讓這兩台車有著相當大的視覺化差異,這在過去的BMW車系上是從未出現過的方針,不過從後來新3系列車型推出之後亦是採用相同的設定來看,未來所推出的BMW車系將很有可能採用同一車系多種樣式搭配的策略來滿足對於設計概念求新求異的消費者。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不同於120d Urban Line在鋁圈的設定上以白色烤漆作為塗裝的都會時尚風格,體現於118i Sport Line身上的是忠實傳承BMW運動風格的五幅式黑色烤漆鋁圈,雖然說在設計方面的取向有所不同,但對於車主來說想必是難以抉擇的差異化設計,胎圈尺寸的設定則均為225/45 R17。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新一代1系列在主動安全輔助配備方面包括了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DTC動態牽引力控制系統以及ABS防鎖定煞車系統等,讓1系列能夠握有更為優異的操駕安全性以及穩定的車輛循跡表現。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新一代1系列詳細的車輛尺寸為4324x1765x1421mm,軸距方面則是一舉提升到了2690mm的水準,軸距的提升也就代表隨著車室空間的加大,過往1系列車系較為人所感到不足的後座空間將能進一步地有效提升。至於在車重方面則因為動力系統不足的緣故而有著118i Sport Line1315公斤、120d Urban Line車型為1365公斤的差異存在,此外在新一代1系列車型上為了能夠有著更好的操控表現,前後軸重量的比例亦控制在優異的50:50之上。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至於在車尾的設計方面與前代E87車系相較之下有著截然不同的樣貌,全新設計的尾燈組造型與立體化的保桿與車身鈑件線條交織而成一幅幅嶄新的視覺樣貌。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懸吊系統的架構為前軸鋁合金雙接頭彈簧柱,後軸五連桿的設計架構,就先前在德國的試駕行程中,其所呈現出的均衡特性兼顧了乘坐舒適性以及操控樂趣的呈現,不過若是將場景轉移到路況差異甚多的國內地區,能否在各種惡劣路況上發揮出其應有的能耐則是這次國內試駕列入觀察的重點項目。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120d Urban Line的內裝設計吧,由於先前小編在德國所試駕到的車型均為全配備的頂級車型,基本上能夠選配的部件與用料亦是採用了最具質感的配置,因此就風格化的差異性部分則是更趨明顯,至於在國內所引進的車型上則是受限於成本的差異而有所取捨,不過對於想要訴求更多差異風格的車主也能透過選配的方式來彰顯個人風格。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有別於小編之前報導過的120d Urban Line車型,台灣版本的120d Urban Line主要是將鏡面處理白色高光澤飾板變更成髮絲紋霧銀金屬質感飾板,其餘在新世代的座艙設計方面則是依循著原有的主要架構,不過座椅的部分也從全皮的樣式變更為皮質與織布相間的多采設計,使得座艙內部更具時尚氣息。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在國內市場所銷售的新1系列車型,同樣配備了跑車式多功能真皮方向盤,雖然都具備了音響系統與藍牙通訊系統等快捷功能按鍵,但卻未具備定速巡航系統的控制介面,而是以速度限制器的功能取而代之。另外120d Urban Line跟118i Sport Line車型因為動力系統配置不同的關係,也僅有在120d Urban Line車型上有著方向盤換檔撥片的設計。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而在儀表板的設計方面,均採用了BMW傳統的雙環式指針架構並搭配位於中央的螢幕來提供各種不同的車輛資訊,在118i Sport Line車型上為了強調運動化風格則是在儀表板的內圈同樣施以紅色元素與紅色刻度以求能更加符合其定位。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為了追求節能與環保的終極目標,新一代的1系列車型上全都配備了怠速引擎自動啟閉系統,透過減少不必要的燃油消耗來促成更為優異的油耗表現。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另外在新1系列上面也都具備了雨滴感應式雨刷等便利機能。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在照明系統的控制介面下方還配置了一個小型的收納空間,可用來放置手機或零錢等較小型的物品。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跟當初海外試駕搭配全皮質內裝設計的座椅相較之下,引進台灣的雙材質多采座椅其實更能強調1系列訴求年輕化族群的風格化設計,而在120d Urban Line車型上同時也能擁有雙前座電動調整座椅含駕駛座記憶功能的便利性,至於在118i Sport Line車型上則是僅有駕駛座採用電動調整的設計。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除了在內裝配備上有著些許的差異外,關於安全方面的配備則是均採用了相同的基準,車室座艙內囊括了雙前座氣囊、雙前座側邊氣囊以及防護範圍涵蓋前後座的簾式頭部氣囊,即便是屬於小型都會掀背車種的定位,但是在安全方面的堅持則是具有頗為完善的水準。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118i Sport Line在車室內裝的設計部分因為大量採用了黑色與紅色系飾板來作搭配,方向盤與座椅設計方面也採用了更為搶眼的紅色縫線設計,所以在視覺效果的呈現上也較趨近BMW傳統的運動化風格意向。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兩輛車都配備了整合藍芽免持行動電話系統、音響系統與詳細車載功能的iDrive中文化控制系統,並可經由位於鞍座上的iDrive旋鈕式控制介面進行直覺化的操作,不過在120d Urban Line車型上則是因為選配了原廠繁體中文衛星導航而有著更為寬闊的螢幕視野與閱讀效果。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至於在音響系統的配置方面,兩輛車都標準配置了BMW原廠Professional CD音響主機,利用配置於全車的六支揚聲器來建構完整的聆聽環境,並且也具備了MP3播放功能以及AUX-In外接音源介面。空調系統則是使用左右雙區可獨立控制的自動恆溫空調系統與活性碳微濾網共同擔任潔淨車室空氣品質與提升乘坐舒適效果的任務。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上圖為118i Sport Line車型所搭配的iDrive顯示介面,在閱讀範圍方面不若選配原廠中文衛星導航的120d Urban Line車型。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而在變速系統的配置方面因為動力配置的差異也有所差異,120d Urban Line車型所使用的是配有方向盤換檔撥片的Steptronic運動化八前速手自排變速箱,而在118i Sport Line車型上則沒有方向盤換檔撥片的設計,必須要切換到手排模式之後才能手動控制檔位。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至於在駕駛模式的選擇方面則是均具有著SPORT+到ECO PRO等選項,由於主動式懸吊系統均是列為選配項目,於是切換不同駕駛模式時主要是針對引擎動力反應與變速箱換檔邏輯來做出區隔性,另外在ECO PRO模式下還可自訂空調系統的細部設定來強化整體的燃油經濟性。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排檔座前方的置杯空間同時整合了遙控鑰匙的收納機能,也可將部件取起以獲得更大的置杯與收納空間。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USB跟AUX IN外接音源擴充介面則是位於中央扶手內部,不過就手套箱的空間來說其實並不算特別出色。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從車室內裝的其他細節部分亦可看出新一代1系列諸多質感提升之處。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後座的空間配置部分可說是新一代1系列的重點觀察項目,從圖中身高168公分的成人乘坐示意即可發現在後座空間方面確實有所提升,過去較為受限的膝部空間也轉趨向餘裕的規劃,雖然說跟同級距的車種相比並不特別出色,但對於後座承載較大的人來說亦是一大利多。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另外在後座空間方面同樣有著空調出風口與車用12V電源來加強乘坐舒適性與便利機能,不過因為座椅配置的不同,原本可在後座中央扶手上發現的置杯機能則被取消了,這點倒是頗為不便。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行李廂空間在標準座椅配置下具有著360公升的水準,比起前代車種提升了30公升的容積,同時也具有車用12V電源的配置,而在台灣所引進的新1系列車型在後座椅背方面均是採用了6/4分離的設計,必要時亦能透過座椅的變化來增加載運行李的能力。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電瓶的設計則是位於行李廂底板下方,能夠有效降低因為前方撞擊所可能產生的碰撞起火等意外發生。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利用位於後座椅背上的開關則能夠輕易將椅背打平以形成寬敞的行李承載空間,最大則可達到1200公升之譜。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搭載於這兩輛車上的動力系統因為特性與取向有所不同,所以在規格數據方面也有著較大的差異存在,120d Urban Line車型上搭載了排氣量1995c.c.的雙渦輪增壓直列四汽缸柴油引擎,透過可變進氣幾何渦輪增壓、壓電式噴油嘴以及高壓共軌直噴等科技能夠握有最大馬力184hp/4000rpm以及扭矩峰值380Nm/1750rpm的性能實力,搭配著Steptronic八速手自排變速箱時則能夠在7.3秒的時間內從靜止加速到百公里,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數據顯示,120d Urban Line的平均油為21.4km/L,二氧化碳排放量則為124g/km。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而採用了汽油引擎設定的118i Sport Line車型上則是配備了排氣量1598c.c.的直列四汽缸雙渦流渦輪增壓引擎,在VALVETRONIC可變氣門控制、雙VANOS科技以及高精準缸內直噴科技等技術的融合下具備著最大馬力170hp/4800prm以及扭矩峰值250Nm/1500rpm的能耐,搭配著Steptronic八速手自排變速箱時亦有著百公里加速7.5秒的成績,平均油耗方面則是落在15.2km/L,另外在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亦僅有 則為134g/km。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在動力性能的展現方面,雖然這兩輛車均是配備了八速手自排變速系統,但是因應著不同動力系統間的取向有所不同,所以駕駛特性方面則是有著微妙的差異,在118i Sport Line車型上有著線性易於掌握的汽油動力特性,渦輪增壓系統在雙渦流的設計架構下僅有著相當輕微的渦輪遲滯現象,油門的響應效率相當快速,不需用力催鼓即能擁有著輕快的加速節奏。

而在120d Urban Line車型的表現方面,柴油引擎大扭力輸出的特性雖然在平地環境上的差異感受其實不甚明顯,但是一旦將用車場合轉移到山區道路之上時就能立即感受到1750轉時即能輸出380Nm強勁扭力的動力特性,不需特意拉高轉速就能輕鬆應付接連而來的上陂加速要求,雖然說柴油引擎本身也有著引擎牽引力道較明顯的特性,在收放油門之間必須以更為細膩的動作來達成118i Sport Line車型所具備的平滑動力曲線,但是這具柴油引擎就算將轉速拉升至5000轉左右亦不會出現輸出力道明顯衰減的現象,是相當值得注意的重點。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另外在懸吊系統方面的設定,新一代1系列基本上已經從硬派取向的BMW傳統風格轉化為更加趨近一般人用車時所需的舒適化特性,若想要追求更進一步的操駕樂趣,其實必須要透過選配主動式懸吊系統來做搭配。不過偏向舒適化的懸吊特性事實上在對應台灣惡劣的路況時則是能夠充分地消弭遭遇不平路面時所產生的衝擊,加上新一代1系列在隔音的表現方面仍具有相當不錯的水準,所以就大部分的消費者來說其實是較為討喜的設定,只是如此一來若是想要追求更為豐富的操駕樂趣就必須透過選配可自由調整軟硬度的主動式懸吊系統了,對於操駕樂趣至上的傳統BMW車迷來說則不免有些失望...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還好,在懸吊系統的設定方面倒也不是一味倒向舒適化的配置,整體來說依然是在後半段的支撐效果方面進行了強化,即便剛開始駕駛時會有著側傾較大,車身重心轉移亦較趨明顯的特性,但是若進行更為激烈的操駕方式時就能發現這具底盤本身是相當具有韌性的設計,除非是使用相當極限的方式進行駕駛,否則懸吊系統本身的貼地性與作動速率均是具備著不錯的表現,骨子裡其實還是留著BMW所注重的操控取向基因,只是披上了一層舒適化的外衣來對應更廣大的客層訴求。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另外在新一系列身上所具備的50:50車身配重則是在車輛的操控循跡性與均衡表現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藉由前後均衡的車身配重對於車輛整體的操駕特性來說有著增加靈活度與彎中極限等特性存在,事實上在極限操駕能力方面並不比前代車種遜色,而且還因為有著均衡的車身配重,對於入彎速度的範圍限制也稍微提高了一些,搭配上沈穩特性十足的底盤更能發揮出其在底盤設定上的長處,另外若是將循跡系統關閉之後則是能夠盡情享受後驅設定的操駕樂趣,不過這部分建議還是在安全的場地上練習。

非關瑜亮 BMW 新1系列綜合解析
加上這次的國內試駕體驗之後,小編對於新一代1系列在底盤設定方面的適用性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原本在德國試駕時略感軟調的底盤設定轉換到對應國內崎嶇的路況卻是恰如其份,在保有BMW所強調的精準操控特性之外又提供了乘坐舒適化的效果,雖然在動力系統的偏好度方面因人而異,但是藉由搭載八速變速箱之後所帶來的迅捷平順換檔特性則是過去車型所無法比擬的,再加上更寬闊的車室空間與風格化套件的加持,確實讓新1系列注入了不同以往的全方位表現,也同時有著更加全面的競爭實力,未來可望在市場上持續佔有一席之地。
2012-04-30 9:49 發佈
good
阿基拉 wrote:
日前小編曾應原廠邀請...(恕刪)
頭香!?頭香!?

好水的車!

好水的車!
阿基拉 wrote:
日前小編曾應原廠邀請...(恕刪)
http://leafvoice.com
感覺這代比較沒有殺氣= =

不過光是中控有繁體中文就贏 OOOO 了 !!
好車兩台
而且idriver有中文化
不過柴油跟汽油的油耗差距還不小呢

阿基拉 wrote:
日前小編曾應原廠邀請...(恕刪)



我強迫自己喜歡1系列的頭燈,想說看久了就會習慣

看實車比較準,但還是沒辦法接受

車子本質很好,各方面配備都恰到好處



但是最重要的外型卻讓我卻步....只好選擇其他車款了(嘆
http://www.dcview.com.tw/gallery/showmsg.asp?place=&msgid=259893&posit= 拍這甚麼鳥
希望看到 M-BENZ A系列
BMW 1系列
LEXUS CT-200H
AUDI A3
GOLF GTI

大亂鬥的評比

最好再同場加映 FOCUS ST
MAZDA3 MPS 5D
Subaru Impreza WRX STI 2.5T 5D


那就
這兩台儀表板等級也不一樣


阿基拉 wrote:
日前小編曾應原廠邀請...(恕刪)
請問非關瑜亮用在這裡是指誰跟誰呢??
到現在還難已接受新一代外型

尤其是跟polo很像的後燈

不然有idrive真的是很棒

希望未來會出m look版

不知道台灣會不會引進m135i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