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了六個禮拜
車子終於來了
好死不死在農曆七月交車
雖然心裡有疙瘩
又不想等鬼門關才去牽回來(放在那也是會擔心)
只好硬著頭皮去領車
當天拿到車後馬上去離家最近的教堂拜拜並全車灑聖水
卻忘了連寺廟也該去走走
果然中元節那天正值陰氣最盛
早上先被莫名飛來的石頭給前檔玻璃敲了一角
下午走得來速時又不小心把右後輪圈給刮了一道(那條得來速我不知道走了幾百遍!)
嚇得我隔天馬上衝去寺廟燒香求符外加吃齋
只差小弟不懂普渡規矩
不然還真想奉上三牲三果來孝敬諸路好兄弟
真的不能不信邪啊!~
接著平安地等到鬼門關當天
小弟很虔誠地再去寺廟還願
然後小心地訓車
終於等到這個週末訓完車
花了一整天把車從頭到尾洗一遍外加打蠟
才有了以下的照片......

按照慣例先從外觀走一圈
車頭

左前

側面

車尾

右後

右前

很羨慕台灣的大大們有DLUX 8外加海鮮蓋飯
在這裡小弟只能全部自己來
從清理內裝, 洗車, 打蠟就花了我六,七個小時.......

同樣的時間都可以鍍層膜了.........
版上已經有很多X6開箱文了(有興趣的大大可以從小弟上一篇發文裡面的連結去看)
所以小弟就補一些細節跟照片吧(請不到吉他腳大來幫忙拍只好學他依樣畫葫蘆)
BMW的象徵---天使眼

外圍的導光片很像睫毛

連尾燈燈殼也不忘設計導流(聽說車尾比較不容易沾灰塵)

門把下方迎賓燈(LED)

前輪(代號336框)+Bridgestone Dueler Sport 275/40/R20

後輪(代號336框)+Bridgestone Dueler Sport 315/35/R20

也是BMW的特色---鯊魚鰭天線

原廠35i與50i外觀上的差別可由尾管形狀來判斷(35i為圓管 50i為方管)

之前有看過別人把尾飾管改得更大更緊繃(原廠管還是有些縫隙)

往內部深點看可以看到其實是由兩個排氣管結合(怎麼有點色色內視鏡的感覺?)

由底部往上看就可以看得更清楚

由前往後看一下底盤(學理工的職業病)

前懸---雙A臂懸吊系統

彈簧旁邊可以看到電子避震器控制盒

BMW配有渦輪的引擎在前輪輪拱似乎都有散熱裝置

由後往前看底盤可以看到廢氣走線(從引擎分兩道在觸媒合一再分四, 然後兩邊各二合一)

後懸---輕量化多連桿懸吊系統

接下來打開引擎蓋瞧瞧

代號N63的4.4L 400HP/61.2kg-m TwinPower Turbo Engine

有興趣聽發動引擎聲音的大大請點:
影片分尾部, 引擎, 及駕駛座三部份的聲音
打開行李箱(角度可由iDrive設定)

由於四輪配置防爆胎所以取消備胎, 此空間則可拿來利用

工具組(我是不是少了個什麼?)

外觀看完來看內裝
BMW的標準駕駛儀表(為什麼不是F平台液晶儀表?


雖然是免鑰匙啟動但還是有插孔

雞腿排檔桿, iDrive, 及電子駐車附Auto hold(市區挺方便的, 不過我怕習慣以後開別台車會不小心去撞前面的)

這裡要稱讚一下八速變速箱

用130km/h巡航時轉速不超過2000轉
用180km/h巡航時轉速還不會超過3000轉
也因此造就了高速行駛有10km/L的漂亮油耗(對一輛近三噸的車來說算很好了)<---做個更正, 官方空重數據為2.2噸
室內黑頂蓬(包含在運動套件裡)

換個角度看比較黑

後座空間對我家體型嬌小的人來說非常夠用

手動後窗遮陽簾讓我老婆餵奶的時候不怕被看到(是說我兒子也斷奶了啦.....)

四區恆溫

自從X6有五座的選擇之後
後座中央地板變得很平坦

中控台底部的按鈕(由左至右分別為: 停車輔助導引, 循跡防滑控制, 下坡車速控制, 行李箱開關, 左右來車攝影鏡頭)

全車配有五顆鏡頭
環景會用到三顆(外加倒車雷達輔助)

左右後視鏡下方各一顆

倒車攝影加導引線(導引線可手動開關)

大牌旁邊的倒車攝影鏡頭

從巷道轉大路時非常好用的左右來車攝影(有黃線來判斷所在位置是否安全)

位於前保的左右攝影鏡頭

車上娛樂的來源---USB隨身碟(顏色特地選黑配橘


看一下車燈開啟的模樣

就算是2012年式還是一樣的黃光圈(馬的X5都改白的了!)

從尾部很好認的導引光條

BMW快被淘汰的夜晚橘色儀表(F平台都是白的吧?)

差不多就介紹到這了
剛訓完車有小飆一下
小弟很滿意N63源源不絕的動力
從100km/h到200km/h的再加速連氣都不喘一下
紮實的底盤讓駕駛人覺得開200km/h也很穩
跟之前的E92 335比較起來路感似乎較為舒適
但殺起彎來也是一點都不馬虎
以120km/h巡航時
除了從左右後視鏡傳來的風切聲稍大以外
整體來說算是很安靜的
應該拿Mercedez Benz M-Class來比較一下會更清楚(同場加映:長江後浪推前浪 之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ML350真的是一部舒適型的SUV

非常好開, 車室也很安靜, 旅途中常常只有駕駛是醒著的

以同樣直線巡航來說, M-Class的寧靜度稍勝一籌

X6也許因為防爆胎加較硬的懸吊調校而比較吵
但在平坦的直路上
X6表現出非常穩定的行路性
會讓駕駛人有開轟炸機的錯覺
以車重來比較
M-class 兩千一百多公斤
X6 兩千八百多公斤<--小弟眼殘看錯, 官方空重數據實為兩千兩百多公斤, 所以下面說的都只是"感覺"而已......(對不起! 誤導大家!)
扣除掉X6的備胎
引擎蓋跟前葉子板的輕量化材質
就可以發現BMW在設計X6的底盤時
所用的鋼材密度有多麼紮實
才會造就了這麼一部舒適又不失跑格的休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