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在01上看到如此真誠的發文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75&t=1951466&last=25093273
那位版主的喜悅,我能感同身受。我是去年底八月底交的 320 D Touring , 本來也很想發一篇開車心得,但想到鍵盤車手的猛勁、酸雨(語)亂下的慘狀,更不想讓人以為我在打廣告而作罷。如今有人一馬當先,我也試著不落人後,發表個人一些淺見。
買車之前,我的 FIAT Marea開了十二年,雖然小問題不斷,但時而還能飆至時速160公里,車子紮實的底盤和車身,也能持續給我操控的信心。因為有靈敏的轉向和操控,我在蘇花公路上照樣敢以平均100公里的時速趕路。只可惜1.6的汽油引擎,扭力少得可以,總是得拉高轉速,才能得到一點點奢侈的馬力。
兩年前就開始考慮換車,開慣了歐系車,要換日本車,真的很難。因此我鎖定100-150萬的歐系車試乘,從 MPV 、SUV 到 Hatchback ,從 汽油NA, Turbo 到柴油車,這個價格級距內的車我幾乎都沒放過。其中有一段時間,我還試了評價頗高的 Subaru。
我前前後後試開了十五個品牌的各種車款,雖不敢亂下評論,但也大略能描繪出各品牌的特色。原本我已考慮某歐系品牌的汽油渦輪車,但在某一次山路試駕中,我的家人坐在後座,竟然在一個簡單的過彎加速後,抱怨頭暈。我直覺過彎的推頭和轉向不足相當嚴重,當時我老婆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別再試了,浪費時間...
那可能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也說明在追求馬力和加速的帳面數據之外,如何在操控上也能調教到相對應的平衡,讓駕駛人能隨心所欲地駕馭車輛的扭力和馬力,相當關鍵。至少我個人如此認為。
去年,我還是踏進了我認為根本不可能去的雙B 展示間。從國外汽車網站,我早已看到BMW N47 柴油引擎的高評價。可惜,在去年中之前,3 系列柴油車已停止引進。繼續尋覓之餘,四月份,業代告知將引進320D Touring,一問到價格,我驚覺,這已超過預算。當時原已決定要訂下價格少七十萬,馬力170匹的另一牌「限量」旅行車。320D Touring 即將引進的消息,讓我改變了主意。
服務很不錯的業代,先安排我試乘 320i,為了讓我能直接感受到柴油車的駕駛感受,還特別安排我試乘舊款520D 。第一次試乘,我就感受到BMW車輛操控的精準和良好的底盤調教,和別的歐系車有很大差異。它的扭力和馬力帳面數字或許不是最頂尖的,但在駕駛中,我總能感受到這部車能知道我要什麼,然後做出相對的回應。
我決定等待 320D Touring 到港後,見到實車就下訂。預算的問題,也得到家中總財務長的批核,想辦法用貸款解決。
交車後,這部車果真不讓我失望。我終於理解,馬力和扭力的最高數值,意義不大,扭力曲線下的面積大小才是關鍵。低轉速帶來的充沛扭力,讓我在必要時,能加速超越;在高速時,使用定速,讓轉速在一千五百轉左右定住,竟可以達到一公升超過二十公里的超低油耗。
家中小鬼對大天窗非常興奮,也讓我們一家人在出遊時,得以享受沒有壓抑感的車頂風光。最讓我滿意的是,當小鬼玩累了,在車上睡著,無論是在山路中繞行,或在高速公路上以高速衝刺,他們都睡得很穩當,一下車,馬上又是用不完的精力。
當然,沒有一部車是完美的,也不能讓所有乘坐者滿意。精準的「路面回饋」,被我老婆嫌棄地形容是「硬梆梆」,坐起來沒有FIAT舒適;雖然車頭很有霸氣,但黑色車身從側面看,彷彿被撞過...
終於,在老婆的命令下,我只能聯絡業代,請他安排試乘新520D,順便找中古車商對320D Touring估價。令我驚訝的是,開了四個月,六千公里的車,車商竟願意只比新車成交價低二十萬的價格收購。我差點就收下支票,想著既然老婆願意讓我升級,何樂不為?
最終我們還是理性的試完520D 之後再作決定。試車當天,我一起步,就開始懷疑這真的是BMW ? 太偏向舒適的懸吊,讓我不自覺一直將設定調到Sport+,依舊覺得太軟;方向盤的回饋也太輕;八速自排雖然更省油,但開起來竟然像是無段變速。我實在無言,問問後座的老婆,坐起來感覺如何?她只是淡淡一笑,保持沉默。
我特別注意了業代的反應。照理講,他應該盡力推銷才是,畢竟我們都已經考慮要換了,能在年底多賣一台,有何不好?但他卻保持客觀,下車後,他才說320D 真的是部好車,他不鼓勵我們換,就算開到小毛病都出來了,他也還可以介紹優良的零件商,讓車主用最低的成本維護車況。
還好老婆最後接受了我的觀點,反正她自己也覺得5系列的內飾和外型都不夠「運動」,換車一事,以後再說,她也繼續忍耐這部車對台灣路況的精準回傳...
和名車相比,或許我們的車還只是入門中的入門。但以我們的經濟能力,能開上一部讓自己在移動之餘,還能多一點樂趣和爽度,又可以滿足小家庭整體需求的車,我們真的很滿足。其他的,都不重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