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75518887373 wrote:
看後來的3 5 7~樣子根本都只是小台大台的差別...(恕刪)
我有不一樣的看法,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先進的設計概念(其他廠牌到現在仍未能採用),我以前也不太能認同,感覺很呆版但其實不然,背後有著德國工藝的理性概念。
這概念是我看 Dsiscovery 介紹波音公司為旗下系列飛機設計時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飛機的操作儀器有上千種,為了降低駕駛員的學習成本,波音公司為旗下系列飛機設計具有"系列化"、"系統化"操作介面,如此一來駕駛員只要能駕駛747,就可以駕駛737。。。而且由於統一的元件,對於維護、替換、庫存等等,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及提升品質效率。
這種標準化系列化的概念,早期源自於軍事武器,冷戰時期北約組織由多國組成的聯盟,為了軍事聯防很多軍事武器及操作必須制定標準及整合,如此各國間的軍事合作才能協同作業,而這也是後來ISO標準化的理念原由。。。這其實跟歐盟的來由有關。
以軟體更新為例,本人最討厭的就是介面換新,每次都要重新熟悉新的操作模式,但其實功能都差不多,偏偏軟體廠商每次的改版,最喜歡改的就是介面,因為這樣使用者才可以馬上看得出來,但軟體功能的提升???
如果廠商可以把精力專注於每個元件的功能及效能的提升,然後利用每個元件(模組)做系列的組成出商品(根據不同的需求),而不是花心思在外表上。
而且"系列化"、"系統化"的設計也是比較符合環保,零件種類可以大大的降低,可以用比較大量的製造來壓低成本,零件與零件可以互用大大提升使用效率,廠商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庫存來因應使用需求,所以從很多方面來看,"系列化"、"系統化"的設計確實也有很多優點的。
。。。所以,你看看波音公司旗下系列飛機,不也都是長得很像,也都是大小不一樣而已(當然內部還是有不同的)。。。
PS:很多汽車的設計理念都源自於飛機設計,很多的汽車設計都早在飛機上使用,只是把其轉化為汽車上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