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BMW X1 18i開箱文

我身高大概175cm,調到正常的駕駛位置
坐到後座,膝蓋離椅背大概還有兩個拳頭的距離。
頭部的空間也很夠,不會有壓迫感。
當時選這台車,車室內空間設計很寬敞,也是理由之一

roland753951 wrote:
大大身高多少啊?想...(恕刪)
X1底盤多高?好像比GLA還高一些。
過彎側傾嚴重嗎?

機車宅~阿豪 wrote:
分享貼幾張雙出尾管...(恕刪)


你這個太毒了,犯規拖出去斬了

完全中我的點,要不是去年剛換車,看到你的毒真的會忍不住

chchenn wrote:
X1底盤多高?好像...(恕刪)


我開車就是順順地開,沒有激烈操駕過它
如果你也是一般駕駛的開車習慣,兩個經驗可以分享:
1.與BMW 2AT相比:當時試車是兩台連續試,所以感覺比較清楚。X1的避震給我感覺是「有彈性的順順過去」,2AT的避震是「順順過去」,X1你可以感受有點路感,但是壓過爛路時車子還是很穩的,車子感覺是水平的;2AT壓過比較凹凸的路也是很順,但車子的晃動幅度似乎多那麼一點點。當時業代說是因為X1的避震器比較「深」,提供的伸縮尺度再大一些,因此比較穩,造成兩者感受不同的實際物理原理,就有待高手指點了。
2.家人感受:長輩坐X1常開玩笑說「我都忘記自己在坐車了」。像我這樣常需要應付台北市爛路拉力賽的朋友,想要一台開起來很穩定的車,X1是值得推薦的。
不過穩與不穩,可能個人主觀感受還是蠻大,自己去試駕會更準些。
好車一部啊

最後雖然選擇Q30
但是還是好喜歡X1啊
可否提供菜單與業代資訊

X1 20i有興趣,可以提供正2017年式的菜單or業代資訊...
popeye5168 wrote:
X1 20i有興趣...(恕刪)

其實三不五時就會有網友希望我能夠提供「菜單」,我能理解,我在還沒買時,也到處查X1菜單,雖不求自己買得到神單,也不要買貴了當冤大頭。
不過我自己買完後,真的覺得與其參考菜單,不如思考你的談判策略。
首先你可以多問幾個業務,了解一下「同一台車」的報價。當然,每位業務絕對不會一開始就亮底價。接下來,你可以去思考你到底要什麼?你要折價還是要配備?你想要折到多深?你要哪些配備或是服務?這些配備或服務市場上值多少錢?你要用現金還是貸款?你要跟業務買保險嗎?
如果你全部都想凹,你有什麼籌碼?你有沒有扮黑臉白臉的人跟你一起去談?在快談不下去的時候,你要放掉哪些配備?你要妥協還是走人?我可能很難直接跟你說:嗯,你就凹這些那些,總價砍掉多少,因為車款一直都會有小調整,像是最近這期有送商務艙機票、窗戶鋁質邊框,我就沒有,而這些都可能造成談價上、甚至氣勢的差異。
我建議要買的朋友,像你平常在工作那樣,事先做足功課,擬定策略。確定要買,就認真找一位業代,保持冷靜、好好談;買完就不要再去看是買貴還買便宜了,把這過程當作一種人生的樂趣。
附上昨天在勝利加油站洗完自動水刀香香後,富有肌肉感的組合照。相信我,最後你不會為這頂多一兩萬元的差價,感到可惜的。

爬草嶺不知夠不夠力?
我目前是RAV4 2.5
常跑草嶺
lirenhao wrote:

其實三不五時就會有...(恕刪)

真的
小弟買車從不問菜單
合理利潤給業代
即使交車完還是很熱心的服務
這樣才會長久
因為以後還是要買車啊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