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F10 520d 的性能

yutc500916 wrote:
平價進口車等你維修換...(恕刪)

個人維修經驗...賓士卻實修起來特別貴= ="
VW也不錯高,大蓋2/3賓士吧.
你也可以每次都去外廠修和保養,這樣會便宜不少= ="
當然你也可以買二手舊雙b然後都專們去光顧殺肉店^^"

得了面子 理子呢...
在臺灣花大錢買雙B大部分就是爲了Mark,這點是事實阿= ="
雙b的品質也並非比日係車好...個人感覺啦=.=
但是從賓士上下車確實感覺良好XD...前題是不要老B
O

Bandit小海盜 wrote:
這樣說來,也就是證明...

這樣說來,也就是證明了,為了省油,日本人會用心想辦法偷輕.
結果德國人比較笨? 只會著重"基本安全性"? 卻不想法子減輕車重?

(恕刪)


話不能這麼說~
小弟之前的工作因公去德國N次
買過上億的德國名牌機台
有一些德國友人
從技師,博士到副總都有

德國人的保守是在頂級工藝
常有over-design

偷輕每家廠商都會做
這叫最佳化設計
您用偷輕是污辱了車廠的設計人員

日本人的設計常常是恰恰好
德國人是常有over design

若說日本人的設計是偷輕
那就錯了

高剛性又能減輕重量
這才是本事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比起0~100KM 或者是 0~400M
我比較想要知道100KM~0的時間和距離耶,

平面道路、高速公路比快做什麼?
沒有比賽贏個零點幾秒1秒又如何?
能早一步停下車子才是重點吧!
其實不差,就看消費者是在於什麼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不然怎麼比也比不完!
我與幾家德國機台的副總聊過
德國人也怕日本人
日本人的財團力量很可怕
技術也不一定差
只是在定位上走中高路線
這樣才有量

機床的頂級工藝,瑞士/德國都很利害
但都是小廠
因量只有這樣
養活幾家小廠
高利潤還可以,但市場就這麼大
景氣循環下,撐不過就倒了
日本人不會幹這種事

但不是日本人不行
比研發規模與投資
人家可是財團級
但公司大
就要找大市場

我覺得日本人比較會做生意~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絲絨黑 wrote:
您是不是看錯了.第一...(恕刪)



我每期雜誌都會買兩本~一本超越~一本一手
520d~那是在雨中所測的(照片也很清楚是濕地)~是較差的氣候狀況~和T牌也不是同一年測試的~不過這並不重要.....不是在同一場地測試和時間測這所有款式的車~那數據就無法放在一起去比對的...



愛車BMW X1 20d 柴油渦輪(S)台北愛玩車~愛運動的KEN BMW X1家族:http://bmwx1.freebbs.tw/
1. 加速性能 不等同於 車子的整體性能

2. 影響加速性的因子除了引擎輸出還得考慮車重

3. 偶爾看到類似文章;開進口車的被開國產車的電後跑來發文:我的XXX竟然比不上XXX
大家的回文不外乎是:對方心臟比較大顆、對方有改、快沒用撞到就提早回老家...諸如此類的酸文

我心想,不過就是一台入門款,也不是掛了雙渦輪,即便被電也是剛好,有什麼好自我感覺良好的
如果你認為你的老婆是林志玲,就不用拿她跟大元豆花妹比青春的肉體,更不用跟夜店妹比騷

rogerkuo2001.tw wrote:
高剛性又能減輕重量
這才是本事


同意+1

這有租略來講兩個方面可以著點
第一個是結構學
這個真的要看設計師實力了
另一個是材料學
這個基本上就是成本問題了

講個題外話
去看F1就知道了
事故車基本上一定是殘骸滿天飛
這絕對不是單純的車速過快
強韌的材料跟特殊的結構,在撞擊時會利用車體崩解的方式將衝擊力分散開來
除非是太誇張的車禍,撞擊完後核心駕駛座基本上都是完好的

回歸到市售車...這好像有點難實現,道路狀況不允許車體四射...
真的是開板來被轟的.....

自己喜歡哪台才是重點,不是嘛?

品牌?

馬力?

價格?

舒適?

功能?

外型?

產地?

這種東西怎麼比也比不完的...





mmike wrote:
我心想,不過就是一台入門款,也不是掛了雙渦輪,即便被電也是剛好,有什麼好自我感覺良好的
如果你認為你的老婆是林志玲,就不用拿她跟大元豆花妹比青春的肉體,更不用跟夜店妹比騷...(恕刪)


超級中肯............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