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BMW真狠,蓋自動化的工廠做carbon車體

碳纖維平價化和接合技術只要成熟一樣會掉到主流市場來
BMW是很敢嘗試新製程的公司(當然不是指發展年代已久的碳纖材料本身)
就算失去一些穩定性和妥善率他們還是堅持要嘗試
這是強迫進步的唯一之道
就像阿波羅計畫的阿姆斯壯上月球
平安回地球的機率只有71%,那為何要嘗試呢?

其實有幾個迷思還是要破除
碳纖維環保程度的質疑不在碳纖上,而且有3個角度談此問題
一是膠合的聚丙烯腈上
會影響人體肝腎功能,就算是最環保的玻璃打成粉末一樣吸收了會傷身
大多業界研究單位也是致力於讓聚丙烯腈成份與用量降至最低
回收上也是要先溶解過濾聚丙烯腈,所以已有解決之道

二是製造過程中的環保程度
它不須金屬重工業的高溫.高壓.高耗能乘載量
碳纖維的工廠在乍看之下與紡織業沒什麼兩樣
也可以說他的生產機器和紡織機器幾乎是一樣基礎架構的

三是碳纖複合材
膠合過程中結合金屬或其他剛性材
如果在回收上沒有處理好,的確會產生高汙染
因此這一製造業與回收不適合在東亞地區做處理
台灣商人的道德水準並不高
執掌回收處理的事情確實會成為高汙染
但老外也是邪惡的,看在金錢和汙染別國土地的份上,他們是做得出來的
BMW也有碳纖複合材,也有紙面上的回收措施,但實質上沒有落實
就跟電腦主機板的回收態度一樣是打死不認帳的,這應該要痛批
但規模做起來就一定要有落實的決心
<離題了XD>

我也想幫Tesla電動車說一點話
他們訴求出超跑0-100km/h的4秒內加速性,他們做到了
續航力成為業界最高,甚至是兩倍續航力他們也做到了
480km的續航力確實在美國土地上不足甚至要打個八折
但事實上他們的開發訪談中
因為不須內燃機的複雜結構而產生更多電池配置空間
其實這當中有受到經濟效益上的壓縮才只到了480km
而且電池結構並沒有把密度做出高水準,也是經濟效益所致

創辦人Elon Musk也強調
他只是希望能把這個技術與時代提早作變革而已

如果今天沒有石油鉅富集團的黑金壓力
加油站早已是電池替換站與電池密度效率壽命監控站
充電根本不需要等,電池控管責任交給更專業的加電站
跟你打電話叫瓦斯其實是差不多的意思啦

inuki917 wrote:
如果今天沒有石油鉅富集團的黑金壓力




想用替代能源

得先過他們這一關

simonyou wrote:
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偶爾真的需要跑長途
對純電動車是很麻煩的
就算你到的了,你去的地方可以充電?電力夠回程?
可能是我比喻錯了,我認為純電動不符合大多數人都需求
也請大家針對技術做討論,不要斷章取義


什麼車什麼功能什麼用途這很明確

如果您買一台車又要市區好開好停車又要高速穩還要省油又要跑長途又要駕駛樂趣

那這車要就很貴不就還沒上市

都市用車就都市用吧,不要想說上天下海通通包

哪邊是大多數人???

不是每個人都想跑遠,都想上山,功能需求而以!

不然一個廠牌的車廠出那麼多款車是出好玩的嗎?

simonyou wrote:
小弟不才就是在碳纖維...(恕刪)

大大您好!小弟不才想請教您一個問題
BMW的這車體,跟如Pagani、Lamborghini等車廠的碳纖維車體比較起來
剛性&成本是否差不多?
因為同樣用Carbon做成車體,Lambo和Pagani車價貴上不少
還是說貴的不是在車體,只是貴在其他地方?還是有乾、溼式Carbon之分的關係?
ilovekururu wrote:
大大您好!小弟不才想...(恕刪)

就算是碳纖維,也有不同的材質跟等級
結合纖維成為複合材料需要用到的樹脂,也有很大的差異(航太用的,跟工業級的價差就很大)
就連成型方式的成本差異也是很大的(真空斧/內壓/外壓)
我不敢說BMW跟各超跑車廠用什麼等級的材質,畢竟我不了解
但是理論上來說,同樣的材料跟製程,多片膠合的剛性應該是略低於一體式的車體

另外告訴你一個訊息
大約10多年前,碳纖維的成本約是鋼的150倍
現在約是10倍,應該還有一點點下修的空間
所有的工業產品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就是量大價就低
碳纖維絕對是會越來越普及的
愛快手 wrote:
什麼車什麼功能什麼%9

嗯嗯
你說的有道理
那就等過幾年再來看看
到底純電動或是pulg-in hybrid會賣的多就知道了
目前我還是認定純電動車不太可能有好的前景
除非燃料電池成本降低

simonyou wrote:
最近注意到BMW i...(恕刪)

謝分享。

simonyou wrote:
據BMW的說法,定價...(恕刪)


全配壓在160W以下肯定大賣....尤其是女性族群...MINI掰掰了QQ

可是這麼輕....颱風天在快速道路上會不會一陣風來先翻車阿=.=a

雖然數據報告耐撞安全係數等同於5系列
軒轅浩 wrote:
其實這篇新聞幾天前我...(恕刪)


這訊息是真實的嗎??

我比較喜歡這種實在的廠商...起碼島民不會用較貴的價格享受到人家上一世代的產品或非全配又再閹割過的台灣特殊版~~
鬼島一些企業不管在甚麼產業~~很多台灣代理商都把國人當次等公民對待...

而且一樣的東西...台灣賣價硬是比他國(原廠國/新加坡/中國/日本/韓國等等...)還貴上近5成以上...就算不是賣最貴的國家榜首...也是排在全球前三名之列
或者偷偷閹割換料後才比近似原廠國價格賣...

連元祖馬卡龍在法國歐元1.4元...到台灣就變成台幣100元

唉....

I9超跑賣超貴是OK...希望I3自動化量產後可以親民點XD

I9和I3的價差實在有夠大地lol


話說I5和I7呢=.=a

simonyou wrote:
小弟不才就是在碳纖維廠上班
要講環保議題,牽扯很深,回收再利用的方法都有...(恕刪)

就我的知識過範圍裡,纖維好像都要貼錢,請人來清除掉
沒人在回收,所以,聽你說能回收,打開我的求知慾
請問方便分享一下碳纖維回收流程和方法嗎? 謝謝。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