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選擇美規335還是M3好?

e-tron wrote:
大家穩穩跑 平均 2:00~2:10內?...

有成績表嗎? 我還真不太相信335 還"大家"穩穩跑完10秒內, 是哪場職業賽事嗎!?

目前非職業賽在大鵬灣看光C組要進2:10的人就不多了~ 335的成績大多是在10秒外吧



2013 OTGP 第一場 FR Turbo 5 台跑 3台入10秒台

2:03 2:06 2:10 

一台 2:13

另一台女生來玩的 2:45

2:10 秒剛好是平均 不是大多在10 秒外

可參考 http://www.ctmsa.org.tw/xms/

可以在參考去年的成績 成績有越來越好的趨勢

超過2:20秒的就不用參考了 有些是因為車況沒設定好 第一回合跑完就棄賽了








基本上您說的我都非常同意,但是有幾點資訊有點不一樣

大家討論討論


Phenix wrote:
兩台車看起來非常像

但是很多東西不是看起來像就沒差

335 改裝會越改越窄 ~ 前期款 N54 改裝潛力強, 但是以不損壞引擎的角度看, 大概 480hp 算是很高了, 530hp 看人品


N54的潛力是非常大的,本體沒動甚至沒降壓縮比換個渦輪都可以上到七百多匹(w/ meth)

VTX63R

很多人都認為繼2JZGTE之後改裝潛力最大的N54絕對可以排前幾名

但是位什麼台灣很多改到落賽,我真的不清楚

N54本身是一顆熱出名的引擎,是不是不夠祝重散熱還是其他因素;尚請有經驗的前輩分享

Phenix wrote:
後期款 N55 雖然有雙離合器變速箱, 但是那個跟M3 那個M-DCT 根本是兩回事
改個晶片 360~380hp 差不多了


之前一位N55的車主分享了一份文件指出M-DCT 跟 nonM-DCT本體是完全一樣的,差異在軟體跟散熱方式

美國玩N55 DCT的人還不是很多,所以這方面還在研究中

DCT


Phenix wrote:
M3 的改裝極限可以說是沒有極限 ~ 只看你的口袋有多深而已
600hp 的機械增壓算是中階班, 720hp 的也不是沒有

論大改的話

ESS VT2 還是被ST 335i放了一些



Phenix wrote:
簡單說
335 適合跑直線爽爽就夠, M3 進入彎道就會把335 巴掉了


完全同意!!
106 wrote:
基本上您說的我都非常同意,但是有幾點資訊有點不一樣

大家討論討論

N54的潛力是非常大的,本體沒動甚至沒降壓縮比換個渦輪都可以上到七百多匹(w/ meth)

VTX63R

很多人都認為繼2JZGTE之後改裝潛力最大的N54絕對可以排前幾名

但是位什麼台灣很多改到落賽,我真的不清楚

N54本身是一顆熱出名的引擎,是不是不夠祝重散熱還是其他因素;尚請有經驗的前輩分享

以台灣目前的做法來說 ~ 上個月的Spec R 已經有消息出來台灣有人換上改裝的渦輪葉片
在 Dyno 上面拉出 610hp/91kgm 了
不過隨後排氣端燒毀 (排壓排溫過高)

之後大概會朝向改進散熱跟精度前進 ~

台灣會改到落賽有的時候很多原因
一個是電腦不通, 很精通寫電腦的又寫得好的其實很少
一部分原因 其實我不認為是 N54, N55 很熱
其實渦輪引擎大部分都很熱 (如果跟 NA 比的話)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 N54 其實跟那些傳統的渦輪引擎比起來其實並不好改
很多系統都是綁定的 Close Loop 在跑
在這種狀況下想要大改可不是像以前 2JZ-GTE 可以直接換顆 T04Z 加個 F-CON 下去整理好就開始寫
這也是主要為什麼目前 台灣玩 335 的還沒聽過哪個有直接換渦輪本體的來改 (換葉片有, 換本體的很少)
這種狀況下又要回到之前我講的那個狀況
因此不是N54 熱不好搞定, 而是對於BMW 那個行車電腦的控制系統不好搞定

前面會有人講說 冬天渦輪車凶狠, 夏天怎麼開怎麼軟 ~ 我認為是不對的
會有這種狀況只能說是你車的散熱沒做到完美 沒跟上你引擎改裝的幅度
當然啦 夏天空氣比較熱 可以吸入的空氣是比較少 出力是會差一點 但是不致於到差很多的程度
更何況ECU也會根據吸入的空氣狀況進行調整阿

舉個例子來說
幾年前台灣很瘋 0~400
冬天跑的成績往往比夏天來的棒
但是如果去到日本
日本的店家剛好相反, 主要原因在於說
日本人認為
如果當你的車子的散熱一切都做到完美的時候
在夏天跑的成績會比冬天來的好 ~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夏天的氣溫較高 地面溫度也高得多
輪胎熱的比較快也比較黏
所以成績可以跑得比冬天來的更好


以N54 來說 ~ 改到700 應該都不是問題 甚至 動到鍛造腹內的話 上千匹應該都是有可能的 (之前E46 M3 就有了)
但是問題會出在軟體, 那個行車控制系統如果沒有徹底弄通的話, 要改裝的問題還會大過M3 (更多廠商研究怎麼改M3 ~ 所以更多精力資源會放在M3 的系統改造上)

106 wrote:
Phenix wrote:
後期款 N55 雖然有雙離合器變速箱, 但是那個跟M3 那個M-DCT 根本是兩回事
改個晶片 360~380hp 差不多了


之前一位N55的車主分享了一份文件指出M-DCT 跟 nonM-DCT本體是完全一樣的,差異在軟體跟散熱方式

美國玩N55 DCT的人還不是很多,所以這方面還在研究中

DCT

那個討論串我看了一下
他分享的文件只有指出 M-DCT 變速箱的構造跟作動邏輯
但是沒有提到在 335 上面搭載的 DCT 變速箱是怎樣的, 而接下來的討論串基本上他都是單方面提出
他認為 M3 用的 M-DCT 變速箱 跟 335 的DCT 變速箱是一樣的
其它人問他關於這兩邊的比較的時候他就講到別的地方去了

我先講我對於 M 的變速箱的了解
跟一般BMW 比 M 系列最大的不同其實在於 那個後方 M差速器 (其它材質細節就不講了)

而 M-DCT 跟一般 DCT 最大的差別也在這裡
想一下, 在過彎的時候是不是內側胎跟外側胎會有差速出現
輪胎打滑的時候行車電腦知道怎麼控制 變速箱動作

而 M 系列的東西是加了很多感知器下去偵測這些動作配合軟體動作才有那麼完美的彎道動作出來
沒有那些感知器 那個變速箱進入彎道後的動作就會掰咖了 (這點其實在 E46 M3 上面已經確認過了)

那個討論主一直在軟體 水溫 油壓 上面打轉當然摸索不出東西來
單看本體當然相似度很高, 但是如果看周邊呢?
可以試著反過來思考看看

如果 335 的 後期款改寫了 M3 的控制邏輯下去 在彎道上就可以有 M3 的表現了嗎??
就算可以寫入也沒辦法正常動作吧 (沒差速器配合 ~ 而且那樣操駕下去應該變速箱本體會先過熱 因為散熱沒M 款來的好)

這是為什麼多數人都是選擇 N54 甚至 6MT 下去改
因為那顆 DCT 搞不定阿 如果該車主很帶種拆下去應該會發現跟 M3 的差異很大才對 (不過前提是他也找的到剛好有 M3 MDCT 的車主在大修)
我覺得很大可能性應該在於本體是一致的 或是類似的
但是周邊配合的不同 (感知器, 軟體, 散熱)

106 wrote:
Phenix wrote:
M3 的改裝極限可以說是沒有極限 ~ 只看你的口袋有多深而已
600hp 的機械增壓算是中階班, 720hp 的也不是沒有

論大改的話

ESS VT2 還是被ST 335i放了一些



你的影片裡面 拍攝的是 M3 (畫面上是 335, 負責拍攝的是M3)
要講 "放" 其實我覺得還有段距離, 在我看來是稍稍拉近多一點

ESS 的耐用度向來是一流, 該廠也推出了 700+ 的套件安裝了
不過看來是得改壓縮比就是了

以改裝來看
M3 要改裝的問題還會比 335 來的少
引擎極限跟底盤極限也相對來的高
通常玩到這裡, 下一個階段就是porsche turbo了或是GT3, 又是個分岔路, 玩車養成之路, 或是轉成好爸爸, 玩小孩比玩車貴, 小孩子的改裝費用, 唯一改不膩的東西, 也無法不改

106 wrote:
基本上您說的我都非常...(恕刪)


你看到的那台白車 是 Vishnu 的單渦輪335耶
say hi to everyone who love 3C

rickyHsu1979 wrote:
2013 OTGP ...(恕刪)


2:03 是光頭胎 還是 TW180的胎 還是TW280的胎 還是TW320的胎啊?

say hi to everyone who love 3C
這個比不了吧,一定是選M3阿! 預算夠的話你也不會選650而是選M6吧~ 個人覺得如果你買335你會後悔沒買M3,哈哈。
謝謝分享,收益良多~~!!

Phenix wrote:
以台灣目前的做法來說 ~ 上個月的Spec R 已經有消息出來台灣有人換上改裝的渦輪葉片
在 Dyno 上面拉出 610hp/91kgm 了
不過隨後排氣端燒毀 (排壓排溫過高)

之後大概會朝向改進散熱跟精度前進 ~

台灣會改到落賽有的時候很多原因
一個是電腦不通, 很精通寫電腦的又寫得好的其實很少
一部分原因 其實我不認為是 N54, N55 很熱
其實渦輪引擎大部分都很熱 (如果跟 NA 比的話)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 N54 其實跟那些傳統的渦輪引擎比起來其實並不好改
很多系統都是綁定的 Close Loop 在跑
在這種狀況下想要大改可不是像以前 2JZ-GTE 可以直接換顆 T04Z 加個 F-CON 下去整理好就開始寫
這也是主要為什麼目前 台灣玩 335 的還沒聽過哪個有直接換渦輪本體的來改 (換葉片有, 換本體的很少)
這種狀況下又要回到之前我講的那個狀況
因此不是N54 熱不好搞定, 而是對於BMW 那個行車電腦的控制系統不好搞定


在美國335i的改裝,最重的是均衡調教

每改一次map都會log timing 來調整,但這也是piggy back的缺點

Procede 跟JuiceBox都沒寫Map,要輔以flash

漸漸的COBB變得慢慢被接受,而opensource也正在開發,搞不好可以跟subaru的openECU一樣

CSracing 的TD04 335i不知道如何了???


Phenix wrote:
以N54 來說 ~ 改到700 應該都不是問題 甚至 動到鍛造腹內的話 上千匹應該都是有可能的 (之前E46 M3 就有了)
但是問題會出在軟體, 那個行車控制系統如果沒有徹底弄通的話, 要改裝的問題還會大過M3 (更多廠商研究怎麼改M3 ~ 所以更多精力資源會放在M3 的系統改造上)


HPF 上上禮拜倒了

1000+P E46 M3也不知道流落何方,聽說被藏起來了



Phenix wrote:
那個討論串我看了一下
他分享的文件只有指出 M-DCT 變速箱的構造跟作動邏輯
但是沒有提到在 335 上面搭載的 DCT 變速箱是怎樣的, 而接下來的討論串基本上他都是單方面提出
他認為 M3 用的 M-DCT 變速箱 跟 335 的DCT 變速箱是一樣的
其它人問他關於這兩邊的比較的時候他就講到別的地方去了


其實...我沒有讀完那篇....

我比較old school,所以選擇6MT

印像有一篇文章說本體是相同的,就分享上來


Phenix wrote:
你的影片裡面 拍攝的是 M3 (畫面上是 335, 負責拍攝的是M3)
要講 "放" 其實我覺得還有段距離, 在我看來是稍稍拉近多一點


放錯影片了,但是標題有更新

M3起步失誤.....7DCT起步還可以失誤.....

335i是6MT




Phenix wrote:

ESS 的耐用度向來是一流, 該廠也推出了 700+ 的套件安裝了
不過看來是得改壓縮比就是了

以改裝來看
M3 要改裝的問題還會比 335 來的少
引擎極限跟底盤極限也相對來的高


市售的M3雞鴨最高是VT2-650,但是才8psi的增壓(0.55bar)

所以耐用度無庸置疑




7158sean wrote:
你看到的那台白車 是...(恕刪)


是的

CaptainInsano 的 FFTEC ST335i

precision 6466拉出708hp

但是這顆渦輪支援到900P,鍛一緞還有進步空間

Phenix wrote:
台灣會改到落賽有的時候很多原因...(恕刪)


台灣會改到落賽嗎? 外面一堆人都說 只改V5 100-200就有9秒尾

V5在加水噴 見8 再加大渦輪見7 然後變速箱還是很強壯

但發生在我自己身上完全不是這樣子 大大指的改到落賽應該是我這種極少數極少數的人 哈哈哈

開過M3 以後......才真正體會 M 的精隨
say hi to everyone who love 3C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