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這半年也碰到一件,北市某經銷,還沒settle。分享一點學到的教訓。我的是德訂,而且配額不多,業務說要先簽單(10萬元),才能讓公司作業去搶生產配額。當時因為我還在高低配兩款之間糾結,所以單子先寫了低配款,口頭約定,等生產月份接近,確實要跟德國下單時才確認款式。結果業務沒跟緊公司內部,經銷商提前一個月在沒跟我與業務確認下,就下訂了一部低階款,等到屆臨原先談好的時間,我告知業務想買的是高配款,並且要確認選配項目時,才發現已經有一輛我不要的低配款排入生產。那部低階款他們摸摸鼻子,說自己吃下來。然後,當繼續談我想要的款式與配備細項時,又發現泛德全面改了年式,標配與可選配項目已經跟型錄上有不小差異(主要在輪圈、後來又說座椅也改)。期間經銷商沒有確實掌握到變更的項目與時點,造成我沒法提前考慮。因為已經臨到工廠下單的期限,我退讓了一些,勉強接受了輪圈。但是當我稍後被通知座椅也改了時,就真的無法接受了。考慮了兩三天,決定不下單這輛車,單子改成【訂金保留、讓出配額】。所以,我並沒有被配到車。後來我轉而考慮其他幾個車型,但實在沒有我需要的,兩次向業務提出退訂要求,他都說 "有困難",說是因為有先前誤訂的那部低配款...。我推敲...,他們仍舊把那部誤訂的低配款算在我頭上,因原本我依然會買一部高配的,所以當時經銷商願意吃下那部誤訂的。現在我不買了(其實不是不買,是現下沒有合適車型),就凹我,不給退,硬要我消化掉一部他家的BMW。學到教訓: 1. 只要有不確定的事項,不管業務多好、多麼可信賴、跟你有多親的血緣關係,在簽約時,【一定】【全部】以文字寫成但書,避免有【口頭約定】的爭議。2. 車子只會越來越好,這部沒買到,等新款的、看別牌...。 想清楚,有沒有必要去搶所謂的"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