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篇新聞幾天前我就有看到~第一個反應是,爽阿~雖然雙B在台灣都賣很貴但是小弟最佩服的是,國外一發表,台灣上市日期幾乎只差1~2季其次是不會藏私,德國520I引擎跟台灣520I的引擎是一樣的~不會像日本那樣,期毛子很差~所以,歐盟上市後,台灣不用半年應該也會上市了,跟先進國家一起享受新科技(小弟真的很討厭一直撿日本的舊科技...)
軒轅浩 wrote:其實這篇新聞幾天前我...(恕刪) 其實就小弟認識日系車廠的朋友(marketing)所告知日本車廠根本沒有要藏私的意思都是台灣這邊自己選配的,主要考量都是成本還有就是市調的結果,大部分他們鎖定的消費族群是不care所謂新舊科技的
愛快手 wrote:墾丁到不了??我可以...(恕刪) 那我可以說你開不到花蓮/宜蘭嗎?其實或許你可以用歐美的消費觀念去想一想他們那裡一天開600-1000km雖然不是常有的情況,但比例還是不低一旦你需要從德國開到法國甚至西班牙,你怎麼開Tesla去?你會開Tesla去嗎?如果你家沒有另一台汽油車,你可能買Tesla的機率有多高?
simonyou wrote:美國有市調Tesla...(恕刪) 你想,連墾丁都到不了的車,是有多少人可以接受?------------------------------------你以為所有鄉民都住天龍國嗎?
jeffcyut2003 wrote:你想,連墾丁都到不了...(恕刪) 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偶爾真的需要跑長途對純電動車是很麻煩的就算你到的了,你去的地方可以充電?電力夠回程?可能是我比喻錯了,我認為純電動不符合大多數人都需求也請大家針對技術做討論,不要斷章取義
steven0415 wrote:原來南韓石化廠同BM...(恕刪) 台麗10多年來一直都不太長進,模數不太穩定SK的碳布現在已經被很多要求較高的工業採用了,雖然品質還是差TORAY/TOHO一點,但是價格相對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