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果一開始業務就道歉,然後坦承疏失,說不定只要返還多A的錢,說不定什麼事情都沒有,也不用多賠償,也不用主管出來道歉,這是第一錯。後來業務主管竟然也不太想鳥這件事,也推給業務,叫他去跟樓主喬清楚,如果這個業務主管趕快瞭解事情的狀況馬上跟樓主談可能也還OK,這是第二錯。接著業代上來放話,是第三錯。簽切結書想河蟹掉是第四錯。一連這麼多錯,我不覺得汎德有什麼好同情的。
3.五萬的確可以全車烤漆,可是出廠的漆跟後來重考的漆一樣嗎?一開始考的漆是板件直接高溫烤漆,後來的烤漆有沒有拆件烤?全車組完後,又要東拆西拆來烤漆,請問這是五萬就能解決的嗎?庫存車不等於瑕疵車,要不妳就跟樓主講好。此車有瑕疵,我用便宜的價錢賣妳是因為他有瑕疵,讓消費者選擇,買賣不就是心甘情願,哪有什麼我已經便宜給妳了,所以妳也不用計較?誠實信用原則先。
4.比例原則都搬出來了,這裡好像不適用吧!請問簽切結書是以誰的名義?是汎德還是敦南所?看了討論串好像是以汎德的名義,結果要道歉汎德又不派人代表,又開始躲貓貓了,道歉是看誠意,不是看誰出來道歉,有誠意業代就搞定了,需要誰來嗎?不過我看不到汎德的誠意,甚至敦南所的誠意也看不到,樓主會賭懶也是能夠理解。
5.這樣搞下去,的確樓主可能吃力不討好,因為以汎德這樣的態度看來,不理你就是不理你,想辦法讓他把車子原價買回吧!拿著現金去買其他車,留著車繼續開,自己不開心,妳也不敢回原廠吧,誰知道他們會怎麼亂搞妳的車?
6.得饒人處且饒人?這年頭流行這一套嗎?當大車廠侵害了消費者權益的時候,怎麼不見他們饒了消費者?即便賠償了,還要簽切結書河蟹掉,當作沒這回事,這裡不就很多這樣的事嗎?然後事主拿了好處也封口了,大家都自己好就好,想想吧!今天車商會這樣對待這個人,他就可能這樣對待你,如果台灣人一直都是這樣子,那就繼續被財團宰吧!
ppppppppp
CTfrank wrote:
當業務所為不再是代表公司
那買車車款,保險金,代收費用被業務A走
受害者要自己個人去跟業務個人追討?
甚至要消費者自己打官司才能拿回來...
其實這是生活常識的問題
任何的費用都是有單據
不論今天大家是跟標達.汎德.中華賓士.全歐.....任何一家公司買車子
沒有東西是沒有單據
選牌?
監理處有公家收據呀
車款?
有發票呀
牌照稅.燃料費都有稅單呀
有什麼費用是沒有單據?
沒有呀
第一次買車,所以不懂?
那都知道來找網路告狀了
怎麼不知道在網路上找知識勒?
難不成這樣PART1.PART2....一個字一個字的泣訴,會比事前做功課還累????????
公司沒有預防嗎?
今天每一家汽車公司業務員名片後面幹什麼都印著公司匯款帳號?印好玩的嗎?
你錢付給公司,公司就要負責呀
換個方向,公司是否可以說根本沒有收到相關款項
當然也可以呀
他們公司沒有收到你的錢(公司發票.收據.匯款紀錄.....),你要他們怎麼負責勒?
今天即使告到法院也很難拖下公司的問題也在這呀
有人認為烤漆之後,車輛的價值會受損
其實我和另外幾位網友已經在點各位了
在車輛產業中
運輸保管過程導致的碰撞.車損其實很平常
只是通常在PDI就先處理掉了(每一家處理方式都一樣,包括以服務著名的日本L牌)
不會讓客戶知道
如果很執著在這點上面,不願意接受保固處理
那說真的,台灣沒有檸檬法,就算有也不可能保證車商的處理原則
那還是不要在台灣買車比較好
PEUGEOT好?PEUGEOT妙?PEUGEOT聒聒叫?
切...
我又不是獅幫義和拳.白蓮教
少來這套
侑~ wrote:
買bmw找到好的業務...(恕刪)
讓我想到了六年前在非住居地買車的不愉快經驗
只不過角色是互換的
記得那時年紀輕
愛買改裝車,最好是越快的越好
也喜歡開不同的車,所以一直是以中古車為主
開了一陣子就賣掉換一台來開
有一天看到了一台H牌的日本美規車
改了紅頭的引擎,全車好料
一眼看了就愛上它
但是因為不是在本地看的
所以以往買車前都會開去朋友的保養廠頂起來全車檢查的動作無法作
在衝昏頭的狀態下就先買了下去
買回來,當然是開去做個大保養換換消秏品
結果.............................
居然整個屁股是"接"的
當下心中冷掉了
馬上打給業務
當然是打死不認
心裡當然是..............OOXX
後來也約了時間一起去找所謂的鑑定公會還是什麼忘了
確認是所謂的大撞車
當下要求
手續費我認了算送你的
但是車照賣價收回
協調未果
找上了北部大縣市的消保官
想說.......
公權力總是OK的
希望能有好的結果
但第一次開協調會也是最後一次
消保官的嘴臉..............不知如何形容
對方業代也是裝可憐
消保官聽完陳述後
因為沒辨法取得共識
就敷衍了事就叫雙方自行協調
後來業代再次約時間出來談
把我帶到他們公司
就叫我不要再鬧了
然後當然也是身邊會坐了幾個絕非善類的人士
然後又比比店裡掛的一些匾額
不是什麼立委啊就是什麼"公司"或是什麼"會"
跟我就他們店背景多強
如果不從我的日子會很難過
後來因為不是在地人也真的無法可想,只好認了
讓他們以六折價收回
一台車一下子就賠了快十幾二十萬
從此
我不相信公權力,只相信拳頭大的贏
老J wrote:
其實這是生活常識的問題
...(恕刪)
沒錯..
這是生活常識的問題
有各種收據可以查證,您忘了還有車輛運送費,代辦費
所以.這次才會出包
經由這次事件
這就是最好的教育
當業務在外面打著公司的招牌亂搞
這個業務還在公司喔
業務坐在公司的辦公桌,跟客戶談著公司的業務
公司不用負責??
難道.公司也是出租辦公桌而已嗎?
那就真的不是我們的生活常識了
網路很發達
業務名片後面的公司帳號會不會是假的?
所以我們要先跟公司求證?
要跟經濟部求證?有沒有這家公司?
樓上另有網友在質疑
樓主(人身,住家安全)是不是應該小心一下
像這種狀況...也不是我們的生活常識
這篇文應當是進來最熱門的
有其他網友在徵詢樓主意見
可否全篇列印,轉貼
您也算是好心
您還有什麼生活常識
需要告訴各位網友的
大方一點..
小弟虛心受教..真的該多學一點
說真的...
除了一些mobile01的網友外
業務們應該是很注意這篇文章
這位應該是業務吧?
惠嶺生 wrote:
挖挖.....
難怪同業們都在討論,原來這裡這麼精采阿......
已經鬧到總代理汎德了,看來真正的真相快大白囉...
到時看看是老鼠屎業代離開車界?
還是濫用網路力量,軟土深挖的凹車主受大家撻伐?
繼續向同業收集資料中.........(恕刪)
遇到不爽.就PO到網路上.有用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