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就主要的Benz ' BMW ' Audi 這些車種而言,大多都是較靠近車頭的 (Audi是還好,沒雙B那麼明顯)
大家可以去拍賣上逛一下就可以發現了
前軸的設計位置對車身動態有何影響呢?
一般而言前軸較靠近駕駛座,當駕駛人轉動方向盤時車頭轉向的反應較直接快速;車輛很容易就可以在俠窄車道迴轉
前軸越靠近車頭,當駕駛人轉動方向盤時,會明顯感覺車頭先轉向,再來是車身,最後是車尾跟著移動;簡言之轉向反應是漸進式的,比較慢一些,但較沉穩;車輛在窄車道迴轉也需要多轉幾次
事實上當然這和歐系'日系沒啥關係,只是日本環境多山,故日本人多注重轉向反應,前軸設計離駕駛座近一些,彎道操控比較俐落
又歐洲用車環境比較偏向高速的直線車道,故前軸放置在車頭附近,高速變換車道時會比較穩定一些
大家可以做一個實驗,分別拿這2種前軸配置的車種在高速公路上以高速行駛,然後突然方向盤打45度角變換車道,看看哪類型的車種高速車身動態會比較穩定
而這兩種配置在賽車場上又有何影響?
前軸較靠近駕駛座的車種適合中低速的賽道,因為這種賽道車速度不快,大家都擠在一起跑,轉向反應快速可以比別人更快搶到好的路線,在彎中就算外線被其他車手卡住,也比較容易用轉向優勢來彌補
而前軸靠近車頭會比較適合中高速賽道,尤其是高速入彎時,可以比較容易讓車頭非常接近彎頂點時在轉向,因為駕駛人會感覺車頭先入彎之後是車身,接著車尾修正會比另一種配置要來的容易'快速;但此配置在低速彎所能選擇的路線就很死,低速彎中如果外線被卡走,那大概也只有減速讓別人通過的份了吧
當然軸距的影響也很大,不過已房車型的車身而言,不管是雙門還是四門,基本上後軸的放置位置不會差異太大
跑車當然就另當別論了,有像SLR這種前軸極端前移的車種;也有像LP640這種車頭很短的車種
這2種車過彎車身動態差異很大,就看車廠要賦予車輛如何的特性
軸距' 輪距' 轉向比' 懸吊' 車身配重' 輪胎前後胎壓' 前軸距離... 每一項都會影響車輛的動態表現,只是我今天拿其中的一項來說明
要知道車手為了比賽甚至連方向機都會拆下來調整,重新設定轉向比,甚至連方向盤迴轉圈數都會在次設定,看是要設定1圈半還是2圈;玩甩尾的為了要讓輪胎角度外開到最大,有的還設定到3圈半
說那麼多只是要告訴大家,沒有一輛車是十全十美的,全看車廠的開發訴求在那
機械結構設定上就已決定了車輛適合的用途和發揮的場地
網路和雜誌上的評比當作娛樂性質看看就好,置入性行銷的意謂太過濃厚
還是多多瞭解自己本身的需求才是上上之策....
ms61aki wrote:
當然不是所有歐系車都...(恕刪)
首先,感謝ms61aki精闢的分析
我在提到兩台車比較時,不知大大是否有注意到我所並列的兩車種
對於前輪靠近車頭與否,並非所欲所求即可達成
ff的機械結構與fr的差異是非常明顯的,aki大提到"歐系bmw,mercedes的前輪設置都較靠近車頭,audi就還好",有一部分原因是雙b都採FR設定,而AUDI是FF(or quattro),FF無法把前輪設計的較靠車頭,必竟這種程度變動也會牽連到前置引擎的位置
小弟在上一篇提到,前輪是否靠近車頭,對於轉向的感受是較偏"駕駛心理層面",大大在上一篇回復也有提到諸如車輛過彎或高速變換車道等駕駛感受
也因此,如同aki大所言,前輪置於車頭處對於轉向反應會較為"穩定",這種穩定性屬於調和的力量,所以E87(舉例)把前輪設置的極靠車頭,不僅增加轉向角,更可調和車輛在過彎時的感受...適度調整"FR"的過彎特性
而在golf上,將整個前驅結構靠近座艙,亦可提高ff車種在過彎時的靈敏度
so...小弟認為車輪靠近車頭與否,多少和車商的底盤設計有關...就像小弟第(九品芝麻官看太多
)一篇所言,並非所有歐系車都是前輪緊靠車頭,若以aki大的分析,是在"德系"車種才有的現象,若要更仔細的區別,那會是FR車種才較會出現的情況,日系FR車廠LEXUS or INFINITI也是如此歐系其他車廠,以FF為設定的品牌(ALFA.CITROEN),彎道操控也是非常了得,這些車種的前輪也較偏向座艙,不是嗎?
有錯請指正!!thx

大大你可以盡量介紹分享你的賽事背景 是哪一些統一規格賽 哪些廠車 (後驅 前驅 四驅?) 我想會分享高速賽道的經驗 絕對不是在台灣的賽事
我不認同你說的 前輪位置是因為歐系日系 我也不認同 日本比歐洲多山 更不認同 車廠開發車子會把國家地型給算進去 現在的車子又不是只賣某個區域
前輪的位置是取決於引擎擺放方式 所有以縱置後驅為基礎的擺放方式 都是 前輪較為靠近車頭 (S2000 350Z RX7 Supra GTR 我刻意舉日本車為例子) 至於前輪比較靠近A柱的車子 有兩種 一種是 需要先拉前輪傳動軸動力的前驅或是四驅 (Audi Subaru 諸多 歐系鋼砲) 一種是中置或是後置引擎擺放方式 (Lambo, Lotus, Porsche)
以上馬上就可以看出來 前輪跟車頭或A柱的 "相關位置" 是取決於引擎擺放位置 引擎擺放位置也間接決定傳動軸位置
而這只是 "相關位置" 並不代表 前輪靠近車頭 就是軸距長 就一定有長軸距的特徵 這不是相等的 而軸距的決定因素更多 車內空間 先天配重的特性 又需要靠後天的軸距來調整修正整體的動態 等
軸距是取決於 前軸跟後軸 不單單是 前輪的 "相關位置" 更不是 歐系日系 所造成的
長軸距或是短軸距的"天生"特徵 我想這沒有異議 大家都知道
不過討論到 前輪相關位置跟其高低速特徵 以 WTCC BMW E90 vs WTCC FWD 為例子 再好不過
事實上在高速彎時 空氣力學的影響就會逐漸加大 mechenical grip 的影響力百分比逐漸減少 如果前輪離車頭遠一點 那前輪的"上揚力"會較少 下壓力效率也比較好 甚至在不需要鬆太多油門以至全油門的高速彎時 例如 澳門GP 的第二個彎 WTCC 的車子 最低過彎速度約 230~240 前驅車的車頭上揚幅度也比較小 讓 WTCC 的 前驅車 在類似的彎 比 E90 過的輕鬆多了
在 WTCC 裡 因為車頭不能有太多空力套件 因此 E90 在高速彎的車高設定 需要前低後高 (要有 rake) 才能減少前輪上揚增加下壓 但又不能差太多導致中低速彎剎車時車頭過重
前輪靠近車頭在高速彎就比較有優勢 並沒有絕對這一回事 沉穩是一回事 極限高才是優勢又是一回事
先回到這裡 因為大大的文章太冗長 其他的稍後再補充討論

Jaku 峠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