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

奢侈稅....該怎麼辦

花個3,5百萬買車,個人認為這絕對是奢侈,300萬我覺得太高,門檻應該要再降低一些~~~
瞭解你的不爽.....
每個客層也都有預算型買家,
這裡酸人超多,
實在不適合再多討論,
已被定位成"右"的你,
你確定打得過"左+中"嗎?
老實說,就以x5來說,300萬裏,約有140萬交給政府,交完後造成車價飆漲到300萬,然後再重覆強徵奢侈稅••••••••••搞不清楚這中間的邏輯,最後只能說,歡迎來到中華民國。
一堆人來砲人家為什麼要買X5..
怪了呢...那你們幹嘛來BMW版呢? 這裡是你們來的地方嗎??
X5奢侈? 在國外才賣多少錢? 1/3以上已經進政府口袋了還不滿意?

奢侈稅只是無能政府萬萬稅的開始....
早晚打到你們這些酸人的...

以下節錄自對岸評論..


奢侈稅的矛盾與尷尬

  迄今以來,台灣很少有政策像“奢侈稅”這樣,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就引起眾多非議,但這確實說明開徵奢侈稅的問題不少。首先,必須面臨抑制消費和擴大內需的矛盾。奢侈稅主要是對高所得者擁有的高價財產、高額消費行為,加徵一種與營業稅、貨物稅等間接稅性質相近的銷售稅捐,實際上加稅的同時也抑制了奢侈品的消費。但僅憑價位或貨物種類、擁有者身份來定義“奢侈”,可能失之客觀,加上奢侈並非專屬於富人,這種針對消費行為課稅的方式也將干預中產階層的消費行為。這樣就可能打壓台灣的消費市場,與台灣當局“促消費”、“擴內需”的總體經濟發展戰略形成矛盾。

  其次,奢侈稅可能陷入宣示意義大於實際效果的尷尬境地。一方面是稅基較小,大張旗鼓地開徵一個新稅種,一年下來,樂觀來看也僅僅是增加了150億的稅收,這對於改善目前的財政狀況沒有明顯效果。另一方面,用它來改善貧富差距問題也是力不從心,收入分配不均的源頭即所得來源的稅制不合理,富人積累財富速度遠快於財富的二次分配,就一定會富者愈富、窮者愈窮;從技術層面上看,富人還可以採用多種避稅手段,例如體積小但高價的鑽石、珠寶或手錶可以通過走私在黑市交易;體積龐大如飛機、遊艇或汽車等則可登記在企業名下或採取租賃方式,只要改變擁有或交易方式,富人實際上仍可支配這些奢侈品,但徵收奢侈稅的意義卻失效了。
我想可能是有錢人 , 太會節稅...或...逃x稅
政府沒錢>>又不能對一般一毛都不能少乖乖繳稅死老百姓課太多稅<<會引起民怨的
((下次大選我想可能又換人做看看))
所以只能對少數有錢人下手狼要吃羊當然選肥又大隻的

不過看到樓上 , 讓我想到>>上有上策 , 下有對策<<問題還是無解
真的這樣的話.你就當x5一台330萬.這樣也許你會比較釋懷
只是一台車,有需要酸成這樣嗎????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所以用這樣的酸言酸語實在有欠公平。

今年企業缺工已經創新高,有就是許多人"好高騖遠",

辛苦的工作....不做
沒有準時下班.....不做
加班.....不談
辦公室沒冷氣,太熱.....不做
沒有聚餐....不做

薪水太少.....不做不做


這麼多條件都不做,要想看看何年何月才可以享福.....

如果只是繼續抱怨,那就繼續做夢吧
X5都買了

奢侈稅沒差吧

但也不能這麼說

能賺大錢的人 是要從小錢開始省起

凡是錙銖必較 就能積沙成塔
政府沒膽, 不敢課資本利得稅, 只敢課對金字塔頂端富人九牛一毛的特種貨物稅
Save the manuals! http://www.facebook.com/pages/Save-the-Manuals/125741200803024

hf_jerry wrote:
只是一台車,有需要酸...(恕刪)


看完整棟大樓
看到大大留的言才想回覆一下

有人努力做
願意做
可是也用不到自己的努力成果
(ex:諸多爆肝的科技人員)

現在台灣的薪水的確不多
跟物價、車價、房價相比的話
要更多錢,加班?
no 加班不一定有錢...因為責任制
不加?
不行! 為了飯碗,為了討老闆開心,還是要加班
有人加班
加到12點的、一點的、.....甚至有兩三點的
連利用空閒自我進修的機會也沒有
翻身? 怎麼翻?
可是這樣做牛做馬卻不一定有好薪水
不保證不裁員
這樣的人哪邊做錯?
你覺得?
大學念不夠好?家境不夠優渥?年輕不夠努力?
有些人
始終能利用的資源很少
當然也有成功的例子,但沒聽過的失敗的,比聽過的成功的還多
對這樣的人大大覺得?
更別說那些個人能力優秀,進了大公司卻爆肝掰掰的........
  • 4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