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F30香港售價


m3power343 wrote:
恩嗯 沒錯因為依照那...(恕刪)



以下僅供參考

南非進口的車子


由關稅總局查詢

貨物類別選擇 11 碼, 8703231000
"轎式小客車(包括篷車、跑車)及旅行車,汽缸容量超過1500立方公分,但不超過3000立方公分者"
進口國選擇南非

民國一百年 1~8 月, 共 1509 輛, 總價值 1,155,845 千元台幣 (匯率因素已算入), 平均一台 76.7萬元
民國99 年 1~12 月, 1147 台, 總價值 1,017,909 千元台幣, 平均一台 88.7 萬元
民國98 年 1~12 月, 774 台, 總價值 708,963 千元台幣, 平均一台 91.5 萬元
民國97 年 1~12 月, 768 台, 總價值 717,963 千元台幣, 平均一台 93.4 萬元

這真是太神奇了, 換算成台幣, 進口報關價格遞減, 在台售價卻是遞增

關稅總局查詢網站
Schalom wrote:
台灣的車商是賺很大沒有錯~~
不過如果我跟你說日本東京停車~一小時150~200/NT
一公升的油50/NT
你心裡會不會好過一點!!

會嗎...
東京工讀生時薪350~400/NT
停一小時用掉一半
台灣工讀生時薪100
停一小時也是用掉一半
停車的痛苦指數好像也差不多...
(年薪+紅利破百萬的一般上班族就更不用比了...都很辛苦啦)

不過日本停車場的規劃跟設備還真不錯...
(東京有些停車場30分鐘內免費 詳情請洽"東京都道路整備保全公社")

gadda23 wrote:
怎麼都沒人算一算兩地...(恕刪)
車輛訂價合理與否? & 不同國家間養車的難度孰高孰低?

探討的內涵,根本完全是兩碼子事

有些人不知道是煙霧彈放很大,還是真的邏輯有問題

成天喜歡把這兩檔事扯在一起,最後再延伸出個結論,叫做"台灣養車很幸福"?

用心一點或吃飽很閒的,把討論文章打得跟寫Proposal一樣

懶一點或文筆較差的,也只會成天在那邊幫其他國家算停車費跟過路費?


難怪在台灣,企業或廠商與消費者間永遠存在著高度不對等關係

也難怪我們目前的政府在選邊站這點,永遠不會有遲疑跟兩難

現階段來看,消費者的弱勢,不管是因不乏有心人士居中操作之故?或是源於有些人"真"搞不清楚重點?

但看到這篇討論的某些離譜言論,再評估一下這個論壇的族群,我看也算是另類的一種"見微知著"


最後,關於養車輕不輕鬆,最好是有這麼簡單,能單以消費金額的絕對值就看得出來......
AlfieKuo wrote:
最後,關於養車輕不輕鬆,最好是有這麼簡單,能單以消費金額的絕對值就看得出來......

養車輕不輕鬆不就看車價,稅金,停車,保養,維修,二手價,材料取得的便利跟經濟...
樣樣都跟錢有關...不然要看什麼啊?(誠心請教 不開玩笑)
基本上只要有錢(也敢花)有時間有熱情 養什麼車都很輕鬆吧...
rogerslee wrote:
以下僅供參考南非進口...(恕刪)


忘記講了, 上面列的報關金額是如此, 但這些數據背後有沒有文章,
就不在此探討了

我假設大家都誠實報稅
數字會說話,關於買車養車的事,某種程度上是用數字來做比較的,眾人提供不同訊息及意見集思廣義,也是一種閒聊的樂趣,各人依自身經濟能力消費,願打願挨都是交易行為、你情我願!

香港的養車費用除了前面有大大提到的昂貴租金及高油價外,車子不洗太髒也會被罰,要維修保養或改裝汽車,光工資就貴的嚇人!而且台灣到處都有非常便利的保養廠,補胎也有24小時營業的呢!

說再恐怖一點的,香港市中心一個車位就要上千萬台幣,相對比較起來台灣養車環境真的輕鬆多了!而且以台北市為中心,四十分鐘內的車程就能到有山有水的好地方,不管是遊車河或走山路高速或濱海,各地名産小吃又物美價廉,現在很多香港人很愛到台灣周休二日呢!
香港加option還要另外加稅
以40萬的車來舉例
超過30萬的車
任何option還要另加100%的稅
(超過50萬的車要115%)
去年調高稅率後期實香港買車已經貴過臺灣

05年我香港買E350
06年臺灣買E280
價錢差不多那時香港到是便宜過臺灣

去年底我一共買了3部車
TOYOTA ALPHARD 350
去年底約690000現在要約740000
比臺灣貴

SLK250
約730000
臺灣價錢不清楚

PORSCHE 991
約2300000
比臺灣貴了差不多2百萬臺幣

不過我倒是聽說
臺灣雙B代理商訂價
"非常進取"...............



Davidchubby wrote:
數字會說話,關於買車養車的事,某種程度上是用數字來做比較的,眾人提供不同訊息及意見集思廣義,也是一種閒聊的樂趣,各人依自身經濟能力消費,願打願挨都是交易行為、你情我願!...(恕刪)


部份同意, 不份不認同
最近剛好在吵一件事

割百姓肉餵廠商

一時無聊, 統計一下進口嬰兒奶粉進口報關價格 (紐澳平均)
最左邊是 97/1/1, 最右邊是 100/12/31
(藍色是進口報關價, 粉紅色是6個月平均值)


在進口關稅下降的情況下, 調漲價錢....
和前面的例子很像

rogerslee wrote:
部份同意, 不份不認...(恕刪)


大家都表達不同的意見囉!消費者要跟政府與廠商較量,我個人覺得不容易啦!

廠商的訂價策略可高可低,Alfa訂的高高,喊出2A2B的口號,結果台灣消費者不買單,車商自然被市場淘汰,雷諾歐寶雪鐵龍的故事我就不多言了。但Volvo及Porsche的訂價策略不就蠻成功的嗎?!

自由市場的機制,很多是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養成的,很難找到供應與需求的平衡點,因為總是有一方不滿足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