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幾個問題不知道各位是怎麼想。

khrize wrote:
我是建議跳開國外售價...(恕刪)

同意樓上這位大大的說法..

其實價格就是由當地市場機制來決定..
老是看到有人拿國外的便宜價格來比較..
沒太大意義..

老是說美國或是現在講澳洲車子算起來多便宜.
那怎麼沒人拿香港, 新加坡擁有車子的價格來比較?
比下去你就會慶幸你是生在台灣..

一切就是由市場決定價格合不合理..
賣得出去..有人會買..就是代表有人覺得合理..
若嫌某牌貴就不要買.. 去買覺得價位合理的廠牌..
大家都覺得貴的廠牌銷路不好價格自然就會下修了..

標緻一些車款在剛引進訂價時也是比現在實售價高很多的..
但是呢? 一陣子後就由市場反應決定他的實際成交價..

買車是件讓人開心的大事..
只要自己覺得花這個錢值得.
就買吧.. 不要去想在別的國家賣多便宜多便宜..
因為又不是生長在那個地方..

這就是 BMW 在台灣的品牌價值啊.
你的分析都很理性, 很有道理,
但品牌的價值不是用匯率換算就可以的.

況且, 你都說了,
若你爹改買 VW 是" 降級".
這就是品牌價值造成思想上的差異化.

在台灣, 2B 跟其它品牌的價差能比國外多,
代表台灣的市場能夠認同這個品牌差異.
當然, 當愈來愈多人像你一樣開始懷疑這個價差時,
品牌的價值自然會往合理的方向修正.
好小明 wrote:
老是說美國或是現在講澳洲車子算起來多便宜.
那怎麼沒人拿香港, 新加坡擁有車子的價格來比較?
比下去你就會慶幸你是生在台灣..(恕刪)


比價格,或許新加坡的車比台灣貴是沒錯
不過我覺得以國民所的來說
雖然新加坡的BMW賣得比台灣貴,但是這並不代表新加坡人擁有BMW會比台灣人困難
台灣的BMW售價應該是全球排名前5貴有吧,但是台灣人的薪資有全球前5多嗎?並沒有吧
或許我們這種市井小民不應該奢望BMW
但是我們可不可以奢望一下國產車可以跟雙B比美一下
好小明 wrote:

同意樓上這位大大的...(恕刪)


那...那...那...那...怎麼沒有人拿大陸來跟台灣比呢,
BMW我是不清楚,但是Benz S350這邊少說要150萬以上草紙(應該是要180左右)
,當然配備沒比較過。

1:5來換算也要...........................

油價比台灣貴一點點,國民所得比台灣低好幾點,但這個售價專門就是坑殺買得起的人。

老爸剛買一台福斯Phaeton 4.6四個座位的,定價13x萬,因為是要大改款前的末代車所以有買一送一(金龜車3X萬),但凹到送一台EOS 4x萬(我好想要唷),所以實售9x萬草紙,可是1A2B和1L呢,貴的嚇人。

我想定價會如此合理,只是因為福斯對中國來講品牌印象是國民車、國產車。
不然兄弟車Audi價格卻不是如此。
非筆戰 無惡意

沒甚麼錢的人 就像我現在一樣
自然非常在意C/P值

前面有大大說得很好 比來比去也只能怪我們長在台灣 更慘當香港人買車不是大家來比誰盤子大?

我家中的長輩做生意就是一定要開賓士S的 這也不是聳 就是一定要這樣在朋友面前才夠大方

阿你爸就想開5 也不是買不起 你一直拿標緻出來給他潑冷水 照你那算法

反正虧也是多虧那幾十萬 就傻傻地買下去甚麼都不知道爽爽地開不是更好?



車的成本我想本來就很低 台灣進口商和車廠的怎麼談怎麼做 你硬要用英國的售價是看不出甚麼所以然的

不同市場不同國家同樣的車自然會有不同的定位
標緻被韓國人當作寶被美國人當作?



舉我的例子

我買的德國小車ASTRA 在台灣定價要一百萬我在加拿大五十萬就買到了

我更早之前在台灣買的中型房車ACOORD不到九十萬 在加拿大售價(美國產)破百了

怎麼比? 沒得比

我就不喜歡在台灣花百萬買一台德國小車
但就有人喜歡花百萬買一台德國小車

我就喜歡在台灣花不到九十萬買一台國產日本中型房車
就會有人不喜歡花九十萬買一台國產日本中型房車 就會有人 覺得德國小車還比較安全

市場不一樣 你老爸喜歡甚麼 沒甚麼不可以...

shinekuo wrote:
難道歐洲的bmw只能開7年...所以比較廉價?
傻了,明明就是一樣的東西....
恕刪)


東西的確是一樣,但是當初設計時預設使用的大環境不一樣啊
再台灣我們常常聽到日系車的妥善率比歐洲車高
日本用車環境雖然跟台灣還是有差別,但至少跟德國比起來還是比較相近
不久前認識一個德國來的國際學生
他們家一台Golf MKII從他阿公開到他現在還在開
就固定消耗品機油,皮帶,煞車,等等的換一換
還是一尾活龍
再他們眼裡看golf就跟我們看atlis一樣吧?!
對他們來說就是很平民的車子
但一運到台灣就成了較高級的車子









說穿了,就是$$的問題
嫌貴,就不要買
今天要是我夠有錢,我壓根不會去想這些問題
先買了再說,大不了再換一台


有多大的屁股吃多少瀉藥
nan0121 wrote:
那...那...那....(恕刪)老爸剛買一台福斯Phaeton 4.6四個座位的,定價13x萬,因為是要大改款前的末代車所以有買一送一(金龜車3X萬),但凹到送一台EOS 4x萬(我好想要唷),所以實售9x萬草紙,可是1A2B和1L呢,貴的嚇人。

買一送一還真有此事......
歐洲車的故障率比國產日本車還高

零件進口 維修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掛牌上路的數量也不多

許多人都說平常保養跟國產車差不多

因為都是加機油換濾心 這些東西 不分國產進口車

真的換零件 沒一件不貴的

不進原廠修的話 得用心找會修的師父

車價比起國產日本車 更是貴

那麼多缺點 台灣還是賣的嚇嚇叫

生意人需要雙b來襯托身分與地位

成功人士需要好車來顯現自己的不凡

你父親年薪有上百萬 也算不錯了

你30歲 你父親應該也是50幾歲了

按照他的開車法 這可能是最後一台車了
(我的意思是 年紀大就懶的開車 別誤會)

德國bmw 125萬

台灣bmw 228萬

長久下來培養出來的信仰 (男人應該至少有部bmw來襯托自己的男子氣概) 無價

就買吧 延續他對品牌的虛榮

人生那麼短 有能力去完成的理想與夢想

盡量去做吧

我想各位的回文我大概都了然於心了

我想在英國雙b之上還有不少牛頭馬面可以襯托身分地位
(我在英國的時候..一天到晚看到RR BENTLY ASTON MARTIN......FERRARI,...)
所以雙B自動以比較謙遜的姿態賣車

但是在台灣幾十年的經濟起飛歷程中
雙B頂天已經太久了
所以 品牌價值+產品價值+瘋狂稅稅稅=超行情定價
不能說接受....但是大概也了然於心
我想我老爹大概已經決定明年開始繼續風騷20年了吧。
希望明年有機會可以幫我老爸的新520D來個大開箱
屆時在上來跟大家分享

題外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想我們父子的相處過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一直想跟我老爹證明我可以擁有等同於他的成就

我老爹退休的頭銜是主任,我則是一出社會就不斷努力想在一個正當的公司晉升到同樣的位階
幾歲買房子 幾歲娶老婆 幾歲生小孩 我幾乎都趕上了我老爹的進度(與程度)

我爸在我這個年紀的時候開405,
在30出頭歲的時候買了BMW,
現在我會想問我自己 假如到時候還是一樣的狀況,
是不是我一樣要硬拼下去敗一部BMW來證明自己。

我想並不簡單...經濟環境不一樣..我想或許我該停止這樣無謂的追尋
20幾年前台灣的社會是只要你肯拼就有機會往上排
20年後你連明天在哪工作都要求媽祖保佑

四年級老爹與六年級兒子的對話是
六年及兒子怪罪四年級老爹把最好的機會與發展與位置都用掉了

留下來的是一個極度不穩定低度發展貧富更不均的大環境

不能捨棄的價值觀保留住後(歐洲進口車)
剩下的能省多少是多少...

現在你問我
真正到我老爹買bmw那個年紀的時候
心底最夢想的座駕是什麼....
我會說是535d(我)+120d(老婆)
但是你問我覺得到最後會是什麼結果
或許就是
407 hdi(老婆)+207GTi(我)
吧。
這接近3~400萬的價差,就給我女兒出國念書吧。

只是在錢真的很不好賺的現在....
所謂的男子氣概到最後還是不得不妥協..

但是對bmw來說...好像也沒差吧?
"買不起就滾遠一點"
我好像有聽到從汎德的展示間裡穿來陣陣回音是這麼說的....

M型社會的兩端.....假如我只能努力拼博住從這端衝向另外一端
以我現在的狀況
錢...還是省著點花吧。

一部bmw可以證明的東西有限
缺錢的時候銀行還有沒有深度才是關鍵

不好意思.....我扯遠了

路過打個岔
年薪1XX買520D會不會太襟了點? 當然令尊可能身價不凡
2手一半價格保養的當開起來也是很爽很氣派不是嗎?或許是另一種選擇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