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中國製造的BMW

someona881 wrote:
廢話不多說,日本光刻機再先進也是日本制造的,臺灣要花巨資去購買
...(恕刪)

花巨資去購買又如何?你口中世界上最強的中國也不是想要跟日本買,還被管制住
不要隨便貼一張照片就說功能如何,光雕機?我還弊雕機
中國最好多一點你這種人,想要領導世界在等100年
對了號稱航太科技水準比美國高的你,請告訴我什麼時候可以登陸月球?
tyyan2 wrote:
someona881...(恕刪)


你們真的很煩

從頭到尾 什麼高科技自己研發等等

又舉例v2火箭來說導彈 是不懂兩者的不同嗎?

還是說 中國字對大陸人來說 只有簡體的關係 搞不清楚字義?

台灣納志傑的車 跟大陸所謂的山寨版有何不同?

前面說過了 智慧財產權

裕隆要做的自主品牌汽車 雖然不是自己研發的"除了外型 內裝"

其他的變速系統 引擎等 都是簽約買來的 不是沒有告知對方 的抄襲品
這點在歐美很多小眾車廠 是正常模式
例如 麥拿侖f1 這台車的引擎 是bmw提共的

又要說導彈 台灣唯一可能的敵人 只有中國 需要導彈這種遠程遙控飛彈嗎?

中國的假想敵 太多了 歐美等西方國家 所以才需要導彈系統

兩者立場不同 懂不懂阿

中國沿海對準台灣的 有導彈嗎? 並沒有好嗎

中國的導彈 目標是哪些國家 你們不清楚嗎?

遇到問題就閃避 只會說自己想說的 看自己想看的 聽自己想聽的
這應該不是中國人的氣度吧


再來 請問一下 中國八十年代 掌握那麼多技術
怎麼不見 核能潛艇 怎麼沒有超級電腦 蓋個核子發電廠 還蓋到拜託美國幫忙
自己都說剛脫離文革時期 請問是怎麼掌握這些技術的?

難道都沒想過 為什麼中國 很多技術 取得的時候 都已經是接近領先地位
失敗比率異常的低 這些你們都沒想過嗎?

一個只會背誦得到資訊 而不會吸收資訊 思考資訊內容的人
會有多大的腦容量 我真的不相信


光是隱姓埋名 這點 有沒有思考過 為什麼?
在中國強大的保護下 需要隱姓埋名?

別傻了

1957年 中國也不過剛脫離二次大戰十年 有能力研發雷射
當時美國也不過剛起步

想過沒有阿

說的很多點 都是疑點

要不要我告訴你 可能性?


多用腦想 只會找資料 誰都會 小孩子也會

這麼會背誦
等著聽妳背 三字經
fang11 wrote:
你們真的很煩從頭到尾...(恕刪)




噗 智慧產權?納智捷確實不是純粹的抄襲品,但是這種都是引進外國關鍵技術組裝的“自主研發車輛”比大陸的山寨車強不到哪里去。其技術水準也就跟大陸那種和外資企業合作生產的“國產車”差不多。

一個根本不具備關鍵技術的產品還在洋洋自得的吹噓“自主研發”“智慧產權”,這在大陸會被罵到臭頭的。當然比亞迪那種山寨車也被罵到半死。

但是山寨車并不代表中國全部產品都是“仿冒貨”“黑心貨”。
就像大陸人不會因為個別臺灣人偽造人民幣就罵所有臺灣人是黑心罪犯。
不會因為個別臺灣人搞詐騙,就罵所有臺灣人是騙子。

臺灣這種不分青紅皂白,張嘴閉嘴就是“黑心”“山寨”如何如何,確實讓人討厭,不妨照照鏡子,看看臺灣自己的“海盜王國”背景。

在幾十年的反共丑化宣傳下,有部分臺灣人幾乎已經到了“逢中必反”的地步,實在很可悲。




講到中國的激光技術,是中國近代以來,少數幾個幾乎與世界同步發展的科研領域。

世界第一臺激光器于1960年在美國誕生。而中國第一臺激光器在1961年9月誕生,僅比美國晚了1年時間。
當時的中國科研領域有一大批從美國、歐洲、蘇聯留學回來的博士級科研人員,其中包括錢學森、王大珩等一大批奠定中國近代科學基礎的著名科學家。因此中國能在60年代就研制出衛星\火箭\核潛艇等頂級工業品并不奇怪.

在激光領域,1958年美國物理學家肖洛\湯斯關于激光原理的論文發表不久后,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就開展了跟進研究.
長春光機所建于1957年,是中國第一所專業光學研究所.這里誕生了包括鄧錫銘\王之江等一大批中國激光研究領域的頂尖人才.提出了大量提高光源亮度、單位色性、相幹性的設想和實驗方案。

1961年夏,在王之江主持下,中國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研制成功。此後短短幾年內,激光技術迅速發展,産生了一批先進成果。

中國各類激光器的“第一臺”

第一臺固體紅寶石激光器 1961年9月 王之江等
第一臺He-Ne激光器 1963年7月 鄧錫銘等
第一臺摻钕玻璃激光器 1963年6月 幹福熹等
第一臺GaAs同質結半導體激光器 1963年12月 王守武等
第一臺脈沖Ar+激光器 1964年10月 萬重怡等
第一臺CO2分子激光器 1965年9月 王潤文等
第一臺CH3I化學激光器 1966年3月 鄧錫銘等
第一臺YAG激光器 1966年7月 屈乾華等

1964年,上海光學機械研究所成立,進一步強化了中國在激光等光學領域研究的實力.在國家支持下,啓動“6403”高能钕玻璃激光係統,建成了具有工程規模的大口徑(120毫米)振蕩—放大型激光係統,最大輸出能量達32萬焦耳;改善光束質量後達3萬焦耳。成功地進行了打靶實驗,室內10米處擊穿80毫米鋁靶,室外2公裏距離擊穿0.2毫米鋁耙,並係統地研究了強激光輻射的生物效應和材料破壞機理。該工程直至1976年才結束.這一項目使中國激光技術科研水平上了一個臺階。

所以說在國家重視下,即使財政比較困難,這些世界頂級級別的科研項目,在中國仍然得以維持下去,而數量龐雜的很多小型科研項目由于沒有得到國家科研經費而難以為繼,拖累了中國的工業發展進程.

至于王大珩隱姓埋名的事情,這是中國保密制度下很正常的一件事情.1960年代中國研制核武器的時候有十幾萬科研人員參與,其中有相當數量的科研人員由于保密因素而隱姓埋名,比如王大珩就改名叫王京,直至上世紀90年代,很多核科學項目解密之后,才恢復本名.

如你所說,人要學會思考,多用腦想,不分青紅皂白,只會懷疑的人,最后會精神分裂的.

希望你以后遇到疑問,自己去查查資料,多動動腦子,看看別人說的對不對.



中國研制的“神光二號”高能激光聚變驅動裝置的球形真空靶室,該設備研制于1994年。
能在36飛秒的瞬間,迸發出120萬億瓦的能量,使內部溫度瞬間達到1000萬度以上。
36飛秒,相當于1000萬億分之36秒,120萬億瓦能量相當于全世界電網發電總功率的10倍。

目前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個著名實驗室的鈦寶石激光器輸出功率能達到100萬億瓦以上。


“神光二號”高能激光聚變裝置的主放大系統,占地面積相當于半個足球場。




這邊不是BMW汽車版,怎麼變成中國科技宣傳版了
tyyan2 wrote:
不過,我估計你再怎么證明給台灣人,他們也不會相信的,他們認為中國就是山寨水平,...(恕刪)


你們中國的科技本來就只有山寨的水準

這是事實 全世界都在樣認為

自以為很厲害唉 跟垃圾差不多
lgg214 wrote:
白白肥了日韓這些奸險的外族。,...(恕刪)


誰跟你同一個族了

我寧願白白肥了日韓這些奸險的外族

比奸險 因歪沒人比的過大陸人吧

也不想讓大陸奸詐黑心貨崛起
eric62 wrote:
這邊不是BMW汽車版...(恕刪)


這是因為台灣鄉民認為大陸科研水平就是一坨大便
所以大陸仔要證明大陸科研水平至少應該是個衛生巾

如果大陸科研水平是大便
那台灣類?...
一泡尿了,一個屁

基礎科學台灣差大陸一截是肯定的
不然大陸還怎麼混

民用汽車 VS 航天科技 火箭 導彈沒有可比性
兩者從屬不同的生產體系
前者追求的是user - friendly & 經濟實用
後者目標是 yes i can

具體到大陸產的BMW
由於目前MIC印象不好
況且價格優勢不明顯
有幾個錢 & 死愛面子的台灣郎肯定不會買啦
至少市場份額小點吧
罵歸罵~
大陸BMW價格有吸引力的話
台灣M社會的另一端應該會買吧

兩邊鬥氣,故意讓對方難堪
理論上實在沒有什麽意義~
不過到是很有趣
世界第一臺激光器于1960年在美國誕生。而中國第一臺激光器在1961年9月誕生,僅比美國晚了1年時間。
當時的中國科研領域有一大批從美國、歐洲、蘇聯留學回來的博士級科研人員,其中包括錢學森、王大珩等一大批奠定中國近代科學基礎的著名科學家。



去國外學得後再跑回來複製的,當然要隱姓埋名,不然是會被制裁的。。


其實大陸那樣大國家幹嘛跟台灣小國比?要比就去找美國英國德國比阿,這樣比起來比較
有個樣子,不然常自稱大國,卻常找小國麻煩,實在很沒格調。。

要是沒台商敲開中國的製造大門,我想今天局面也不太一樣,至於有人說台商倒閉落跑,
我只能說大陸的相關勞動法規說改就改,沒緩衝期,一下子增加的稅負或是薪資,讓賺
微薄利潤的廠商受不了當然就倒閉阿!!我只能說,人治的社會還是很傷腦筋的。。

至於現在是有很多東西是 MIC,但是很少國際品牌是中國大陸的(你若想說LENOVO是國
際品牌,我也認了),箇中道理,大家想想吧!!整天會強調軍事或是核能科技的國家,為何
民生科技有這麼大的落差?箇中道理大家也想想。
從另一台大笨牛換到另一隻大笨牛!哈哈哈!!
彈塗魚 wrote:
世界第一臺激光器于1...(恕刪)





噗 跑到國外留學再跑回來復制?你真以為衛星、激光裝置、核武器這些世界頂尖科學技術,靠幾個留學生跑到歐美國家留學就能復制回來了?

真是幼稚,美國每年從全世界上百個國家招收的外國留學生少說有幾十萬人,甚至連臺灣都有幾萬名留學生在美國學習,怎么沒見臺灣也把美國的衛星火箭、激光裝置、核聚變技術學習回來?

說到制裁,臺灣由于“海盜王國”的歷史背景,從1987年后就經常榮登美國為保護智慧產權而設置的“特別301條款”黑名單。臺灣企業與美國日本公司的智慧產權案件那是一摞一摞的,從臺積電、宏基、到鴻海、南亞、奇美等等,幾乎所有的臺灣大型企業都牽涉其中。被敗訴判罰的罰金動輒上億元新臺幣。
這時候怎么沒見臺灣人指責自己的企業去剽竊別人技術,仿冒美日企業的產品呢?
原來臺灣人嘴巴只會罵大陸黑心,不會罵自己也是“海盜王國”。

說到技術研發,無論是軍事科技還是民生科技,臺灣都差大陸一大截,說了你別不服氣,事實就是如此。


這是2003年廣州國際造船集團出口到瑞典的1600米車道豪華客滾船,是世界最頂級的豪華客滾船,單艘造價高達8000萬美元以上。長期以來,客滾船建造基本上由歐洲船廠所獨霸,即使是日本、韓國這樣造船工業相對發達的國傢,也極少嘗試建造。

臺灣民生科技既然這么發達,不妨也造幾艘出來給大陸看看。





天津海鸥出口到歐美的玫瑰金双飞返陀飞轮表,售價1.5萬美元,約合40多萬元新臺幣。


天津海鷗手表廠研制的M199S機械計時碼表,22鑽機芯,防水50米,售價約合5萬元新臺幣,算是海鷗手表出口歐美產品中的中低檔貨。就這種MIC的中低檔貨以臺灣發達的民生科技是不是也造幾塊出來看看?





e55amgcayenne wrote:
幹嘛 台灣現在是大陸...(恕刪)


搞統一是必須的,大陸對台灣的政策是要得台灣的民心,而不是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我都不恨共產黨,你有什麽恨的,當年文革時候,我爺爺被抓去遊街,被共產黨用繩子幫住一個大腳趾,一個手指!這能怪誰,只能怪國名黨當年無能!被共產黨趕到台灣,如果當年國民黨能贏的勝利,就沒有現在的口水戰了!統一自然是必須的,至少共產黨絕對不會讓台灣分裂出去!如果國民黨還有能力打會大陸的話那也沒話說。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