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中國製造的BMW

jay-shih wrote:
真慘耶~~~~~~~...(恕刪)


所以台灣國民要自我團結

我們要總統 不要特首

請願意當特區的區民 前往香港 現在辦門號有送機票唷

我們台灣是國家 有總統低....

-------------------------------

我不會花新台幣買中國製造的 BMW
Young1031 wrote:
你阿公是什麽不管,至少我爺爺沒在共產黨的政府下做過官,...(恕刪)


和這篇主題討論的有關連嗎?
someona881 wrote:
如你所說“太多錯誤訊...(恕刪)


錯誤訊息 兩邊都有

大陸正在步台灣的後塵
這是大陸自己需要思考的
也正因為如此 大陸才會投入這麼多資金去研發

台灣優越?
那要看哪方面
對我而言 台灣人優於大陸人的 應該是素養方面

大陸對台灣 或是台灣對大陸 兩邊的感受 其實差很多

台灣人羨慕 忌妒大陸? 並不會
但是 仇視 惶恐等我就不敢保證了

你的發表言論中 大多自我中心的思想
如 偽造貨幣等 你以為沒有大陸人 或是大陸高幹 地方官員的配合
能夠流通嗎?

更何況 偽造貨幣這種情況 全世界大概只有澳洲貨幣無法偽造

你說現在台灣經濟都是靠大陸扶持
怎不說 大陸要不是有大量的台商 不會有目前的發展呢?

經濟這種東西 本來就是各取所需 互相依存 這點你不知道 還是不懂呢?

台商惡性倒閉 這種情況 我不能說沒有

台商經營的工廠 被大陸高官 惡性吞走的 你說有沒有?

這些都是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的事情 台灣人犯罪 就是齷齪 那麼大陸人犯罪是什麼?

我不知道你是先生還是小姐 只是呢

請你 別傻了好嗎 犯罪是不分國籍的 甚至罪犯是比國家更容易結合的

例如 詐騙集團 大多是大陸人 那麼 有沒有大陸人被台灣人騙? 當然有
兩邊的罪犯結合 形成更龐大 更了解市場的集團
有必要只指責台灣人嗎?

要說到仇恨 妳的言論中 也充滿著不少的怨懟
台灣人有殺了妳的家人 還是騙了妳的錢?
沒有吧 甚至 妳父母 或是祖父母的親戚 還是因為共產黨而死的也有


我知道中國 嚴重的管制言論 無論新聞 或是網路
但是台灣並沒有管制 台灣政府也沒有縱容最你所謂的罪犯 我們的新聞也有報導 抓到偽造人民幣的犯罪


台灣的新聞 言論 在怎樣 都比中國自由到你無法想像的地步 或是說 你們無法得知 你們的新聞被操控到什麼地步

你們很多的消息 都是政府想給你們知道的

所謂的大中國思想 也是政府給你們的
但是 你們有辦法如台灣一樣 唾棄官員 公開罵政府嗎?


至於將誰踩在腳下 這句話 說真的 很好笑
中國目前靠的是什麼 看來你還是不清楚
而研發費用 有多少是台灣廠商的 外國廠商的 你也不清楚

建議你 多用腦思考 而不要一昧的去相信所謂的政府 所謂的新聞 以及所謂的 人家說
例如你說的 台商倒閉連夜逃走這件事
請問 從你居住地 逃跑 要經過多久才會回到台灣? 直航也不過這兩年
大陸公安能力這麼差? 別傻了

台灣有某家跟大陸合資所開的百貨公司 被大陸高層 惡意併吞 到最後還是一位大陸女性委員出來 才解決
這個事件 大陸有報導嗎?

中國目前的教育 從小就要將別人踩到腳下
排擠別人 突顯自己 也喜歡辯論


一個國家 進步的地方 不是只有經濟
還有人民的素質

台灣 跟中國 屬性本來就不同 卻要用相同條件去看待
這思考方式 對嗎?

台灣對於著作權 查的非常的嚴格
而你所說的很多高科技 對於中國以外 超過一半 都是仿冒

怎麼說呢?
別人登記有案的專利
妳使用跟別人一模一樣 這不是仿冒 是什麼?
只是修改外型 就說成是中國研發這樣嗎?

至於 台灣人為何會罵中國山寨罵得這麼大聲

很簡單 因為中國丟臉丟到國際了
外型跟朋馳一樣的車 也拿去參加國際車展 請問 這有沒有丟臉?

而且 告該車廠 還告不成 這丟不丟臉?

這些在台灣都是不允許的 這樣有沒有比中國先進 有沒有比中國進步?


舉例來說 你今天花了很多時間 很多金錢 發明了一個東西
結果被別人抄襲 改了形狀 說是他發明的 你會怎麼想?

經濟 是國家的命脈
人民的素養 是國家存續重要的依據


台灣人 以前也跟大陸人一樣 用鼻孔看其他國家
出國在飯店喧嘩 以為有錢就了不起
結果搞得很多高級飯店 根本不接待台灣人
現在呢
很多國家的飯店 根本不歡迎中國人 為什麼?


或許 你覺得 軍事武力強 很光榮
但是呢 其實不是這樣
研發再強的武力 也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家 不會讓其他國家威脅

台灣為何要比?

只要有戰爭 都一定會有傷亡


PS 至於 台灣為何會說大陸產品黑心 三鹿奶粉我相信 妳也覺得黑心 更別說其他被檢測有毒的產品了
而台灣所抓到的很多偽藥 也是大陸那邊生產的
我會說大陸人怎樣嗎?
並不會 因為如果沒有台灣人協助 那些產品怎麼會來台灣?

相對的 如果台灣有什麼偽劣產品在大陸 你覺得沒有大陸人配合 有辦法販售嗎?

多多的去思考 很多事情 並不是表面上這麼簡單
全世界 信任中國的國家沒有幾個 包括中國所說的夥伴 也不信任中國
都是各取所需而已

Young1031 wrote:
你有夠厲害的跑到北京中南海直接跟領導人討論啊恕刪)


幹嘛 台灣現在是大陸的一部分阿 台灣是台灣 大陸是大陸

別拿啥麼中華民族 就想搞統一

同樣的話你幹麻不去跟新加坡.馬來西亞 人說

真悲哀 好好一個討論 還要被大陸嘴砲來亂
someona881 wrote:
別忘了日本、臺灣可都沒有受到國際上的技術封鎖。
大陸可是在美國的高技術封鎖下發展起來的。
...(恕刪)


看了這句話就知道你在狡辯

做不起來就做不起來

還在辯 心胸還真狹小

大陸=黑心貨 這是不變的道理

someona881 wrote:
別忘了日本、臺灣可都...(恕刪)


不好意思
你PO的那些真的都是大陸人自己研發的?
我敢跟妳打賭
沒有一項東西從頭到尾都是大陸人研發
還不是國外引進科技還有國外的專家幫忙
不然全部都是大陸人自己研發?
光是1960年代大躍進的土法煉鋼還有接下來的文化大革命
中國的科技就已經停擺了好幾年
能夠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間進步到現在
如果這些都是大陸人自己的功勞
那請問歐美日國相較之下
這幾年來不就都在打混?


另外台灣受到中國打壓的地方可多了
除了政治方面外
經濟科技方面更嚴重
只是最近這幾年有開放
如果大陸的科技真的如你說的那麼好
而且大陸半導體起步比台灣早
那以中國人才濟濟、地大物博這麼良好的背景
怎麼不見中國的科技業在前20年崛起?
怎麼不見中國的高科技高技術產品在國際頂尖的地位?
為什麼大家買精密重工機具還是向歐美日買
不是向中國買?
台灣當然很多地方比不上大陸
但是光半導體來講
歐美的許多電腦龍頭寧願花比較貴的錢請台灣廠商代工
不願意用較低的錢讓中國的廠商代工又是為什麼?
這種東西不是你說誰厲害就算
有的還是信譽經驗

反正這種東西說也說不完
再怎麼說也很難改變彼此的看法
這樣的話題再繼續下去只是會讓本篇停板
Young1031 wrote:
我覺得兩岸普通的民眾...(恕刪)


+1
陳建忠 wrote:
不好意思你PO的那些...(恕刪)




很可惜,這個賭你輸定了,因為中國并不是只會生出襯衫、褲頭,中國也能研制世界頂尖的科技產品。
從價值2億美元的衛星、火箭、彈道導彈,到價值10億美元的海洋鉆井平臺、重型機械,只要你能想到就能做到。

僅以上海振華港機集團研制的7000噸全回轉浮吊為例,該產品由振華港機集團研發中心和上海重型機械廠研制,此前世界最大的海上浮吊起重只有4000噸,而且不能做回轉動作。請問世界上有哪個國家能把自己都沒有的技術傳授給中國?

不過要指出的是,你的觀點存在一個誤區,即“一項東西從頭到尾都是大陸人研發”,這樣做在經濟學上是非常愚蠢的行為,即使是美國人都不會這樣做。

舉個例子,美國、蘇聯的彈道導彈技術最初都來自德國的V2火箭,甚至美國的火箭專家都是從德國抓來的俘虜,那是不是可以說美國的彈道導彈根本就不能算是美國研制的?臺灣人應該能夠鄙視美國人了吧?

再有,美國航空母艦的斜角甲板技術和蒸汽彈射技術最初都是由英國人發明的,美國不過是抄襲而已,那臺灣人是不是有理由鄙視美國航空母艦了?因為那也是美國的“山寨貨”。

再來看臺灣,臺灣人敢說自己的產品從頭到尾都是臺灣人自己研發的?

僅以臺灣吹噓自主研發的“納智捷”為例,其核心零部件還不是從國外進口的?其變速箱是與日本愛信精机合作的5速變速箱,其發動機由美國德爾福進行調校,其底盤是與加拿大麥格納合作研制,其悬吊系统是與英國Prodrive合作研制。
如果按照臺灣網友說的“從頭到尾自主研發”的標準,那是不是可以說納智捷根本就是一個進口組件的拼裝貨,裕隆只是造了個車殼,把進口部件組裝進去而已。這樣的車根本就不能算是“自主研發”了,對不對?


臺灣“自主研發”的納智捷MPV汽車。


再舉個例子,臺灣軍迷一直引以為自豪的“云豹”8輪裝甲車是臺灣“自主研發”武器中的代表之作,可是我們來看看云豹到底有多少零部件是臺灣人自己研發的呢?

云豹裝甲車的發動機采用美國卡特.比勒Caterpillar C12 (410 bhp/306Kw) 渦輪柴油發動機,輸出功率450馬力。
云豹裝甲車的傳動采用美國艾裏遜 Allison HD4070 (P) 7檔全自動變速箱
云豹裝甲車的輪胎采用法國米其林越野防爆輪胎
云豹裝甲車的底盤采用由臺灣兵整中心與愛爾蘭泰摩尼科技公司(Timoney Technology)合作研制的CM-31 6x6底盤改進而來。
云豹裝甲車的炮塔采用美國戴爾科防衛係統公司(Delco Defense Systems)研制的25釐米炮塔

說白了臺灣就是造個車殼而已,而且連車殼制造技術都不過關,首批制造的樣車居然在形式幾十公里后就發生了大梁斷裂的笑話。


這就是臺灣“自主研發”的云豹8輪裝甲車的底盤

說到科技研發水準,臺灣真的差太多。

我們不妨來比較一下兩岸的科技研發體系。

中國大陸擁有世界最大的工業體系、研發體系和人才教育體系。

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工業生產國和世界最大的機械、高科技產品出口國。每年的工業產值超過2萬億美元,僅次于美國,在鋼鐵、造船、冶煉、化工、機械制造領域都已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能夠支撐這個龐大工業體系的是中國龐大的科研體系,根據統計中國目前至少有160多萬名工程師,24萬多名博士、180多萬名碩士,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有700多萬人。中國科學院是世界最大的國家科學院之一,僅僅是中科院下屬的研究所,科研人員就超過5萬人。
以企業來說,僅以中國華為集團為例,其年銷售額超過200億美元,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通訊設備制造企業。其研發團隊超過4萬人,在美國、日本、瑞典、俄羅斯都設有研發中心。

上述科研體系,消耗了中國每年超過500億美元的科研研發經費,創造了上萬億美元的經濟規模,和數以千萬計算的工作崗位。


有臺灣網友說中國既然有“人才濟濟、地大物博這麼良好的背景”“怎麼不見中國的科技業在前20年崛起?”

這個問題很好,大家都知道科技研發并不是有科學家就可以,科學家也是人,也需要巨額的科研經費投入。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中國在20年前的經濟實力并不足以支撐中國龐大的科研體系正常的啟動運轉起來,僅僅是為了維持這個龐大的科研人才體系,就已經消耗了中國相當的經濟能量。

中國當時是什么情況呢?80年代的時候,雖然中國已經能掌握衛星、核潛艇、超級計算機、核武器等世界頂尖工業技術,但是國家經濟剛剛才從10年文革中復蘇,1980年代中國的外匯儲備不過才幾億美元,而臺灣當時的外匯儲備已經超過了100億美元,可以想見當時中國大陸是何等窘迫的情形。

但是到了90年代以后,中國經濟開始崛起,國家也開始有足夠的財力向科研體系注入巨額的科研經費,中國龐大的科研機器開始啟動,在此后十年內,中國實現了近代工業史上的巨大跨越,已經逐步趕上世界科研體系的步伐。科研開始由國家的負擔,轉變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

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科技長期停滯后,又出現爆發性增長的原因。





這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的慣性約束核聚變激光驅動裝置原型。
這是世界最強大的激光器之一,規模僅次于美國耗資30億美元,正在建設的“國家點火裝置”。

其可以在百萬分之三秒的超短瞬間,將幾十束高能激光聚焦在一個豌豆大的核燃料膠囊上,產生數千萬度的高溫,從而激發核聚變,由核聚變產生的能力來發電。

激光核聚變是人類獲取未來清潔能源的主要研究途徑之一,是下一代核電站的雛形,全世界僅有中國、美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等少數科技強國在研究,其他國家連進入的門檻都不具備。

中國激光技術研究始于195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大珩是世界激光慣性約束核聚變理論的奠基人之一,也被稱為中國的“光學之父”,由于研究核武器而隱姓埋名了幾十年。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



不知道臺灣在激光技術和核能發電技術方面的研究實力如何?




someona881 wrote:
很可惜,這個賭你輸定...(恕刪)

someona881兄
我發現你很煩誒,你是台灣的謀臣是怎樣?,老是在01發一些能證明中國實力的資料,是想讓台灣人知己知彼嗎?
拜托你不要再發這些內容了,要是真要台灣人了解清楚了,他們就不會在那裡只會打泡嘴了,肯定要努力了,
這樣對我們也有壓力啊
不過,我估計你再怎么證明給台灣人,他們也不會相信的,他們認為中國就是山寨水平,
這個讓我想起康熙拿到的第一隻西洋鐘時的感受:“奇淫技巧”,根本就是不屑一顧
結果到了道光——宣統,大清國一直被鞭!

台灣人只知道晶圓是高科技,代工是王道!

說白了,台灣只能造一些基本的民生日常消費產品,研發領域也僅限於此,根本無從談起完備的工業體系
國軍那個IDF根本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您舉例的那些高科技,台灣大部分鄉民可能聽都沒聽說過!更別說研發了!
台灣人總是瞧不起韓國人,結果被人家超越,韓國要強出台灣很多,韓國有實力躋身大國行列,台灣算了吧
不管政治上如何紛擾,

至少兩岸同樣承認自己是炎黃子孫,

血脈相連、文化相承這些都是不可否認的。

所以在日韓相繼展露頭角,

並以兩岸華人為市場在吸收養份壯大時,

我們要有警覺心,

創造兩岸最大利益。

不要再製造矛盾,

白白肥了日韓這些奸險的外族。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